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055|回复: 4

机床常见漏油原因及改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7 11: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机床常见漏油原因及改进
: [5 A) S8 `+ |# h关键词:机床 漏油 原因  改进
( F. ~; y/ M  f9 ~机床漏油划分为三种状态即渗漏、滴漏和流油。一般情况下,静结合面部位,每半小时滴一滴油和动结合面部位每6min滴一滴油均为渗漏。无论是动结合面还是静结合面,每2~3min滴一滴油时,为滴油;所有润滑部位每5s滴油一滴以上均为流油。) p. ?1 V- [! W% T4 l" f
设备治漏的一般要求是:外部静结合面处不得有渗漏现象;动结合面处允许有轻微渗漏,但不允许流到地面上。设备内部允许有些渗漏,但不允许渗入电器箱和传动带上,可引回到润滑箱内。
$ F' k, ~# Z! X4 E+ I9 O* ?一、设计时考虑不周
2 C/ i- H( ^4 V8 i6 c  P1 B1.密封圈与使用条件不相适应
6 G% v- r  J' F最常使用的O形橡胶密封圈,必须根据设备的使用条件和工作状态进行选择。在油润滑条件下,当油压<2.9MPa时,可选用低硬度的密封圈;当油压在2.9~4.9MPa时,应选用中硬度的密封圈;当油压为4.9~7.8MPa时,应选用高硬度的密封圈。如果选用的密封圈,其许用压力低于工作油压就会漏油。例如:在中高压油路中的换向阀,就应该选择相应硬度和形状的密封圈,而不应该只考虑选择同形状的密封圈。
" T0 j0 A+ @3 r, D1 J7 M& J2.回油不畅或没有回油通道  o5 ~3 N% h4 I# B. V
轴承处回油不畅,容易积油,形成一定压力,出现漏油;有的回油孔位置设计不合理,容易被污物堵塞;有的回油槽容量过小,造成油从回油槽中溢出;有的没有设计回收装置。如:TX6216C落地镗床,前立柱和主轴箱安装在滑座上,滑座采用密封液压卸荷装置。其设计思想是压力油通入滑座下6个均匀分布的卸荷油腔,油压的大小以不抬起滑座、立柱移动灵活且快速移动电流不超过6A为佳。滑座底部的密封采用聚氨酯密封圈,油不会外泄。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滑座漏油较严重,机床导轨两侧地面上都是机油。经分析认为,油使用一段时间后,油液变脏且机床在加工零件时也会有一些铁末进入密封圈,造成密封圈磨损产生漏油。这些部位的密封圈更换起来非常不便,必须将重达十几吨的前立柱和滑座同时吊起来才能更换。这是机床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设计者应设计一套机油过滤回收装置,既可以减少密封圈的更换次数,又可减少液压油的浪费,同时还可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 F3 q4 [' M" D7 w& z
3.没有设计密封或密封结构不合理. h$ V4 ~! H- R" P* V2 u2 \
箱体上的螺钉孔设计成通孔,又没有密封措施;箱体盖处没有设计密封垫;转轴与箱体孔的配合间隙过大;密封圈与轴配合的过盈量不合要求;密封槽设计不合理等情况,都可能使润滑油漏出。例如:C6140机床,其主轴箱箱体盖处没有设计密封垫,虽然没有油压,但主轴等零件的润滑冷却方式为飞溅润滑,在结合面处容易渗油。为此,应为其增加密封垫。9 @3 l5 f8 s/ z; I! Y1 ?! w
二、由铸件缺陷和零件损坏引起的漏油
5 z0 j. _! g, W( X# f1.铸件缺陷
, U6 K# t$ x  g+ Z铸件出现砂眼、气孔、裂纹、组织疏松等缺陷,而又未采取措施,设备使用过程中,这些缺陷往往就是产生漏油的根源。在检测维修过程中,就应该使用气压来检查各零件的组成部分,是否符合其设备技术要求。  T) H5 j8 J. j9 `$ Y  h5 V: a
2.密封件老化. k2 |" s8 F6 J' ~& ]
油管、管接头选用塑料或耐油橡胶制品时,使用日久,材料会老化变硬发脆,造成油管和管接头破裂引起漏油。发现此类问题,也只能及时更换符合标准要求的软管。
' k+ q  s3 x( e; h; r0 U$ M2 Y( y3.零件磨损# q0 Q4 l/ Y& m  B
密封圈长期使用后,特别是那些运动部位的密封圈,会因摩擦并磨损而丧失密封性能。如轴与轴孔(轴套)间间隙增大,同样引起漏油。根据压力和工作性质,进行对密封圈更换,或者对轴或轴套的尺寸加以变动,如轴加工至上偏差,孔加工至下偏差。
, M, `3 X' t; Z/ ^* e4.零件精度差
* h* d. N- e4 U- @! j2 V' T+ A1 U9 l零件加工精度误差及其他原因。例如:箱体和箱盖结合面的平面度超差、表面粗糙度过大、工件残余应力过大引起工件变形,使结合面贴不严密。或者紧固件松动等,都会引起漏油。根据实况检测出问题所在,制定响应的检修路线方案。* Y9 I. ]6 N$ ?9 w. s: ?
三、维修不当9 U% \; x0 S  h! c
1.换用的油不合要求或操作不当- D* n; G9 [) f  a" Y7 j
换油不合要求,往往也会引起机床漏油。换油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对于采用高黏度润滑油的零部件,换油时随意改用低黏度润滑油,就会使相应箱体、轴孔等密封性能受到一定的影响,有时会大大降低这些部位的密封性;(2)换油时不清洗油箱,油箱中的污物就有可能进入润滑系统中,堵塞油路、磨损密封件造成漏油;(3)换油时加油量过多,特别是在有旋转零件的部位,由于旋转零件的搅动作用,更容易出现溢油现象。! E6 e1 n4 X& U( |- N) d
2.润滑系统调整不当5 M2 s+ w: M+ I( b
对润滑系统零件的选用和调节不合适而引起漏油。例如:维修时选用了压力过高或者出油量过大的油泵,或者调节系统压力时,溢流阀、安全阀、减压阀等的压力调节过高,机床润滑系统流量过大等与回油系统以及密封系统不相匹配,就会造成漏油。例如:一些数控机床对丝杠、导轨的润滑,现多采用定时滴加润滑油的设计,这种设计一般都不设计油回收系统,因而一旦定时滴加润滑油系统出问题,要么丝杠、导轨润滑不足,要么流量过大四处是油。这就要求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适当增加润滑循环系统,以弥补不足。
+ \4 q5 {% X5 `' m( x5 R3.选用装配不当1 h% @; K$ ]' l2 f. U
相关件选用或装配不合适引起漏油的情况比较常见。例如:O形密封圈使用不当造成漏油在维修中经常发生。一般维修人员,当他们发现机床上的O形密封圈变形或损坏需要更换时,往往会随便找一个大小形状相似的密封圈安装上,很少考虑其耐压的大小,通常情况下,一般机床的润滑压力都<3MPa,由此产了一种错误的观念,O形密封圈只要尺寸规格相同,就可以更换使用。这在低压力的情况下是可以的,但当遇到5MPa以上较高压力时,就会出现问题。如中重型机床的液压系统,其工作压力都在5MPa以上。因此,在更换这些机床上的液压阀和接口处O形密封圈时就应注意密封圈的硬度。* Z  y  e6 G* m' k
经常发现有些设备在更换密封圈后仍然漏油,进一步压紧螺丝依然漏油,没有意识到是更换密封圈不当造成的漏油,箱体和箱盖间结合面处有油漆、毛刺、杂质或碰伤,使结合面贴合不严,以及忘记装密封垫或拆卸时已将密封垫损坏。螺钉螺母安装时拧得过松等原因,都会漏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08: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机床漏油后的漏油应该正确处理。吸油棉、废液清理器都可以非常好的清理收集漏油。废油应该交给专业的废物处理公司处理,绝对不能当生活垃圾扔掉。咨询电话:021-34293899 www.enpac-china.com
发表于 2011-1-12 23: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文章总结的非常好,作为资料收藏了。
发表于 2011-2-6 00: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漏油作了很系统的总结
发表于 2011-2-6 00: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漏油作了很系统的总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17 01:05 , Processed in 0.08441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