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J9 \+ V5 a H" _7 k9 h$ v
钢铁产业调整后的小型企业如何建设?' M" K7 P8 _6 ~) v' K% \. G% |
随着国家10大产业结构的调整政策的出台,不免要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钢铁产业也一样,随着,政策的逐步明朗化,大家也不难看出产业调整的方向,在目前看,产业内部的质变是在近期不会发生的,只可能在量和规模上有些调整,但是这样的整合多数是对小型规模的工厂进行政策性限产,根据以往的经验,对规模以下的工厂要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对小型的生产设备会以高能耗的原因和环境政策的因素进行强制性关停,可能以往政策的出台可能受到地方保护,但是此次调整是国家工信部牵头,联合证监所、银监所、国资委、国税局、等部门共同组成的调整机构,争取在2011年前完成结构调整,09年底形成框架,所以从这方面信息来看,此次调整是要来真的,然而,那么是不是在今后几年那么多的地方企业甚至小规模的配套企业就没有机会生产了?
5 M, a& y- E) U8 p当然,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辛苦攒下的家产在政策的引导下被优化了,当然,地方政府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税收被政策夺的一干而净,那么,如何转产或者如何跟随国家政策,如何保护自己的企业,如何维护自己资产,正是目前各位正在煎熬中生存的企业主或正立志于此发展方向的投资商一项迫在眉睫的问题,那么根据本人的经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方向上还是要将一些产能过剩的产品进行优化和调整,对一些更多适应市场的产品不会动到根基的,我们列举个例子,2002年-2003年国家对建筑用螺纹钢筋实施生产许可证政策的实施是对一些设备严重老化的企业进行政策性破产的决策,2005年(好象是)对进口矿石的企业进行整顿,将鱼目混珠的一些进口代理商清除出队伍,实施进口矿石的企业资质审查,实施代理许可制度,这个是针对铁矿石进口集中度不高造成谈判失利年年涨价的整顿,那么相信这次调整,应当主要是建筑用螺纹钢筋、建筑用高线盘元、建筑用中厚薄板等产品的集中生产,控制产能,对一些三高产品和机械行业用原料产品国家应该不会进行限产,甚至可能会为了刺激机械加工行业而鼓励深加工用钢材的生产,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很难逃脱这个范围,历来的生产经验告诉我们,很多的中小企业生存的本钱就是靠底成本来竞争,很少会去考虑如何来实现高利产品。 v3 u- H6 F7 o+ U
根据近几年的生产情况,笔者介绍一条生产工艺供大家参考,(股市有风险,入市请谨慎,呵呵)。
. `: N1 G) o" p6 M3 X: C+ a* g* a政策里明确20吨转炉、30吨转炉的淘汰年限,那么没有提电炉的年限,而且即使要提也可能对普通钢种的生产限制,我记得上次调整结构时谈到15吨电炉,但是后面加了一个括号,注明为机械厂提供原料而配套的电炉不在此次调整范围,呵呵,就这个一句话,15吨的电炉+120的小连铸成就了多少目前大老板的奠基阶梯!所以我赞成20——30吨的电炉配套120连铸机生产特种钢材。对于炼钢不是太熟悉,所以点到为止。0 {' h8 M, x- F7 v1 D
至于产品,以生产合金圆钢为主,特别是以GCr15为代表的轴承钢,以20CrMnTiA为代表轴类钢以40Cr,45A为代表的齿轮钢系列,规格可以从16——50mm成系列供应,我们这边有个齿轮厂每年的原料在13万吨,需求很旺盛。对型钢来说主要生产5#——12#槽钢,为什么推荐槽钢生产,大家可以想象,目前市场上没有被替代的结构用型钢系列,角钢可以被焊管替代,工字钢可以被H型钢替代,虽然槽钢可以被冷弯型钢替代一部分,但是作为承重构件的热轧槽钢的应用范围在市场上还是很收欢迎的,那么这样的工艺用什么样的设备来生产呢,这里给大家推荐一套方案,一架550的三辊开坯机,一套6架平立转换的400中轧机,一套4架平立转换的300——350轧机,至于飞剪和冷床,可以根据规模来配置,这种方式的配置比较灵活,生产产品调整的范围大,另外增加一套400的型钢矫直机就可以,如果搞深加工,配置还要复杂点,比如上缓冷坑,上淬火机等。
" }# h, F+ c2 o$ g7 j1 i6 W$ V, n下面是这些设备的一些总装图片,给大家一个感性认识+ u, [ _/ ^0 x1 v
冷床和飞剪的图太大就不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