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529|回复: 78

浅谈直线导轨滚珠丝杆各个厂家优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9 00: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篇: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0141

明天休息,晚上有点睡不着,想发个自己行当的看法。

首先中国市场的导轨丝杆总量大致实在20亿人民币左右,其中台湾日本欧美的进口产品占据了半壁江山,其实有估计8-9成的市场份额。而这8-9成的市场份额里台湾HIWIN占到了6-7成。

1.按照市场份额的占有率依次排序:
台湾HIWIN (日本THK,台湾银泰), 台湾TBI, 台湾ABBA,后面的众多小品牌我就不排了,有可能大家都没有听说过。  

2.按照质量来比对

导轨界一流:德国INA 星牌力士乐 瑞典施耐博格 美国汤姆逊 日本IKO 日本NSK
导轨界二流:日本THK  日本NB  日本竹内精工 日本米思米(NB代工) 黑田精工 韩国SBC
导轨界三流:台湾HIWIN  ABBA TBI PMI STAF CPC LSK(均为台湾品)
世界一流为什么要说一流呢,因为从精密度来说一流和二流都能达到现有顶级UP级精度也就是行走4米精度控制在7μ以内当然,现在台湾品也能达到但是很不稳定。这是一个分水岭,那一流和二流的区分,个人观点,一流的厂家主要他们都有自己的钢材厂,在原材料和热处理方面能控制的相当不错,有自己的钢球,和滚子厂,二流厂家的产品多半是外购自己回去加工,所以我是这么区分的。实际使用环节一流知名品牌和我所说的二流那大体上没有差距。可能会有坛友说为什么把THK放在二流的水准。那我待会详说。

现在再来谈谈咱们经常使用的台湾品身上。大家经常使用的HIWIN,对于做中低端机的厂商经常会抱怨上银出现容易散珠的现象,那是因为上银的钢球是所有台湾品中钢球最小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上银的噪音是最安静的,连欧美及日本人做出来的产品噪音也达不到上银的水准。当然噪音小了,钢球小了,那载荷也就小了。同比其他台湾品,上银的载荷会小很多,而大家手里的上银的样本大家可以看下,在比对日本同系列的规格可以发现,上银的载荷系数居然比THK的还大。还有大家可以看一下,上银导轨表面的是有斜纹的。有次我装成客户在展会上问上银的人,为什么上银的会有斜纹那。回答是仿的产品太多了,这是用来做防伪的。其实他们是用立式磨床磨得,省了一道镜面磨。而且大家可以看到上银的内部钢球滚道的密封件全是塑料的,那自然受力就不行,而且两侧端盖没有储油室所以,一但不加油就很容易坏,当然台湾品里面有这个储油室的也就只有ABBA一家。(我不是上银黑)

大同小异,台湾PMI的董事长曾经是上银的技术科科长出生,搞技术出来的,自然对于自己的产品要求很严格,相比上银的散珠现象,PMI的好一点,但是保持架也全是塑料件,同样没有储油室,导轨也和上银一样,省了一道工序。但总体相比上银的导轨银泰的略微好点,但不明显。但是滚珠丝杆要比上银要好,特别是研磨级别的丝杠,加工的尺寸和检测要比上银严格的多。

台湾ABBA,江河日下,西山薄暮,目前市场占有率从曾经和HIWIN分庭抗礼,打得HIWIN抬不起头,到如今市场占有率10%都没有。自从07年被瑞典SKF集团收购了以后,产品的质量是有所提升的,特别是原内保持架也是塑料,现在是纯钢滑块一体,包括一直都特有的储油槽,还有表面喷丸的工艺,东西是很精湛,但是一直以来困扰ABBA的就是噪音问题,(钢球真的是很大)当然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厂家还是较为注重质量的一个环节。注重质量的另一个牺牲就是,原有的油膜带链静音导轨,包括微型导轨,包括55的大导轨,因为检测不合格,全部停产。据说SKF的检测标准太严格,相比台湾的标准要高出很多。当然一系列工艺提升,价格也会有所增长,同比其他台湾品要贵50%  相比日本THK要便宜50%按照性价比来说还是非常可以的,SKF也是采用这个销售策略,可是却高估了中国市场。因为瑞典人不懂鸡肋这个词。

再来谈谈日本THK,表面喷丸工艺,导轨系列很全,并且有很多特殊系列,最牛的就是他有弧线导轨!当然常用可以和台湾品互换的产品价格还算公道,但是单卖滑块等维修品也是天价。原材料和热处理这块,也是比HIWIN的好很多,装配工艺,整套流水线都是自动化的,老牌厂家有钱那。。。。

先理理各大厂家关系HIWIN 仿THK  的产品风格做的   PMI是原来上银的技术团队做的, ABBA被收购后一部分的 ,技术人员搞了个品牌STAF 。 ABBA和台湾TBI的两个老板是兄弟关系。

先聊到这,过两天理理头绪再来发,再给大家补一些图。

评分

参与人数 8威望 +57 收起 理由
柏无一庸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科Zhanke323 + 1 适合做贸易
yinzengguang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will3323 + 1
长江漂流 + 1 热心助人,专业精湛!
zh39204128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筱羽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老鹰 + 50 热心助人,专业精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05: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这个只有真正用过并且用心感受过的才能比较得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08: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健将 于 2013-6-29 08:09 编辑

分析的很好啊!只是什么时候国内的线轨丝杠厂家品质何时能超越台湾的啊,最好把国内的这个行业也来分析一下

点评

国内丝杠最大原因是不耐用,关键是钢材与热处理,国外钢材人家是定制的  发表于 2013-7-1 17:38
不用超过,最起码能让咱们相信就行。  发表于 2013-7-1 09: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08: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我们需要多一些这样的行业内专业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08: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得很透,下次选型时有参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09: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公司一直用上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09: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认同整体思路,但是对20亿容量不敢苟同。
线规我们公司自己生产,凑合着能用。
我们做全电动的机器,一台机器是2根滚珠丝杠(主),2~3根辅助用丝杠;大部分用nsk,nsk有我们要的专用丝杠。这种机器一年产量900~1200台,所以每台机器丝杠的成本不会小。如果是20亿,那差不多我们能占到1/40,算上线规,那样更高一些。按这样推理,如果以后我们全部转型,那么,从1000台升到30000台,将要对这个行业造成不小影响……
另外,谈THK,thk的线规做的非常好,但是,丝杠的话要差一些

点评

NSK的丝杠,THK的导轨,的确20亿是开玩笑。  发表于 2013-6-30 10:23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老鹰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09: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银的现在怎么区分真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09: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产货的优势就是便宜。上次接了个私活,跟一家阀门厂的工程师合作开发了一台土炮球磨机床,用的正宗台州国产货,价格那个便宜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09: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主要用两家的,南京工艺和汉川
南工大厂脾气,态度不好,
我们基本上百分之九十就是汉川

点评

只是,对我们这种一年只用两百根的散户,赖的管了  发表于 2013-6-29 19:51
客户..  发表于 2013-6-29 19:02
开户不是上帝了,哈哈  发表于 2013-6-29 18:59
南京工艺只能用高傲来形容吧。  发表于 2013-6-29 1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6-15 20:00 , Processed in 0.05739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