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4980|回复: 1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齿厚,公法线长度,跨棒距,变位系数之间的换算2.0(VB版)070331更新(加入内齿,绘图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30 01:5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齿厚换算V2.0.0(更新日期2007.03.31)
新增内容:

1内齿轮的齿厚计算。
内齿轮时齿数请输入负值。如齿数32请输入-32。

2节径时的计算。
可直接在法向模数处输入负值。如节径8请输入-8。

3增加绘图功能。
拖动鼠标左键平移图像,拖动鼠标右键缩放图像。黑色的两个圆为分度圆和基圆。蓝色的两个圆为齿顶圆和齿根圆。可以让程序自动设定齿顶圆和齿根圆,也可以手工输入。相信这个功能对于经常测绘的朋友会很有帮助。可以直接将实物和图形进行对比,非常直观。

4增加公差的计算。
1.0版本也可以计算公差,2.0版本加强了此功能。
在2.0版中点击计算按钮后,不仅右边的中间值,最大值,最小值栏输出结果。左边的非输入项也会输出结果。也就是非红色字的部分都是输出项。这样就可以直接得到公差之间的换算。
例1:已知公法线齿厚为72.8801 +0.05 -0.08。想求跨棒距测量方式的基准值(与72.8801对应)及相应公差。输入齿厚及公差后点击计算按钮,可在左边直接看到跨棒距测量方式的基准值和公差,为200.7889 +0.1388 -0.2235。

9 F; a$ y+ `, ]8 C

7 F( p+ t; s1 E. [( }/ L/ Y( e4 B

" m/ L7 r; b3 U; [( P" d. w m

例2已知量棒直径5.5时跨棒距为200.7889 +0.1 -0.15,想求量棒为6时的跨棒距及其公差。输入齿厚及公差后点击计算按钮,可在左边直接看到跨棒距以外的测量方式的基准值和公差,这时输入新的量棒直径6,再选择齿厚区分为法向变位系数(只要不是跨棒距即可)点击计算按钮,量棒直径为6时的计算结果就显示出来了。

; T9 |- u7 ]- [5 P$ _- [* N+ ~& b

" M- F7 u' t7 X. s. w

8 x7 {3 F p* K* d& R2 U0 g. x% P

: r' e3 ?1 u" s2 l) m3 z# ]

( e' c, ]& O* Y; a

 

5 F( _ T* g8 ^0 S0 h

小技巧:

. z$ l2 v. g7 P8 Z

1利用TAB键可以方便的切换到下一个输入框。

" m( d3 V. @; }! K. }

2直接按ENTER键与点击计算按钮“==>”效果完全一样。

* k' t F" F+ F

注意:

6 o# ?3 k6 B3 w$ r

1因为增加了绘图部分,可能在一些速度比较慢的电脑上不能流畅运行。我估计CPU1G以上应该没问题吧。下一版我会优化速度。电脑慢的朋友先关掉“绘制图形”功能吧。

: |: j! q, X. B& m( N; M# R/ O0 I

2右边中间值栏指的是左边齿厚区分选中的齿厚形式(也就是红色字)的中间值所对应的齿厚,而不一定是左边的(最大值+最小值)/2。如本说明文件的第一张图所示,跨棒距中间值200.747131964568是指选中的齿厚形式跨齿距72.8801+(0.05-0.08)/2=72.8651所对应的齿厚。而不等于(200.927793437093+200.565408450337)=200.746600943715。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一点,安全起见我在这里再罗嗦一下^o^

. m2 M% y" h' Q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以及创意请告诉我(logxing521@hotmail.com),感谢您的使用。

5 ?1 w' M: V$ O& @- i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1-30 13:05:30 | 只看该作者

Re: 齿厚,公法线长度,跨棒距,变位系数之间的换算(VB版)

好!!!! ?  e( A- X+ Q$ u2 c" z2 ~
比我的完善和专业多了。* q3 r0 t% f! Z/ j$ P. N& l
符号的标准本来就不统一,更别说每个人的使用习惯了。使用者明白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23:14:00 | 只看该作者

Re: 齿厚,公法线长度,跨棒距,变位系数之间的换算(VB版)

谢谢阿松鼓励,其实我只是加了公差,其他的和你的完全一样。
0 K. ^) @  Y( C2 t0 a# M这个齿厚换算所用到的函数将来会作为我其他计算的基础,所以在速度上可能有一定的要求,在涉及量棒测量里要用到反渐开线函数,我用的是二分法要计算40次才能达到2^-40左右的精度,乘上区间pi,计算40次的精度是10^-12左右,你用的是你以前说过的德国的跌代方法吗?那个效率可能要比二分法高一倍以上。没学过数值计算,我一般都只用二分法,可总觉得将来会影响效率,牛顿法应该比二分法好但我没用过(记得是要求导数),你近似计算时一般用什么方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2-2 17:44:29 | 只看该作者

Re: 齿厚,公法线长度,跨棒距,变位系数之间的换算(VB版)

数值计算我也没学过,那是研究生课程。我没学那么多。我用了德国的方法。) y0 N5 w( B, e
平时近似计算就用学校里学的求导数的那种。
1 O) \' ^, @3 |* E' a, k&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2-5 19:57:24 | 只看该作者

Re: 齿厚,公法线长度,跨棒距,变位系数之间的换算(VB版)

非常感谢
1 X6 }0 ]  G7 z"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01:39:40 | 只看该作者

Re: 齿厚,公法线长度,跨棒距,变位系数之间的换算2.0(VB版)070331更新(加入内齿,绘

升级了,大家来看看吧。。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4-1 07:12:28 | 只看该作者

Re: 齿厚,公法线长度,跨棒距,变位系数之间的换算2.0(VB版)070331更新(加入内齿,绘

真是不简单啊!辛苦了,睡个好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4-1 11:32:51 | 只看该作者

Re: 齿厚,公法线长度,跨棒距,变位系数之间的换算2.0(VB版)070331更新(加入内齿,绘

打不开。9 @- o' t3 r; O6 p; a
类未注册。
6 F& V9 s, L" l9 I需要在机器中安装下列文件。 MSSTDFMT.DLL.
! U2 I  l( }+ a2 f- S8 @&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11:59:23 | 只看该作者

Re: 齿厚,公法线长度,跨棒距,变位系数之间的换算2.0(VB版)070331更新(加入内齿,绘

原帖由 mkzeng 发表0 b. S" e) ]# g 打不开。
类未注册。
需要在机器中安装下列文件。 MSSTDFMT.DLL.

/ n# O9 |% h# X6 M

可能是因为98或你的电脑文件丢失了.你下载我的附件试试看.

3 q3 P% n3 _; A2 U! D* V" ?

1.将MSSTDFMT.DLL复制到C:\WINdows\system32下(视你的系统而定)
2.点击开始-运行,输入regsvr32.exe C:\WINdows\system32\Msstdfmt.dll
3.ok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13:43:56 | 只看该作者

Re: 齿厚,公法线长度,跨棒距,变位系数之间的换算2.0(VB版)070331更新(加入内齿,绘

阿松,欢迎多提意见阿。
+ A$ {5 K# w- T; X/ _) v( Z- C9 ^+ K最近忙什么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6-3 00:43 , Processed in 0.05910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