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720|回复: 58

机加车间的质量管理和运作模式---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2 21: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现在在一个机械加工车间,现有70来人,产品属多品种,小批量。检验员有2个。现在是检验员抽检,工人送首检。产品在各工序间属半流水线生产,完工后就直接交库。有2个入库检,但长期入库检都检查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几乎每批都有问题。总觉得这样的质量管理和运作模式有问题,但不知道怎么才好,请大家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3 10: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人加工有自检基准书么?如果没有,可以尝试提高工人生产的自检能力,最实际的办法了
发表于 2008-7-23 10: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用三级检验程序,这样基本能达到4σ的水平,基本能满足你们厂的产品要求。
发表于 2008-7-23 21: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检验员抽检,工人送首件,只是一种过程控制办法,不能确保产品质量100%合格.能否实施质量奖惩,将产品合格率和收入挂钩,不仅对操作工人,而且包括抽检的检验员.
发表于 2008-7-24 18: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孔劲 的帖子

建议:按以下方法进行盘查.2 ]; u- x! x4 n5 U9 e
1.操作工人的工作态度和技能是否达到了产品的基本要求." L& R) p; Q. D* _3 W
2.产品的工艺及工艺流程是否合理.) G" [0 }9 l6 r# w
3.检验员的技能和工作态度是否达到了产品的基本要求.8 {8 t4 o7 ]/ n# T! V  ^
4.设备性能是否是否达到了产品的基本要求.0 B  ~* f2 Q3 e  v! x- u
5.质量问题是否是生产过程造成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老鹰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22: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唉!产品品种多,属多品种小批生产,且每批都比较急,所以难以定员定岗,易造成质量波动,这是原因之一。另外绝大多数工序都不能达到零缺陷,都有少部分产品超差,但操作者和检验员都是抽检,每道工序都有超差品,造成最后成品抽检时极易发现各个尺寸都有不合格的。所以显得质量总是很严重。
! O8 g+ _* v/ z2 f! r+ G4 X$ K    淘金大侠的方法可以说详细点吗?2 T+ D1 ?3 A7 Q7 A
    每个月都将质量问题反馈给工人并罚了款,但没效果。3 w- A7 J' U9 b, \% A' Q5 y; U
    现在公司对车间的质量要求是零缺陷,评价车间的质量水平是“一次交验合格率”,即一月交的总批次作为分母,合格批次数作为分子,但因我上述说的各种原因,合格率低得很,不到80%。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22: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机加车间的质量控制方法可以给我讲讲吗
发表于 2008-7-26 08: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盯人 一级管一级  谁出的纰漏谁负责
发表于 2008-7-26 14: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在开发段就预防问题,尽量使用防呆法提高合格率.4 ?; Z' t+ Q: \" K1 W: v3 F
量产段只是起个预防批量不良的作用.. ?' C9 Y3 v4 F$ M( E9 [
合格率有80%已经很不错了.
发表于 2008-7-26 18: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种小批生产不该用楼主的质量控制办法。要实行工序检验,由下一工序工人负责,比较重要的工序前由专门检验人员检验,中间再加首件检验和抽检。还得实行入库全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10 07:56 , Processed in 0.06914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