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ywy110 发表于 2015-8-3 15:30:56

我当年也是制工:lol

北国小熊 发表于 2015-8-3 19:02:00

本帖最后由 北国小熊 于 2015-8-3 19:36 编辑

谢谢大哥们的批评指点,小弟浑浑噩噩竟然错过了车间实习这么好的机会,后悔莫及啊,以后有机会一定会下车间当普工。

黄亨瑞 发表于 2015-8-3 22:21:44

本帖最后由 黄亨瑞 于 2015-8-3 22:23 编辑

小熊已被大家说明白了,呵呵!
当年,
一大帮子新员工就是不愿在一线用“心”干一小段时间,
我说“……,低头干活,扑起身子看路。
过三年,
你们就会感到,
所得、所失?”

作为一个年轻人,
在你做好选择后,
一定要沉下心干好第一份工作的前三年,
这对你一辈子都重要。

6年前,
我带了公司第一批2位Trianee。
从招募开始,
211、985就不想了(那是还不知道985)。
当地一个学校,
一圈下来,
上海同事不太在乎,
还是我选了两个像学生模样的孩子。
尽管专业“讲不清”,
但毕竟有一些基础,
再加上引导和磨练,
会有“武艺'.
安排好各部门的”走马“,
三个月先起步,
我经常与他们交谈,
问问、谈谈、提提、点点,
入厂就是要”熟悉、交人、懂理、明事和适应“。
在熟悉的过程中,
我也熟悉了他俩。
文静的去了化验室,
后面向品质方面发展;
活泼的去了工务,
和’大师傅”们混起来,
把设备抓起来。
六个月后,
我想用起来Trainee。
中国区GM试探说“我怎么也难相信,
40多岁的人的功夫,
年轻人就能赶上?”
我笑笑,
“我相信我能带好他们,
这样工厂就又有了持续提升的人力资源”。
我不是“甩手掌柜',
带的人越多,
就仿佛自己伸展的”手臂“越多,
虽然”带人“得花上更多的”心血“,
但自己推动的工作却越发”轻松、飞驰“。
所以,
不是简单的他俩能”摔开膀子'了,
而是我在工厂整体的掌握。
这样事做好了,
人也锻炼出来了。
2010年初,
QA的Trainee(化验室负责人)就得到大家的认可,
评为年度优秀员工。

前两年,
公司有给我安排了两个实习生,
我如同年一样开始起步培训他俩。
2周一面谈,
谈谈话、问问题、解解疑、点点迷。
一孩子还是如常一般说到,
“学不到东西、感觉浪费时间”。
我就问问一线应知的产品和工艺常识,
如“滚道的硬度和齿轮的硬度范围。
于是,
年轻人汗流。
几个问题,
年轻人就知道了差距,
心静下来,
回去再多学学……


不仅,
我愿意带”毕业生“,
而且只要肯学、肯干的员工,
在我身边的,
更是多谈、多点、多促……
我觉得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就是一个好的教练。
日常的工作,
能离得开”传、帮、带“吗?


fs3357 发表于 2015-8-4 06:43:37

轮流去做时间不足,效果没有;只做一个,然后分到别的制程去

wpc 发表于 2015-8-4 11:43:43

实习是必须的。别等以后了。马上向老大申请。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把刀用好 发表于 2015-8-4 11:58:10

任何地方带上脑子都会有收获,不带脑子就是给你坐CEO的位子也是早晚要易主的。:lol

沈志刚 发表于 2015-8-4 22:51:06

我就看看评论,想想我以后怎么做,学会换位思考,以及换做是我,,会如何选择。

wywy110 发表于 2015-8-5 09:21:11

wywy110 发表于 2015-8-3 15: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当年也是制工

现在没干制工了,改干结构工程师在重庆月薪5000。。。。回答满意吧

liping1981 发表于 2015-8-5 10:23:26

纸上来的总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鸟菜 发表于 2015-8-5 14:47:09

个人感觉楼主去不去都是无所谓的,主要目的是来找骂。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产线历练是必须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