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6998 发表于 2014-4-16 18:31:44

国内与国外的教育,

今天人家跟俺谈起‘教育’的问题,说,国内的教育到底缺啥?怎么人到了米国教育一些年就跟国内完全不同了呢?

你一定觉得有趣吧,但事实也是如此,其实俺是没有米国教育背景的,一点都没有,当年对鬼子说,也是‘中国的白扯啦’,哈哈,

匹兹堡大学晚上有免费的英语课,俺也没有去过,但去匹大里面溜达过,你说人生没有遗憾吗?其实是有的,直到今天,俺其实也还羡慕许多留学生,羡慕俺们那个时代的,也羡慕当代的家伙,以前与现在不能比,那时要参加全国选拔赛,比如张博士是全国20强里面的家伙,俺自然不会有那个能力,连‘唐博士’都完全没有那个能力,假如你不信,你去问他,让他再考10年,也没戏,哈哈,

米国是一种激励教育,小丫头连垒球棍都拖不动的时候,大人把球棒放在小丫头的肩上扛着,把球在棒子上面‘蹭’一下,大喊‘够,够!’,小丫头就丢了棒子,踉踉跄跄地奔跑起来,人就是这么长大的,

大人会教育孩子,你以后会成为‘迈克尔乔丹’的,孩子自然就懂得,他现在还不是乔丹,努力以后也许可以做乔丹,

国人的家庭,多数不是这么教育的,大人会说,乔丹有啥不得了的?不就一个打球的?孩子就觉得,做不做乔丹没啥,但事实是你只有做了乔丹,才能有乔丹的收入,这个,中国父母没有给孩子强调,他们几乎很少教育孩子要自己努力,这样的大人很少,

国人为啥没有创造力?就是从懂事儿开始,没有啥大目标,也没有榜样,也看不上谁,谁都无所谓,认为谁也没有啥不得了的,就这么长大,但事实是你长大了,外国人的同龄家伙就是比你强,面对这个事实,长大了的孩子无比沮丧,但来不及了,

西方,教育大众‘人生而平等’,讲的是人本方面的,在现实生活中,强调人的能力有差距,你努力,就可以完全平等,大家也会接受薪水方面的差距,心里障碍不大,

国人,生下来是强调‘身份不平等’的,而在这个前提下,又强调‘生活与收入是可以平等的’,这样,几十年的教育下来,内心是扭曲的,他会认为生活本身是该平等的,收入是该平等的,干不干什么无所谓的,但这在什么时代也是不可能的,60年代,也有月薪480的教授,

人的这种教化,一定要小时候完成,等长大了,就来不及了,问题就再此,没有创新能力,就无法玩新东西,没有新东西,就没有钱,而当钱做为生活地目标的时候,没有这东西又不行,

于是,追逐金钱,而缺乏能力,又不肯承认这个,内心就非常痛苦,国人的痛苦就在此,

baikenor 发表于 2014-4-16 18:33:03

本帖最后由 baikenor 于 2014-4-16 18:48 编辑

沙发    慢慢看
国内的教育是和现实脱节了?   缺少正确的激励吗?

mingxian27 发表于 2014-4-16 18:38:52

地板,已看完。看完之后,加班挣钱。。。

工程制图酱 发表于 2014-4-16 18:50:34

8爷终于有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了,之前的大概是我技术太低,没做过深海,没建过厂房,所以看不懂。不过我还不知道“张博士”“唐博士”是谁,要是有个全名我还能百度一下。

houbaomin0620 发表于 2014-4-16 18:51:53

本帖最后由 houbaomin0620 于 2014-4-16 19:29 编辑

俺小时候因为穷,才知道努力多么重要!

巴斯光年2014 发表于 2014-4-16 18:53:19

以前看过一本书,是一个留美博士写的。书中提到米国更多的是一种赏识教育,中国则是棍棒教育。

zyz4190 发表于 2014-4-16 18:57:16

激励教育真管用吗?

人大太犬 发表于 2014-4-16 18:58:28

的确,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那么又有谁会努力呢?

zhuxuwei8 发表于 2014-4-16 19:29:59

先抢个前排再仔细看。。。才半小时就排到9楼了啊。。。

猛龙C 发表于 2014-4-16 19:37:51

本帖最后由 猛龙C 于 2014-4-16 19:40 编辑

我也没去过美国,更没有美国的教育背景。
但是从各方面的了解的情况来看,包括8爷谈的,美国人、美国的家长、老师是在激励孩子自己去找到并发现事物的特点、特征等等,激发孩子的梦想,点燃其内心深处的发动机,时时刻刻都在启发和鼓励。
记得小时候的政治书上说到过一件事:说,洛克菲勒老爷子在看到自己孙子摔倒的时候,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而不是跑过去扶起孩子,并大骂绊倒孩子的石头或者路面,以求安慰。我们教科书上的解释是,万恶的资本主义人性泯灭,孩子倒了都不扶。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就看到教导孩子的巨大分野了。

还有一件事,有个留美的华人,在那边稳定下来后,把老婆和5岁的孩子也接了过去。孩子在国内学过国画,他把儿子之前画的国画给同事们看,但没说是出自自己儿子的手笔,结果他的美国同事都惊呆了,大赞这是哪位大师的作品,弄得这个哥们挺不好意思,也没好意思说是自己孩子画的。随后,接着让孩子上美术班,结果孩子回来告诉他,老师不好,什么也不教,就让自己画,随心所欲——也就是搞创作——你就是画一个小黑点,老师都会夸奖你的创意,他儿子觉得没意思,老师带着画画才有意思。
但是时间稍长,他的孩子适应了美国老师的教学方式,竟以牙膏牙刷创作出了一系列动画人物,并且有牙膏公司找到他要购买版权。

当然,故事还有很多,但从这些小事当中,我们能管中窥豹到中美教育的分别。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国内与国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