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eddyzhang 于 2012-10-26 21:46 编辑 , z- R0 L% k2 H1 {0 S
: J! D4 a3 q" [6 w
BS 7608-1993 Fatigue design and assessment of steel structures.pdf
(2.06 MB, 下载次数: 69)
, R% k, B1 F0 e# Y5 j7 s; R
! V: w3 Z7 W% {! I, N/ q2 u' r( D/ W# r: l# a( q: H" [4 E
结合本人的工作,现讨论一下关于焊接件分析时的网格划分和单元使用问题。6 J4 Y: Q9 R! G0 b9 W
. w- o& |$ k9 }' u/ v% C0 Y大家知道焊接结构件的静力学分析,宏观考虑结构的刚度和变形;局部考虑结构焊接接头的应力与应变。1 ?- V4 q. o! D* W1 Z
, }/ z3 E4 R( Y3 l# _6 X: L0 w! t那么,我现在只谈局部接头的分析,目的是将所得结果与相关的标准作比较,而评价接头的疲劳寿命。. M O: y6 ?8 w* Y! U
; I1 `9 J6 e. u b# R! d评价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可采取三个应力量:S,Kg*S,Kg*Kw*S。
1 D2 A$ E t1 Z, `1 i0 l5 |* f
( ~$ w5 y+ O. p6 D因为三个量都可以拿来评价疲劳寿命,所以,在焊缝处理上就存在差异。
& u! C0 I1 e3 n l8 M3 H r3 ]9 ]4 g
1,用S,S是距离焊缝一定距离出的正应力。若用此方法,那在网格划分时,相对容易。但是结果不够准确。不能反映结构和焊接工艺对结构强度的影响。
5 O1 t* u M2 r. w% c d, [8 z- J2 [5 V0 |! e) ~% `! p
2,用Kg*S,Kg是结构应力集中系数,焊接结构件局部焊接接头的尺寸与整个构件比较,尺寸较小。很多人喜欢将焊缝忽略,采用壳单元。虽然可以节省运算规模。但是,壳单元无法模拟出焊缝的特征。当然,这样也不是无法评价接头部位的疲劳寿命。一些标准就是通过选取焊接处的集中应力来评价。在分析时,不能直接得到分析结果。必须参考相应的标准,查询系数,而后得到结果。
; P2 l7 J& w2 `" ]1 @8 s
& M: i( Y6 _8 p$ z/ q3,用Kg*Kw*S,Kw是焊接引起的应力集中系数,此参数与焊接的形状有关。若用此参数,必须将焊缝的局部特征建立出来,并采用实体单元。至于建立的方法和网格划分要求,我曾经上传过相关资料。因为实际焊缝的截面尺寸是变化的,而分析时是理想的。所以这种方法所评价的结果,有一定出入。& \; H" Z! m' ^5 d& S7 r
( e& [2 u8 ~' f& J8 p1 M
2 ^! k1 _4 b4 W1 e6 d* q
考虑到分析结果要与实际测试对比。综合来说采用法3是比较合适的。当然有些是采用法2的如果关心的重点不在焊缝处。
7 C5 R1 U3 `1 _5 J2 [7 s+ P- N1 `6 p( {. g
以上观点更详细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相关标准,比如欧三,BS,和船级社的标准。9 [" m( l5 ]8 l( a) i; e, r
4 T0 f1 M7 A8 M- C, `) R" k; y1 [
- P: z2 K# F5 _# X# Q% h2 C& C
6 R! X2 A' d0 d( Y4 a"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