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典型工科生的思维是什么样的?
* O% o% J3 P, d2 b5 u5 X$ P$ f3 [' l7 O2 y, {
遇见问题,解决问题。
! d! U* k t7 n. R/ e+ m2 V
' f" y0 ?& w* i. J3 K因此,对于女生,工科生并不明白:有问题,交流、解决就可以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情绪?
9 a6 D; h _, n1 R7 E* w- x+ r6 ]1 o8 w7 E. x& \/ p* u+ u/ o
折射到创业,工科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喜欢用牛逼的技术,做出一件牛逼的产品,而不去考虑:市场是什么样的?客户到底怎么想?
. q. F% F' r" \/ [( Y& S3 F$ y6 X* o2 V: q8 V
业内人士分享了两个典型案例:
$ F) Q3 H$ m, n6 h& W' R$ ^& I/ J" |4 ~' Y" y
欧美老龄化严重,且很多老人是独居。香港有几位大学生发现这个商机,决定研发一款陪伴机器人。+ [8 l: _8 Z7 m; T6 u1 k
3 ]$ X$ x! J) k% I' e. F( J
产品出来后,卖不动。调研后才发现,欧美文化中,陪伴,可以是人,是猫狗,但就不能是机器。因为陪伴是生命的功能,而机器,再先进也只能是工具。
0 f X* \* G* m' Z5 e. J2 o, r0 C1 n& C) l$ o r% L/ h
如果不在欧美卖,换个市场行不行?但他们已经没机会重新试错——钱已经烧光,团队也散了。7 w( P& C8 k" h& `+ w+ k, _
0 \& F( F& q; k9 \5 R第二个案例,是关于电动船外机。
$ T( i) q, |& h" \0 u
3 \# s- s5 w& G. m) p几位创始人自身也是发烧友,创业伊始,他们瞄准的同样是欧美市场:环保理念、休闲文化盛行,于是开发了一款6马力的新能源船发动机,然后去欧洲参展,被大赞。9 c& u; v. T7 ?' T) W. I% l# m6 y
" A% E7 c2 b; \2 J3 [' G# a
但围上来的客户问,你们技术这么好,有没有1马力的产品?& I+ _4 P/ J4 Y3 s& \+ a& b: P
/ {) [- z" d: O" K6 }" Z
原来,欧洲人喜欢泛舟湖上,更多是看看书、听听音乐或钓鱼,根本不需要这么大的动力。! b: s6 J1 `' `
! T/ O$ r8 m' I( y. @- g% d/ g
硬科技创业普遍拥有不低的技术门槛,但拥有技术、懂得技术的他们,往往容易沉浸于技术,更在乎怎样在产品中将技术发挥到极致,而非思考是否能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以及判断这个需求有多大市场。
- X' {; M; P( z9 E3 y& t- {
9 s1 A& H+ C, M" x- c: p- R0 t这一现象,被业内称之为“设计思维的缺失”。% s& r( D+ e) C$ C.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