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虑到保密的关系,下面的报告内容仅为简单摘录,一些内部部门、人员、流程上的东西都舍弃了,非报告原文。: o5 P/ |7 O: b
. R: W# K2 I8 b& ] v- K
故障现象:
9 q c+ g( c7 V( P# k Y$ h& O: W( G(现场)转运线低压泵站通电开机后,3.5MPa叶片泵出油口出现大流量泄露。
2 o8 o5 p: s5 d& I1 ^4 w, J: F' |/ \+ X' Y4 c6 W$ L
直接原因:
# S! h3 u4 b" r" {6 r# F拆解后发现叶片泵出油口法兰处密封圈大面积破损,因此引发泄露。6 A' B( r- D! ~% r# k
# E, v7 U0 R2 z" K3 U+ c3 i' R# w9 d* Q, G% S7 d
. H( ~/ A0 M; M2 B
根本原因:
' W5 H% f T0 E! T, ~* {5 a9 {. ?7 f出油口油管长度超差5%,导致法兰与叶片泵出油口无法直连,现场组装时采用了暴力弯曲安装的办法连接,弯曲安装的摩擦导致O圈出现多处小破损,终检时由于工期原因,运转时间并未达到规定的持续4小时、累计24小时的要求,并未及时发现问题。客户现场使用时,泵站给压后破损处大面积挤出。
2 j5 A; F6 d7 g( @# P/ x% p; d4 t% k: |! Q/ U) r' ]# v* t6 F1 g8 r6 }
解决办法:
! r" i$ ^# U9 ^9 b7 _) x: _更换合格的油管和O圈,测试、复检。
- r0 e3 A t+ O3 j" A8 b' s5 ~. z7 H+ Z0 _
% ] _- Q" B7 R9 a8 o; l/ b
预防办法:
: S+ S' H" L! o- N2 b$ \+ Q1、检验部油管来料抽检率从25%提升至50%。7 W- O. P% B3 N; m: U' v! A
2、安装前小组对油管长度进行100%自检,不合格品标记后返回检验部。; Q! f" k) X0 @" Y0 k9 O( [
3、终检测试必须按照标准执行。# i! y5 p% t7 A% Q* \- N }# T
. x1 K" s5 G% F( ?+ A+ u后记:4 l: a$ I7 j5 S8 O
其实这个O圈就是买纯进口的,也不值几个钱。但是装配班组长和当天的员工、采购、检验以及当天值班的生产副主管都受到经济处罚了,总金额超过2000大洋,这么看来O圈还是挺值钱的。要是再算上客户这边的罚金,派去现场维修的技术人员的差旅费等等,这O圈也算是小奢侈品呢。
9 S' V: |/ h, u% ~+ y7 [3 n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