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航 于 2021-1-27 18:49 编辑
3 l- \3 Z& F' d! [/ y; N, Y9 p2 L- \$ a; e1 H4 w+ C) R' M
各个方面一手抓的老总不是很建议你跟他一起创业,若真如你所说在贵公司技术层面你已能独当一面,那么留下是最好的选择。虽然之后会面临高层的人事变动带来的人心浮动和麻烦,但若能坚守,谁也不会无聊到去动一个从公司内部成长到现在的技术主管,大概率应该是依仗。只是短时间内往上也难有所作为,毕竟磨合期间能否巩固自身的位置,取决于你能否与新任有很好的配合。# b* O, b+ S+ z, M# ^4 U7 S5 ^
9 B, G2 Q/ N% D( g/ \3 f
至于你说的老总,大概率离开之后创业与现任东家是同行,拉你过去也是看上你对现有产品技术的熟悉程度,方便他在创业前期有更多的时间去折腾产品技术层面之外的事情。站在你的立场你就会发现,创业之初的一两年,所谓的技术层面是很难有创新的。即用原有的资料巩固和拓展新公司的业绩而已。之后是维持你的高薪让你独当一面,还是有其他什么想法,就看你自身对他的认识了。若认对了人,确实是个机遇,但对于各个方面习惯一手抓的人来讲,是很难说清楚的。
, ?( G+ Z: l9 s: \5 ?, r0 o% Z( L
创业之初,要计较的事情会很多,即便你能独挡一面,也得束起手脚。有一句话要掂量,即"花别人的钱不心疼,但花自己的钱便要估算每一笔钱的预期。”不清楚你们的设备是否是需要量产才能逐利的机型。若是需要量产,至少得拥有维持3-6个月的量产资金,若是走电商,回款较慢,那么这个资金储备还得加大。再加上厂房、基础设施设备、人工,初期设备零件开模等等,而资金储备也只是为了企业初期能抗得住回款周期。这些还是建立在新公司周边配套设施齐全、销售渠道稳定的情况下。! K+ ^8 d% b F5 d
/ @2 |* w/ `) R i! O) f$ i至于你说的嫡系问题,在法制逐步健全今天,已经很难是问题中的问题。机制健全的正规公司对于这种级别的去留,董事会会有相应的团队去应付,而对于你们自认为的嫡系骨干来讲,公司高层自然会有途径收集和判断你们与前任老总的关系深浅,比较直接的方式就是先私下找你们谈话,观察你们的态度,必要的情况下还需你们表明立场决定自身的去留。对于一个公司来讲,高层变动引起的各个机构部门的人事调动是必然和必要的,但哪些岗位哪些人该用什么方式提拔和诫勉,我想,作为董事会的人精来讲,还是门儿清的。
5 v$ I# | j0 {" i
7 `' Z4 A5 t3 ]. J5 W Z: n2 G6 W9 M对于你所说的内部创业,因为不清楚贵公司的内部组织构成,没法给出好的建议。但有一条是可以讲的,那就是贵公司各个生产、装配车间若是承包制,那你所说的内部创业是可行的。若不是,就别多事了,好好辅佐董事长,协助他稳固目前的局势,才是你这个技术主管能够向上更进一步的阶梯。- Z! R* s9 T" U5 `! A2 v) O& O
! H2 V% @$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