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年的一天,一艘去往美国的载着商人洛厄尔及他家人的客轮被英国海军拦下,所有船员及乘客被临时关押在了一处英军基地。原因是洛厄尔涉嫌盗窃动力纺织机械设计图案——在当时的英国是一重罪。
/ g; u, R9 L; J
洛厄尔确实犯下了这则设计盗窃罪,不过没有证据,因为他将图纸印入了脑子里,英军只好将其释放,记忆力超强的洛厄尔登上了美国土地。 ( l0 U V! r0 \" n
01
; T4 t% B0 S* m# o5 O 美国工业革命之父&英国叛国贼英国人塞缪尔.斯莱特记忆力也特别好。他14岁的时候,为英国纺织商人杰迪代亚·斯特拉特做工,是契约佣工(承诺忠诚守护商业秘密)。斯莱特很快掌握了当时全球最先进的全套纺织技术以及管理方法。
4 J1 V$ C( p8 R, N
1789年的一天,在一名商业间谍的帮助下,斯莱特改名换姓乔装成农民,逃过了英国当局的边境审查,辗转偷渡到美国的罗德岛。凭着惊人的记忆和机械制造技能,斯莱特成功复制出了英国的水力纺织机——阿克莱特纺织机,这被英国人视为“国家机密”。
- N! U) E7 l- l& [; o X( L
) k# O. }& o% D
▲ 斯莱特 逝世时,他的总财产被估算作近100万美元,控制着美国13所大大小小的纺织厂。
/ L/ }* L: M6 Y0 V' v+ H
1793年,斯莱特和他的合伙人在罗得岛上建起了美国第一座装有阿克莱特纺织机的工厂,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手工纺纱技术的生产系统在北美大陆出现了。 & A& t# z( s# z" M1 N4 K
而在1860年的美国,移民而来的英国机械师共超过了40万人,随之而来的外来资本总数约4 亿美元,这成为美国工业最具活力的血液。其中斯莱特被美国看作改变美国工业历史的英雄。 4 N& M6 R+ O: o$ U: |3 s, Q. S0 {& z7 k. Z
斯莱特成功复制纺纱机的消息传到英国后,英国报纸纷纷指责斯莱特是“国家的叛徒”、“美国人的帮凶”,英国纸媒称:斯莱特在其祖国成了叛徒的代名词。 {$ c# F% \. K+ l2 A- i6 E
02
+ `" Z: }9 L. a" l) T 美国贸易战的导师:英国# Z3 y. N2 w8 u' l& ~- h2 y! N. Q
为了阻止“剽窃”再次发生,英国建立了一套严密的技术封锁制度,这一封锁主要针对美国。 ) S3 Y' O+ ]: G. \
新式纱机被列为“高科技产品”,对北美实行技术封锁;政府明确禁止工匠移民美洲,尤其严厉禁止纺织业主和熟练工人,一经发现立即逮捕,轻则被剥夺公民权和财产,重则被送进监狱。 ' y- q% F, I! Z# n
同时,英国人禁止美国人参观本土的棉花加工设备,禁止本土公司向北美出售棉布、麻布、毛料和丝制品的生产工具。对技术如此看重,是因为它带来了滚滚财富。英国当时出口获利一半来自纺织品。 ) w2 @, n4 e" x c4 y7 ^, h
英国纺织技术起源于荷兰,但兴盛于英国。
$ o: \& Q( B( \) `" x( j2 a+ |' W
1765年,珍妮纺机出现,一架纺机可以同时纺八个纱锭,效率一下提高了8倍;1784年,英国人瓦特研制成功蒸汽机,将人类带入了机械化时代,英国棉纺织率先实现机械化生产。
) w0 ^7 n9 e& M
5 v) Z+ f5 R% t6 x6 N
▲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 {3 H. j1 I, |2 Y; ?( K( D0 s( ~
1828年英国棉织品出口额占据出口总值的一半,在1850年,英国加工了全世界46%的棉花,棉布成为人类史上的第一个全球化商品,风靡全球,远销欧、亚和美洲。英国的高速纺织技术成为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
4 S* J9 V7 d: }& O3 [$ W, j9 `
03
' E8 p2 V/ c, I9 s7 ?/ { d 美国破局:黑白两手
6 A! {9 F) D. p) t# o* z# r/ c6 S当时的技术分工是,美国是个农业国,负责种植棉花等农作物,以低廉价格出口英国,英国凭借领先的纺织技术,做成棉布和其他纺织品,卖回给北美,美国长期处于生产链的底端。
: z+ a% n; I( T* h8 u$ q7 s2 Q6 E
这种分工很快被打破。
5 y/ e0 P- K: v* ^/ g
美国首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通过政府暗地向英国诸岛派遣众多商业间谍,财政代理人坦奇·考克斯还创造了诱惑机密倒卖者的奖金系统,目的有两个,第一复制机器设计图,第二偷渡高技术人才。
. @. X7 V! v9 y$ o; X& P n
: |) _/ f/ p* t
▲ 10元美钞上印有汉密尔顿的头像 + w- S2 v4 Y# x4 t
在国内,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的另外一个配合政策:保护山寨专利! ) E/ U; }# t$ o) i
根据1793年专利法,只要你是个带着技术的人才,不管你在英国的身份地位如何,只要宣誓成为美国人,就可以直接在美国申请专利,不会辨认技术是否剽窃,都能获得政府保护。 + e: J+ p1 E) _
1793年专利法正如冲锋的号角,在它的鼓励下,美国国内迅速掀起了全民山寨英国技术的风暴。
' s+ y* T# ^3 h+ ~
汉密尔顿甚至在制造业建设协会的章程中写道:要用手段获取美国没有的欧洲熟练工人、机器和操作技术。
+ o( y$ ~- v. |- M4 k J. W' I5 K' v
英国技术工被美国的奖金所吸引,甚至曾经发生藏身木桶偷渡到美国追寻“美国梦”。一些拥有制造机器或者运营工厂的经验和背景的高技术人才在“联络人”的帮助下,成功偷渡到美国。这些技术人员在英国只是底层技术工人或监工,到了美国升级为工程师和企业家。
7 h; A1 ^8 m2 [
“技术窃取案”接连发生,美国的纺织工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幅提高,逐渐成为英国主要的竞争对手。 * m" C2 D1 t w$ |# A$ Z
, ?8 P W3 i8 W; q3 j
J9 L2 \4 R( Z7 R% ?' I v▲ 美国“偷来”的先进技术驱动各行各业发展
; z* p8 K; I1 C" w+ r6 E8 H5 a% g) K% g
至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纺织技术、质量水平和纺织机械水平占据了世界领先地位,并开启了化纤工业化生产的先河。这也奠定了美国日后汽车、计算机工业的基础。 ) x9 n0 P9 Y( z5 M) z7 a0 Q9 ]' M
1990年10月20日,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在称:美国经济能有今天的增长和取得如此的竞争力,纺织工业起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9 D+ J8 t, `" j* |
END. ' R7 f) F) S$ v
参考资料: ; b- Z- X6 c0 u" [+ Z
1.菲特:美国经济史 7 ^# }1 z: y; Y4 j# T9 R1 ?
2.韩毅:《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2 L7 c5 M$ I* P3 t. s5 p8 C
3.李剑鸣:《美国的奠基时代》
: J; y+ s& E; s
4.宋丙涛:《英国崛起之谜》 & N8 F. ]" _1 t* Q% z- r" E
0 c# e, ?3 R7 W+ G9 s5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