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载荷技术 随着商船导航系统的完善,各国海军也开始利用建造商船的高新技术。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使用集成舰桥系统,舰艇开始配备自动操作和控制、自动雷达标绘和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这些系统的使用明显改善了舰艇的导航安全,并减少了人力、维修费用和寿命期费用等。0 N# c% M# F# G
英国已经在其水面舰艇和潜艇上采用了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其最终目标是建立集成舰桥系统。6 V3 X0 J" O2 x# H5 B0 d
美国海军通过所谓的灵巧舰计划,已进行了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的尝试,在“水星”号和“小鹰”号航空母舰上装备了民用的ECDIS设备。并为此制订了ECDIS海军标准,以应用其进行雷达和视频定位数据的输入。4 S* I$ [; w# j, ^
由于目前一些两栖舰只采用民用船舶规范建造,其舰体构造取材于大型现代渡船,因此舰内通道设备均采用民用公司的产品。这些通道设备包括大型舷外跳板、舰内跳板、舱门、舷侧跳板。但是在设计跳板时要考虑军事车辆通行的特点。
0 x- }# {4 W% q" N8 z3 M/ h' K 海军舰船通信具有与民用通信不同的特点,但其研究的课题和欲解决的问题大多数是相同的,在技术上也大都可以相互通用,因此,海军可以应用民用通信中的许多先进技术。例如,美国海军在核动力航空母舰乔治·华盛顿号上安装单向岸对舰的商用卫星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设在舰上的卫星终端及与之联系的商业INTELSAR通信卫星,使用直径2?1米的小型碟形卫星天线。这种商业卫星通信系统也可用于医疗,即将X-射线图片在16分钟内从舰上传送到基地医院。又如,意大利ELMER公司研制的适用于不同类型舰艇的综合无线电通信系统,使用NTD STADIL-A(11号数据链)及其它特定数据链,进行高频/甚高频通信,可提供与公共电话网兼容的民用甚高频海事通信内部电话系统,能与民用无线网接口。( F' |: n H* s$ j
水下机器人在过去的10年中广泛应用于深海石油工业。随着石油勘探开发向深水发展,民用水下机器人已经成为当代最先进、最复杂的高科技之一。特别是水下勘探技术,已经超越了原先领先的反潜、反水雷等水下战技术。无人遥控运载器(ROV)及自主式无人水下航行器为深海搜索和救生提供了关键性的工具。自主式遥控运载器(地面运载器、水下运载器和飞行器)能使人深入到危险环境(如战场),或用其它办法难于接近的环境(如深海)。目前商用运载器主要是研制遥控运载器(ROV),而不是自主式运载器。由于这些运载器与用于海军的自主式无人水下航行器有某些相同的要求,因而上述技术中的一部分将来自商业部门。在民用产品的带动下,水声信号处理能力将迅速提高;在水下通信方面,利用民用市场广泛应用的传播控制协议/国际互联网协议(TCP/IP)与无人水下航行器通信。在水下战领域里,借助非声探测技术和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可使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中探测和识别来自未来更安静潜艇的微弱信号成为可能。系统性能由于计算能力得到极大提高,采用宽带光纤遥测技术和小型化传感器的基阵技术,从而发展出利用海洋声相干性的高性能潜艇探测系统。. ^5 M8 W6 L0 y% v% V" T7 Q/ H* ~' y
在商业领域的其它方面,美国、俄罗斯和挪威等国组建的海射公司,近年来多次成功地进行了海上商业卫星发射。其海上发射系统包括由石油平台改造的发射平台,以及起配合作用的发射后勤船、装配船和指挥船。日本建成了世界首个海上浮动机场,并进行了轻型飞机的首次试飞。
C0 W; b7 U% \* s$ f 在军事应用方面,美国、日本、法国以及英国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发展浮岛或相关技术。浮岛在军事上更像一个海空基地。在民用中,它则是一个从事开采、发射、甚至旅游的基地。而研制军民两用的浮岛,可以根据需要制造出大量各个种类的模块。如火箭发射平台模块、旅游居住模块、海底矿产采掘模块、海洋牧场模块、海上储油、炼油平台。各模块的水下基础部分结构相通,尺寸相等,与上面的各种模块结合简便,一旦战争需要可卸下上层建筑,并对其吃水、尺寸稍作调整即可连为一体,某些模块也可直接使用。5 J$ c a# a' j4 z2 r1 a4 T" B
我国船舶工业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现状) n/ d7 i% o, b7 R) E" H2 E
1?历史与现状& v2 I4 L, B% `" O) W
解放后,我国的造船业一直是以军工生产为主。几十年来,为海军建造了鱼雷艇、导弹艇和驱逐舰等一系列先进的舰艇,奠定了我国现代化海防的基础。
1 w, h3 N# y/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的工作重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此同时,船舶工业也进行了重大调整,从过去的以军为主,转变为军民结合。把原有富余的军品生产能力转向为民品和为出口服务。我国船舶工业开始进入世界造船的大环境,揭开了参与国际竞争、争创世界一流造船强国的序幕。) E! r4 Q" A6 h' }$ B8 E4 J
经过近20年的奋力拼搏,通过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沿海骨干船厂和关键配套厂进行重点建设和技术改造,进行企业经营机制和制度创新的改革等,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目前,完工船舶中除了散货船、集装箱船、多用途船、原油轮等常规船舶外,更多的是大开口多用途船、成品油轮、化学品船、液化气船、散装水泥船和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还有许多滚装船、自卸船、半冷半压液化气船、无舱盖高速集装箱船等技术难度更高的船舶。可以说,除了天然气船、超豪华客船和一些特殊工程船舶外,我国船舶工业已经能够建造其他各种类型的船舶,能够更大程度地适应世界船舶市场的需要。
& a; C6 x: w" C D. P 2?紧跟世界潮流的我国高性能船舶产品, G: O0 q" D! R5 v/ d V
目前,我国船舶工业正在开展新型军民两用高性能船舶的研究,重点是400客位穿浪船的研究,该型船是适应我国特殊海情,满足军民两用要求的高性能海上运载平台,是一型典型的综合性能优良、军民兼用、平战结合、充分满足东南沿海民船市场需求和军事斗争需要的高技术船舶产品。
9 W0 i; `- W# M- K/ h 深圳远舟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广州海上巴士工程有限公司及上海新南船舶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建造的沿海穿浪型双体客船,将用于福建省厦门市至东山市的海上航线。这艘双体客船是国内第二条沿海高速客船,将成为今后沿海国产高速船发展的方向之一。
B% M/ K* U8 \3 C$ m 广东省番禺船厂建成由澳大利亚英凯特设计的高速铝合金渡船。包括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长60米K40型渡船和长78米K50型车/客渡船。可载客480人,载轿车87辆,最高航速50节。代表我国高速船技术最新水平的AFA1—08号全铝双体高速海峡渡轮和“南沙68号”超高速双体铝合金船已投入营运。全铝双体高速海峡渡轮分上中下三层,可载客450名、小汽车90辆,航速50节,居亚洲之最。这种大型、高技术、超豪华渡轮目前世界上仅有两艘。“南沙68号”超高速双体铝合金船载客386人,航速48节,配有世界最为先进的全球卫星定位仪、雷达等通信导航设备。' }* R6 N6 o! O) d& ]4 i C% ~
我国开发的国内首架实用地效翼船“天翼一号”也已投入商业运营。我国是世界上继俄罗斯、德国之后实现飞翼船实用化的第三个国家。此船是第一艘通过中国船级社入级检验的适于旅游用途的飞翼船。客舱内设有14个座位,运营速度可达每小时165千米。该船兼有飞机高速、舒适和船舶安全、经济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江河湖海、草原、戈壁、冰雪原等,用于客货运输、旅游、娱乐、缉私、巡逻、公务、救援等。
8 u) u/ j- f7 U: h! r! e 3?船用设备及相关技术7 ]& \+ J' p7 W7 @9 H
我国的军用舰船配套产品,现已广泛使用在民用船舶上。在军品任务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民用设备的制造任务逐年上升。如利用舰炮输弹系统技术开发出的烟草制丝生产线大型成套设备;利用潜艇蓄电池的质量、技术优势,开发的著名品牌“风帆”蓄电池;船用锚链生产能力已达到3万吨,居国内首位,其中80%为出口;最大起重能力达150吨,单钩起吊重量为国内船用货物起重机之最的大型吊机等。今后将进一步提高船舶辅机的技术水平:喷水推进系统、货油输送系统、超大型船舶及石油钻井平台甲板机械、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及遥控系统、大型船舶用锅炉、船用消防灭火系统、二氧化碳药芯焊丝制造技术、特种船用减震系统、焚烧炉及烟气净化技术、船舶运输制冷和冷藏技术等。5 y( f4 y: L* ?3 ?! W
以国际主流计算机结构为基础进行仿制和加固的一系列微机和工作站在我国已投入批量生产。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我国自行研制成功了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产品,高速光纤网络也完成了产品鉴定,加固型的FDDI产品也正在开发研制中。应用FDDI商用流行技术进行军用工程型号研制,已经有了成熟的、先进的技术储备和良好的条件。我国已初步开展在潜艇指控系统中应用SUN工作站的研究。SUN公司的Ultral1和Ultral2工作站是当前工业界最快的工作站。它采用64位CPU和全对称多CPU结构,使该工作站具有极高的运行速度和极强的并行处理能力,成为典型的实时多任务、多用户系统。近几年来,SUN工作站一直是我国引进的主要工作站型之一,同时亦有其它加固型工作站问世,因此,移植其它机型的加固技术和手段可以迅速把SUN工作站引入潜艇指控系统。# V) k7 p& W: k2 N6 W
为人民海军提供性能先进、质量精良的舰艇装备,是我国船舶工业的根本任务。在海军装备中及时采纳最新技术,并依靠现有商业技术,必能大大缩短部署新武器系统的时间。在船舶工业领域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可适应军工科研生产能力调整的要求。当战争来临时,只要将现有的军品生产指令分发给民用厂的类似设备进行生产,很快就能生产出合格的军品来,反之,在和平时期也能很迅速地转向民品生产,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