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 : ~3 ]; O0 F; F7 z
阅读前先思考: ) \0 y0 F; c$ o1 t
你认为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您怎样看待中国现代社会教育的变化? . F+ `3 r) J+ P4 l, j! \2 `
我们的教育是否能塑造一个更全面的人? 在全世界的哪一个国家,教育永远是被诟病的问题,没有哪个国家对自己的教育是满意的。 ( w) o5 C/ e# D

, k9 n, t- U- O
教育是不能够进行革命式变革的,为什么呢? 7 ? j% u- |7 w2 R' o- u; r5 q

' d5 I0 R1 A$ {, ]1 k
你不能拿自己的教育做冒险,把自己当小白鼠,必须是渐进式,逐渐看到效果的一种变革。 但是,有的时候一个决定却会带来一个民族的改变。 8 P0 w6 S, S7 w6 n d
今年我们都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 在改革开放头一年,邓小平复出,分管教育和科技,他做出了一个影响我们几代人的变革,那就是恢复高考,很多人的命运就此改变。
/ e% X! E2 ?0 B( |2 u
中国高考虽然有无数问题,但是,没有高考才是更大的问题。 2 `, O6 |' J3 o, w) s
教育对一个国家的改变就是这么明确,但是它又不能够在教育本身进行革命式的变革。 2 x0 E, L a0 n6 K1 {+ F" x4 V6 R
一、现代社会的教育变化 9 z1 n3 y3 H0 z; x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关于教育的几个字,这几个字就是:德智体美劳。我还想加一个:情。每一个字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都在发生变化。 " \( D5 @) d' I1 W
1.德
# }! j8 c- I9 ]% B过去,我们说德智体美劳,一说德,更多的在谈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德行。 可是,我觉得今天的教育,我们是否要加上“公德”这样的一个字眼? 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国的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在熟人世界里,一部分是在陌生人世界里。
$ k" B% ^# X1 W4 z+ ]3 P% P
因为中国长期是农耕经济,所以我们在熟人面前拥有全世界最高的道德水准。 在哪个国家都很难看到像中国这样,熟人之间会抢着买单。只要是熟人,什么都好办。 / z! k4 c$ k( E' {' e
但是一进入陌生人世界,这个约束迅速减少。我曾经亲眼在飞机上见到这样一个场景: 两个中年男子喝多了,一个男子在机舱里不停地大声说话,他的同伴劝说他小点声,没想到这个男子依然不客气地说:“这里又没有人认识我,无所谓!” $ r. M6 ~9 Q9 q4 h; ]0 h; x! K* u
你看,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只要进入到陌生人的世界,德行便不受约束。 因此,在谈论教育的“德智体美劳”方面,作为教育的第一点,今天我们需谈论如何教育一代人有“公德”。 H7 _% k& X+ u- @* b$ N0 q5 `0 Z) Y
在十九大报告中,大家只看到了未来的目标,叫美好生活。但大家是否注意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不止一次地提到“更全面的人”。 为什么此时此刻的中国,提出在未来的愿景的时候,要有一个更全面的人?而我们的教育是否发生着改变,应合着更全面的人的塑造? 我曾经跟上一任总理当面说过,中国的教育需要明确一个目标,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干什么?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人才?可能都不对。 我们应该把我们的教育的目标清晰地定义为“塑造中国人”。 7 v) T7 l6 B! |8 n6 D, T
当你的教育目标是塑造未来的中国人的时候,你就知道,一定是一个更加全面的人。
4 x: Z, h% j P. N6 }7 H
更加全面的人恐怕就要从过去开始说起,那就要德智体美劳加上一个情,所以,我说的一个德首先要塑造公德。 今天,可以看到,我们任何城市,在交通秩序领域,一片混乱,难道我们塑造出来的本科毕业生、硕士、博士都是有才华,但是不守公德的人吗?我们如何能让小老百姓逐渐过渡到公民? 9 p* @" I5 O- t# Y% V" B
公民就是把远方的事情当成身边的事情,把陌生人当成亲人。我关注一切,因为他们都与我有关。 更重要的是,塑造的人才能守住公共秩序,拥有公德。 # ?6 [2 L$ ?. j+ \9 a/ k
2.智 # Q( @. R+ c! P D5 \4 {
我觉得,现在当老师越来越难,为什么?如果老师只是知识的传承者,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时代,怎么办? 如果你只讲知识的话,你刚讲到三,底下的学生可能都趴下了。 / Z- k& O2 x& _5 L
知识越来越被多数人所掌握。 % ?! n' W9 H3 [/ f
学生可以用现代的手法,不管是用百度,还是翻墙,都可以迅速地获得知识。 现代的老师正逐渐地由知识的传递者向智慧的传递者转变。因此,德智体美劳的的“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更关注的是智慧。
& q# r O, c3 c( j你会看到,我们身边的很多年轻人似乎无所不知,但不能转变成行为,不能转变成一种思维方式。 他不缺知识,但是缺智慧。缺生活的智慧,生命的智慧,缺很多方面的智慧。 因此,在德智体美劳这五个字面前,我们如何在未来的教育中把“智力”变成“智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 V" i2 O! Y* H' K1 ^# W! f/ S
3.体
9 F9 x7 |& T$ l几乎所有搞教育的人都清楚,在我们心中,最棒的一个校长就是北大的蔡元培。
; S Y2 V7 J' W* h/ O3 ]
他伟大在哪儿?
: H% {# K9 ^& U9 e F, m: f他成为北大校长后,提出了“更全面的人”这样一个教育理念,跟十九大提出“全面的人”是遥相呼应的。 在他培养更全面的人当中,他为北大引进了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变革,那就是体育。
! b3 J9 D9 m1 ]/ V5 `4 g3 Z

2 c0 r' d# ?2 \2 A$ s! R3 i
昨天,我遇到华东政法大学的前校长,前校长跟我讲,华东政法大学前身是圣约翰大学。 圣约翰大学是中国的现代体育和奥林匹克的诞生地。为什么老一辈的人和教育家都把体育放在了格外重要的地位? 我们是不是要重新评估德智体美劳的这个“体”字?
# l3 I- F7 `" q3 y7 z) ?# b
是不是在我们所有教育者当中,都把“体”当做了健康的概念?忘掉了体育的“育”字? 为什么蔡元培老校长,为什么圣约翰大学,为什么现代世界会把体育的“育”看得如此之重?
0 X0 N- n, g7 k* Y2 m- X6 o) F* E

4 _* |3 {3 B$ R) H8 v3 b
现代的孩子,生活上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但是,他们在很多身体指标上居然不如我们这一代人,不如我们这一批在饥饿当中成长的少年。 我跟一个学校沟通,我说,我们那个时候,每一个男生做标准的引体向上,做10个是标配。 - k' U2 @6 R9 [; Z
结果,他感到非常惊讶,现在没有几个孩子能做10个标准的引体向上。 那我们的时代进步在哪里?但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2012年的时候参加伦敦奥运会,伦敦奥运会的主题叫激励一代人。 % @4 t T/ }! P) y! a9 m7 w# ~

1 _4 {* T; I' Z" i/ P. ~
在奥运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有记者问伦敦奥组委的人,你们理解体育是怎样激励一代人的?它激励了一代人什么? 伦敦奥组委负责人说了两句话: 首先,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在规则的约束下去赢。 * Y5 a7 v3 m1 M4 c$ F

) k0 r9 s, L* _& q. K; ^
中国这么多年来,就是一个成功学泛滥的国度。教会人们在规则下赢,那这有点新意。 接下来他说了第二句,对我影响巨大,而且印象深刻。
! e4 C1 |0 [+ D6 B9 c
他说,首先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在规则的约束下去赢,接下来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请问,在中国的教育里,什么时候教过我们的孩子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6 g" t, {9 ^+ ~8 u+ v/ j$ k
如果我们不能教会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体面且有尊严地输,并且把有尊严地输上升到一种叫“第二种成功”的概念,我们怎么可能发生巨大的变革呢?
# M1 i$ ^- E" `; l% }! K2 n5 B3 F
大家总说我们中国要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调自主创新。 在中国,创新是必须要提出来的,但是它和我们整个民族的基因是相对抗的。
' |6 Y+ ]8 @9 K& Q5 U! A' P
我们必须改变民族基因,因为我们的民族基因里叫“枪打出头鸟”。 我们所有的民间说法,都是与创新相违背的,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躲在后面。
, I" q/ {6 T) [. s3 ~. R& h# I
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包容错误的环境吗?我们有漂亮的失败也是一种成功的环境吗?如果没有漂亮的失败也是一种成功的环境,我们怎么可能创新呢? 每个人都去做看得到的成功,不敢去做有可能面对失败的尝试,创新就不可能出现。
9 V. y( E& X; H
提到创新,我们有很多问题,比如说,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大家都把重点放在了创新上。在我看来,重点应该在“自主”上。 * P/ x3 D3 h- p! t7 J
如果我们每个人不能自主,谈何创新。 我们有几个人在做着异想天开的试验?而在美国的硅谷,有很多人做着让中国人看来像开玩笑一样的探索。
: T4 u1 n4 L; X* o+ E
但是伟大的创造和创新,不就是在这样的尝试中诞生的吗? 如果我们整个社会不能够接受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并且把这种体面和有尊严地输当成一种成功的话,谈何创新? * {1 e4 l; F) Z
我们的孩子如果不能从体育的育当中学会去赢,更学会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我们怎么可能在民族的基因里慢慢地变成一个创新的国度呢? 所以,体育现在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和伟大。而不仅仅是一个中国足球、中国篮球这么简单。 它磨炼的是一个民族的意志,改变一个民族的基因,体育的重点不在“体”,在于“育”。
5 L' x2 I* c; T2 z6 c6 l4.美 - k0 R4 A9 q, y+ d
今年秋天,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北京、成都、武汉、上海等很多的地方开始流行“缓扫落叶”。 在拥有好树种的公园和街道里缓扫落叶,让落叶之美,秋天之美呈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
* {, |- M& x. a+ Y
因为在过去的话,我们讲究效率,叫落叶不落地。清洁工要迅速地把它扫干净。 但是,今天的审美终于过渡到我们可以审秋天这种金黄色之美。北京有几十个公园全部推出了这样的活动。 一方面,我们看到了我们审美发生着很大的改变。
4 J f# ?( O/ M
但是,另一方面,依然看到很多问题,上海有些街道缓扫落叶的同时,为枯了的树安装上了红色的人造的花,难看的一塌糊涂。 未来的中国,对我们各个政府的执政人来说,审美是一个非常高的挑战。 既然改革是从生活到好生活,再到美好生活,加了一个美字。请问,对未来所有决策者审美水平是一个多高的要求?
+ B3 j* e& {' i9 e) O
我们的要求是否从一开始就会跟上时代,培养拥有审美能力的民族呢?我们究竟把审美放在了如何重要的位置? 看看中国的校服就知道了。 要找到比我们的校服更难看的校服,太不容易了。而且我们家长给孩子永远是要大一号,学校也是要大一号。 z: ~7 t' O x4 f) l* t' e
所以,我们从小到大就没穿过合身的衣服,这就是一个民族的审美,而恰恰发生在我们的校园之内。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教会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拥有与时俱进的审美能力,是教育的一个特别大的挑战。
2 E$ z u. ?% X- M& E2 |5.劳 过去我们这一代人都知道,德智体美劳里的“劳”,强调的是劳动,同呼吸,共命运,要学工学农。 但现在的劳,更多的是要用智力创造的劳。 ! x+ \0 p% _" _
当人工智能都成为一种现实的时候,我们现在的劳动能力要体现在哪方面? 我觉得要体现在智慧方面吧。 2 F; G0 }( y. E1 f" H
6.情
! A) {# f' w$ e; j9 f3 ~(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都过多地强调了智商。 如何在我们的教育当中增加情商的概念,能管控自己的情,能敏锐地了解到周边的情绪,能处好人际关系,想要让中国成为和谐社会,恐怕整个中国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有高级的情商。
$ \+ E- s/ [( b3 q8 |: J/ m
没有情商的教育,中国想要变成和谐社会是很难的。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现代社会的德智体美劳情。
9 |# K4 W' P+ X: Z+ G; u4 x! r"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