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71|回复: 3

13条有趣定律,帮你更好了解职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0 10: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榴莲定律
2 P8 F1 p0 o. \( I
如果问一个从未吃过榴莲的人“喜欢吃榴莲吗”,他是没法回答的,因为没有尝试,他既不能说喜欢,也不能确定自己不喜欢。这个道理在职场中被称为“榴莲定律”:不少人想立刻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却从不主动去了解和体验,于是,好工作很可能会在你犹豫不决中悄悄溜走。
% b# z4 l3 y8 s% f$ K- j
* [9 L) Q9 }# {9 b5 B/ v+ m) L
职场新人总是凭想象断定一份工作的好坏,但是如果不实践就发现不了工作的真正价值。没有吃过榴莲的人可以通过别人的介绍了解味道,但感受却不是最直接、最客观的。工作也一样,水深水浅要亲自试了才知道,他人的建议仅供参考。当然,职场体验也不能太盲目,频繁换工作不利于职业发展,应该找到一个平衡点。
! {1 x: S+ N+ [$ N0 a+ ]6 z; l  g
(2)碰撞定律

2 U# Y7 B( Z' c0 b. s  Q: a
喜欢看篮球比赛的人会发现,得分最多的明星往往失误也最多。“碰撞定律”告诉我们,运气是一种概率,你跟职场生涯的碰撞越多,获得好运气的几率就越大。因此,与其等待运气,不如主动创造机会。
2 T' ~9 M/ w8 b' t2 c- _5 L
首先,最重要的是做好本职工作,在这个基础上,每天多干一点,能吸引更多注意,创造更多机会。其次,敢于接受新任务,当然前提是做好计划和准备工作,比如,完成这项工作会出现哪些意外,该如何应对等。最后,无论何时,都要在领导面前保持最好的精神状态,这样他才会放心地把重要任务交给你。
4 B' x( a8 m/ F6 J, Z' K; y9 ?' y

' W6 N- G: p: e# C3 r5 h- Z& y5 S4 o+ S# B
(3)油箱定律& q0 p0 _# q, _. N  Z& n* ?. f) i  B

* H7 ?- G9 [' E& [5 h5 e
再好的车不加油也会抛锚。对职场人而言,“油”是指职业目标和动力。找工作时,先想想职业目标是什么,想从工作中得到什么,然后找出衡量尺度,是薪水、稳定性还是实现自我价值。
! v8 s& }6 [5 @  {3 ?
/ {1 o4 q/ l2 J% V- _: `% b
如果在一个岗位待久了,热情渐渐磨去,不要盲目辞职,而是应该想办法给自己“加满油”。可将工作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学会赞美和奖励自己,哪怕一点点成绩,都要肯定自己。
# j  _8 L9 z+ V7 A; V
(4)梦露定律
8 J) q+ b" m% j3 }1 N6 t& z. K7 V- I
玛丽莲·梦露曾这样说过:“如果你不能接受我最糟糕的一面,那么你也不配拥有我最好的那一面。” 梦露定律由此而来,意思是一份工作既有让你满意的地方,也有让你不满意的地方。
/ d" i: f' p7 a/ O
薪资情况、工作环境、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等因素,都会成为工作满意度的评分标准。人们之所以跳槽,正是因为放大了对工作的“不满意”。当你对工作不满时,首先找出根源:是难以处理与同事上司的关系,还是觉得公司对自己不公、不被认可、发展前景渺茫。接下来要找解决方法,问问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是否做到了尊重、沟通和包容;在发展方面,目前的工作能否锻炼你的能力。
% s- P' a! P4 o, j& x
/ f1 m# [- E! ~/ j( @; P+ y
(5) 赌注定律
8 h* O) E( T/ K2 l  W

2 X1 [& S& D. `# Z, R
“赌注定律”是指,职场中的很多人都挖空心思找捷径,希望找到最快速省力的成功方法。于是他们往往把赌注押在不可控的事情上,比如走后门、找关系。这样做,如果赢了固然能飞上枝头变凤凰,但如果输了就会一败涂地。
0 }3 p$ R+ j' b. |+ _! @
门路也好,捷径也罢,其实都逃不过正常发展的规律。通向成功的道路是脚踏实地的人一步步走出来的,他们获得的宝贵阅历是走捷径的人难以企及的。即便真有好机会,也需要踏实工作、好好修炼内功、稳扎稳打,才能获得成功。
- M. a0 x: m! {; }
(6)木桶定律
, w  f2 ?5 ^! g
木桶定律是指,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所有组织可能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参差不齐,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3 A: W# ^0 y6 S- Y4 ~0 f
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无法消除,问题在于你能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严重到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你就不得不有所行动。你在一个企业中应该:①确保你不是最薄弱的部分;②避免或减少这一薄弱环节对你成功的影响;③如果你正处在薄弱环节中,你需要想办法提升自己或另谋工作。
% @  _4 Z' |( [6 |5 G1 T
(7)马太效应

4 O& l7 n) h! ^, p4 [' r
“马太效应”指的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看看我们周围,就可以发现许多马太效应的例子。比如,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这是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善用马太效应,赢家就是你。根据马太效应,一个人在工作中只要努力,让自己变强,就会在变强的过程中受到鼓舞,从而越来越强。
! K8 A+ V2 `; X0 |" e2 P+ T) q

! N- Z( L6 d1 O0 p; i' q+ X2 r6 `
(8)华盛顿合作规律
- c9 {7 Q: F) v2 Z$ M# \
“华盛顿合作规律”是指,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有时甚至比1还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 L/ ~6 n) D7 b) l  Y$ M' V* H
(9)手表定律

' v5 m  C* Z* {
“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只有一只手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手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7 l4 v5 {+ w9 ^' m
手表定律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
: A- P3 ^: p' q5 A
( p6 L: u  ~5 s8 j  z+ `
(10)不值得定律
6 u/ s$ z- S* f) d8 Y& q
- c0 t/ [' A* A5 |8 }, j
“不值得定律”是指,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虽简单,但却常被忽视。不值得定律反映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低,而且即使成功,也不觉得有多大成就感。
2 B3 ^0 ?# Y# J* D
因此,对个人来说,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斗志。对一个企业来说,要客观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热情。

  o% K. D8 T. l+ ~6 y, J
(11)蘑菇管理定律

; Y- c3 H, p% a% X' E9 c0 ?; |& W
“蘑菇管理定律”是很多公司管理新人的方法,职场新人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蘑菇”经历,这不一定是坏事,尤其当刚刚开始的时候,当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

  Q; F  o# P5 `! \
一个组织,一般对新人是一视同仁的。无论你多么优秀,在刚开始时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就象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的这一段,从中尽可能汲取经验并成熟起来是每个职场新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 q8 K' T0 t6 E, v# P: t: u& m

0 {% b) D2 m% G+ S% P( W7 _
(12)飞去来定律
1 R+ ~: U" Z" c; w5 F! i
% W; k: F& r, ^5 t6 m; V
很多人企图通过跳槽、辞职来逃避本应付出的努力,可到头来才发现,很多事情还得面对。这就像玩飞去来器,扔出去还会飞回来,你逃得过世界,却逃不过自己的内心。跳槽的人理由很多,对待遇不满、看不到前景、不喜欢老板、跟同事有矛盾……他们常把在原单位遇到的问题归于外因,而无视自己的不足。因此,他们即便换了新环境,也会重复过去的行为模式,遇到同样的麻烦。频繁跳槽是职场大忌,不仅缺乏职业发展持续性,找不到职业方向,也让用人单位缺乏信任感。

  c/ E& ~( U/ e7 B! S, q  Q
跳槽前,建议大家先找“病根”。如果是自身能力不足,就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水平;如果是目前的平台不合适,那先要明确职业定位,评估换工作的风险,并找好时机。

9 \3 L9 ]8 x) H/ [6 r  W+ Y
(13)二八定律

( S( g+ F( t# T5 ~7 i$ o
二八定律是指,你取得的80%的成果都来自于那20%的付出;而80%的付出,只换来20%的成果。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你要做的是重点突破,而不是面面俱到,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能带来80%产出的工作上。

3 i3 b: O! Y2 O)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0 10: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干多错,反正我几个公司领导就是,干多了,对了没你的事,错了就等着背锅吧。
发表于 2018-10-20 11: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1 17: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定律可都是新的,之前可没听说过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30 22:22 , Processed in 0.05965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