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也就操作面板不一样,G代码和部份M代码应用都是有统一标准的
( b! x+ K) P) c/ p6 E7 `( N! F1 q' @) u/ y5 \5 H& u* f. S5 K
德国西门子,日本发那科,发那科在中国比西门子占有市场率高很多,但发那科在资料与技术交流方面比较保守
8 U; E" [" O& Q0 Q, ]
% j, C7 c4 e4 W7 L: E+ x H 1.德国的数控发展史, T Y- _) j& j( p% @; y# f6 F
德国政府一贯重视机床工业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於1956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后,德国特别注重科学试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科研与应用技术科研并重。企业与大学科研部门紧密合作,对数控机床的共性和特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德国的数控机床质量及性能良好、先进实用、货真价实,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数控机床。德国特别重视数控机床主机及配套件之先进实用,其机、电、液、气、光、刀具、测量、数控系统、各种功能部件,在质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如西门子公司之数控系统,均为世界闻名,竞相采用。
0 u0 L0 K' b' f5 Q 2.日本的数控发展史3 ]: o8 F* m H! e
日本政府对机床工业之发展异常重视,通过规划、法规(如“机振法”、“机电法”、“机信法”等)引导发展。在重视人才及机床元部件配套上学习德国,在质量管理及数控机床技术上学习美国,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后,1978年产量(7,342台)超过美国(5,688台),至今产量、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2001年产量46,604台,出口27,409台,占59%)。战略上先仿后创,先生产量大而广的中档数控机床,大量出口,占去世界。广大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一步加强科研,向高性能数控机床发展。日本FANUC公司战略正确,仿创结合,针对性地发展市场所需各种低中高档数控系统,在技术上领先,在产量上居世界第一。该公司现有职工3,674人,科研人员超过600人,月产能力7,000套,销售额在世界市场上占50%,在国内约占70%,对加速日本和世界数控机床的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
) y8 M$ Q, u( H& A2 u) ?7 ~0 B
8 @7 Y4 h2 \. z/ A# J3 [6 U5 J5 u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