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老腰

凸轮机构的设计与应用---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4 15: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腰 发表于 2008-1-9 22:25
我先来个抛砖引玉,就我的工作经验来谈一下凸轮机构的优缺点以及与其他运动装置的一些对比,说得不对的地方 ...

高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4 15: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腰 发表于 2008-1-9 22:25
我先来个抛砖引玉,就我的工作经验来谈一下凸轮机构的优缺点以及与其他运动装置的一些对比,说得不对的地方 ...

威望不足,下载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5 00: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我初次被凸轮机构震撼的一件事。那是在2003年,我下海到广州顺德一家铜管行业的设备公司,接触到德国一台铜管联合拉拔机,总体说:就是两只手交换拽拉铜管,把铜管从外模和模芯之间的环形缝隙拉出来时,就成了所要的铜管。整套设备的动力就是一根动力轴,动力轴上固定着带动两个手的两个柱面凸轮,还有控制两个液压握手的柱塞泵及辅助机构,没有啰嗦的PLC控制系统,没有各处设置的检测开关,每分钟能拉出120米铜管。
主轴转一圈,双手就完成一个动作周期,可以这么说,在零部件强度允许,铜管发热允许,液压油升温允许的前提下,主轴转多快,效率就多高,永远不用担心动作时序紊乱。
这就是老腰说的凸轮机构的高效性。

相比较而言,日本的设备,身上布满了传感器,看起来很高大上,可是效率只能达到60米/分钟。因为传感器~处理器~电磁阀所需要的几十毫秒时间拉低了效率。
而凸轮机构无需通信,我到这,你就一定在那,每个零件,都同时走自己的路,不用判断,也不用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8 12: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2 10: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5 19: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0 19: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虽然不是很懂但是觉着很受用,谢谢各位前辈不吝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3 15: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6-2 06:54 , Processed in 0.05633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