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世纪最大航速为60~80kn、回转率为6~8*的海上平台, 通过利用简易且先进的单体排水船型就能成为现实。在5级海况下,1200~1600t的轻型护卫舰或护卫舰的失速是最小的(大约7%~10%),而此时采用50~60kn或更快的巡航速度将是可行的。
- T; K; D# f7 q5 o
4 u+ {0 C* L' f 众所周知,波音公司海上系统部完成的研究报告阐明了,利用水翼提高航速和回转率的战术优越性。然而,由于采购及操作这类平台的费用过高,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 M8 b8 W1 }; y 与排水型船体不同,“升力”或水翼艇和滑行式艇体对有效负载带来的影响极为敏感,且是重量敏感型平台,俣是,如果这种高航速解决方案能够在简单的排水型、先进的单位船内提出,那么21世纪对海军战舰所要求的航速及操纵性就能实现。* V2 x0 ?% }5 ~0 U( U: g# @" e
耐波性 自1980年以来,已就舰艇的耐波性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和开发。舰艇如果没有适当的耐波性,自然就会变成了一个无作战能力的武器系统。它拥有的电子系统也将不能有效地工作,因为预期舰艇必须在任何恶劣环境条件下随时出航。因此,未来海战行动也必须建立在耐波性船型基础上。, F9 L+ o& m* K; ^1 `( [5 U: ~1 Q3 Q
0 K! Z3 m1 R6 M9 H7 k: R
* p5 Z: _+ |$ u 舰船的主要任务是要在5级海况下作战作用。5级海况的有效波率约为3m(最高波高4.5m),间隔时间在6~9s之间(STANAG 4194),航速超过50kn,以上情况都包括在STANAG 4154及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的运动极限内(有效波高)。
) n! J4 s) N; h/ q: E0 x! w
. J7 [1 M5 e4 i+ m/ W N1 K) G# i
* F+ T, G# b( [7 ?) f 这些运动极限如被超出,作为一个战斗系统的海军作战舰艇效能就会迅速地降级。的确,有些过时的设计方案试图通过其自身的尺度和排水量的改进来克服所存在的耐波性问题。但是,一种建造大型战舰就能消除耐波性缺陷的观点正在被废弃,将来所有的水面舰艇必须具有小型耐波性船型。6 c" M8 r$ S( O( @
稳性 海上平台一直遵守最严格的稳性规范,由Sarchin和哥德贝(goldberg) 提高的完整稳性和破舱稳性衡准,有可能仍然用于21世纪的设计之中。 当遇到100kn或70kn的侧向骤风时,未损平台的倾斜不应超过15*(在受损情况下,不超过20*)。受损船体在3个舱进水,或者是15%水线部分受损情况下,应仍能漂浮。 :
; N- e+ ]! _2 ^3 U7 F! J1 z0 c9 Z3 v8 T- O
强度与生命力 标准强度计算(有裕度),包括中垂情况下的弯矩、剪应力计算,也可能应用于一有海上平台的强度计算中。然而,结构设计概念可能因为任务剖面态势而有很大的变化。海上平台主要部分,还是采用高质量的民用标准薄钢板建造。甚至大多数舰艇都有铝合金上层建筑,以节省重量。
! N0 ?; K8 j E3 q- m/ z3 g0 B, G+ A
' u6 n9 y" D. I9 w) l! l/ d- A i
为了加强未来舰艇的强度与生命力,必须考虑下述要点:
J; w& h1 V9 D ]( l* q4 L* a· 钢质铅体和上层建筑必须采用具有延伸性能的高强度材料建造,绝不能选用一般的铝合金。必须记住,每吨最好的HY/AH或特殊钢, 仍然是任何战舰材料清单中最便宜的品种。另一方面,任何钢材都存在腐蚀问题,必须用特殊涂覆和绝缘加以解决。
- T! Q( X& Q& p: V. m: T· 所有关键部位、导流叶片以及作战情报中心/舰桥,都要求采用极轻型防弹装甲。后部甲板,以及距尾板以上1.5m处可安装厚的装甲护板,以承受来自尾部的有限的导弹袭击。这种护板可用反作用装甲板加强。( q$ B# a7 Q# @" ~. T- F$ E# G! g
· 所有的电缆必须具有低毒Zerohal技术要求, 以确保不会出现有毒烟雾及发生迷眼现象。
5 Y) T7 A, J5 g$ ^ N4 H- u· 必须备有足够数量的专用自动抽烟器及海水泵。1 w2 \8 A0 \2 a! K' P( u4 s! r
· 必须设置一个具有有限武器控制系统的备用作战中心。
3 F4 W* @. y$ F! ~( }, c7 n& ?
3 V' b" ~6 t6 w5 x" T
7 [' a2 ~% |. h; p' j· 应避免采用深燃油舱,并避免其设置在操舵和控制机构附近,或主甲板及作战情报中心之上。
% Q+ t3 b5 l* y1 h0 ^; r% h( d· 必须细致地研究复合材料和装甲方面最新发展,以便将它们用到船体和上层建设设计中,取代钢基材料。, B3 c, ?" B" A/ P( _
" y: i/ F+ P& l/ `9 B5 L9 E
· 必须保留某些关键部件(例如:发动机组和舵机),它们通过有保护装置的二重或三重接头装入遥控无线应急控制器。- N. ]5 s. j# `% t
2 \3 }6 W# ^& o# a; X p% L" S
8 r" S1 c& {6 L H3 j· 轻型的双层底及双层船体结构将增强舰艇的生命力。 _1 S& q& Z$ `2 e8 {! g5 ~: ?5 P% t/ w R
6 s- ~2 ~- A7 M· 利用自封式燃油舱,以及(对战斗而言)加入某些低闪光的添加剂, 如FM9,就能阻燃油起火。空油舱应充满惰性气体。同时,也可以开发出新的、安全的推进系统燃油。
& n3 R& } I8 P; m' [+ ?) _
% u, s, `% `$ k; x9 m7 T/ p" I
0 \/ x! o0 f2 P4 }2 Q$ U- T' t. W· 按照目前已有的设计,船体必须分成好几个烟火区及进水区,各个区有独立的应急烟火及进水的操作系统,区与区之间应有水密和气密接头。
* f% Q- i: u- j" p· 弹药必须采用混合式进水和惰性气体系统防护。对采用防爆技术的弹药舱必须改装轻型装甲保护。
8 F; u0 `3 S: _' ]# h! K( a) c
" N4 A" M5 S! r, A- q
) I: P4 \5 O: B# J( p# ^6 s· 设计阶段必须全部或部分地采用STANGAG4142中的水面舰艇易损性(SSVU) 计算机程序。
, Z4 j9 p- \* `' T6 k: d' @& E% w$ w$ j7 o h
, t/ y' S: ~- n% `: ^· 还必须考虑采用可伸缩传感器(和桅杆)。6 ~# K0 C: m$ ^) I% T" s6 j6 m- z
: \+ I3 o+ P& n$ P
0 `. R( i) q+ z. C, \& r 隐身 隐身技术的概念并不是要求实现“不可视”,而是降低被探测系数,并尽量减少电子信号特征。船体及上层建筑的形态、结构材料、内部工程之类问题确定了隐身特性。
- J# B F5 C0 ~* f 就雷达探测而言,倾斜的表面对厘米雷达波是有效的,而对其低频及毫米雷达波就不那么有效。船体侧面倾斜约9~10*,上层建筑大约为15*, 可以用来减少因厘米雷达波剃齿单态特性引起的反射。解决双基地雷达问题将是新的隐身设计要点问题。上层建筑几何形状可以利用如Lockheed Echo 1程序或者类似程序的改版进行最佳表述。在倾斜表面的顶面上,必须铺设各种雷达吸波材料,以抵消低频与毫米雷达波带来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特殊的雷达吸波材料层能够掩蔽舰艇的信号特征,对付已经明确的雷达波(the Salisbury principles)。在新的舰艇设计中,要避免产生雷达波反射源的船体、上层建筑及舷窗的开口,应该采用经过锡氧化物处理的、无反射的玻璃材料制作舰桥窗。根据在消音室内用铜模型做的试验,用计算机程序设计桅杆、天线、炮管、导线、支柱、排气管及角形物,以降低反射。10~30 °“出射点”角的雷达反射面积数据, 不得大于波束的60/70m2和波束头的 10/15m2。但值得注意的是:1980~1990年期间设计的护卫舰的波束雷达反射截面积值大约为500/700m2,或者超过这个数字。5 t( i6 a5 q4 b/ W5 A @0 F! P
# B2 W; b+ n, g1 j$ L2 E8 w O
: j- d9 |8 Y# w3 [1 l 隐身概念中所包含的另一部分,就是抑制红外辐射。空间或飞机平台上的测热系统能够容易地探测水面舰艇,如同安装了全适热传感器的潜艇及岸基站目标也很容易被发现一样。与雷达系统所不同的是,红外系统是无源的,舰艇指挥人员往往不知道他们的舰艇已在被监视之中。/ ~5 P; `+ K0 _3 B$ Y
" N* J# J& C+ ]& }/ l
6 }/ s$ Y) v( Y
为了解决红外抑制问题,人们仍在进行着大量的努力。舰艇上的发动机、排气装置及其羽烟都属发热部分,今后必须为排气装置(配备扩散器/排泄器)及机舱主设计轻型冷却系统,可以在机舱外用海水不停冲淋;用喷洒系统对排气装置后面喷水。有水/气冷却尾板的排气装置也是为燃气轮机发动机实施冷却的选择方案。实际上,设计恰当的尾板排气装置将有可能替代现有的烟道。. e* S; Q8 q6 ?5 M* P. r$ D
要避免热源的集中,采用轻型的热绝缘产进行屏蔽也是重要的。当舰艇向战区转移期间,应停止使用厨房及生产类似热源的部门,且在作战期间只能使用最基本的辅助热源,所有非必需的热源均应切断。+ X0 W: {( C& u% G9 \4 v
大量的有关抑制红外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如得到应用的话,就会为包括沿船体及上层建筑热信号特征的均匀性(即均匀传播)在内的特征带来好处。" h! g$ D6 `% p2 q. c, D6 `, z
$ I7 r4 c3 b$ Q$ J: Q% W
3 m! F8 e* d6 q 声信号特征问题也属于隐身技术的范围,借助隔声模块的安静型发动机和机械系统,单双浮筏上的减振座已用了几十年了,而安静型泵、空气压缩机和现有的类似系统都是成功的研制成果。& t* m2 J* k* L6 e+ J6 r4 O
: \& W5 ^7 b& ]# n2 j# c
7 T7 y5 E- V# a 尽管侧斜多叶螺旋浆的设计已获得成功,但螺旋桨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声信号特征源。当航速约15~20kn时,110~130dB基准是10~10000Hz频率的声极限。 一般来讲,声信号特征较大的反潜护卫舰或轻型护卫舰是不能被接受的。然而不幸的是,有些新投入使用的护卫舰设计的声信号特征超过了160dB,有些低频声信号特征高达190~200dB。相比之下,喷水推进器泵(在未来的推进系统中将要使用)据称在较高速度时能减少20dB声信号。
5 }, M: V! z7 a! n( ~2 C0 D3 E3 r4 U1 _9 U3 V4 P, i. x
对于低速,装在“分离式尾构架”吊舱上的柴电驱动的可伸缩安静型螺旋桨或喷水推进器可以提供一种解决办法。由于“分离式尾构架”在低速时浸入水中,而高速时(傅汝德数大于0.4)脱离水面, 这种喷水推进吊舱式推进器或泵喷水推进组合装置可以提供一种有效推进的解决办法,条件是在船型描述中使用正确设计的“分离式尾构架”。在这种系统中使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推进手段,对选定的速度都有最佳效率。0 Y( y7 ~. D- E: v# a3 D
船型产生了因高速湍流及不利海况下运动所引起的明显噪声。层流船体型线与改进的耐波船型相结合,由喷水射流式泵及吊舱式推进系统推进,将会在新型轻型护卫舰和护卫舰设计中加以认真考虑。减少尾流信号特征也是非常重要的,尾流信号特征必须加以伪 装,以防来自空中的目视探测。 对于通常由潜艇声呐使用的某些频率,水下船型的目标信号特征亦必须减少。
/ f0 H4 T8 D1 }- M V型剖面具有的对某些声呐信号的反射特性比圆舭形低,为-10/15dB,而对于某些频率,还进一步低到-28dB。 磁信号特征的电磁寂静和控制是21世纪舰艇面临的另一个问题。使用无磁复合也许将会在100m长的舰艇的船体和上层建筑建造中占优势。
9 i8 @. r8 \) A/ `
$ E$ C* j( c, C' B5 F2 D+ d& ?/ n" t e" L4 _8 y
重量控制工程将在新舰艇建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使用复合材料使重量减轻并增强了隐身性、生命力及性能,进而由于能够增加有效负载而带来更大的优势。复合材料轻型装甲也必须应用在所有关键性部位的设计中。
; e/ ?8 B" Z8 r2 i( p8 x9 m8 [
- t" ?: v/ J% R/ I6 {: i% u+ P
6 x' c8 o0 g; g4 }9 R/ r1 V 攻击与自防御 海军战斗舰艇装备有区域防御系统,使用火炮、导弹和鱼雷进行进攻作战。 箔条和电子对抗措施被认为是被动防御的一部分。 随着高航速( 40kn以上)与高回转率(4°/s以上),使得被动防御效果不断增加。
' s; Q# k0 } E5 f+ K& z
3 Q0 A+ a- P" R3 Q6 U$ y 目标照射应限制在几秒钟内。“发射即忘掉”型导弹必须用于反击敌方导弹和水面或空中平台, 而监视雷达必须具备超视距能力, 并研制成高频表面波雷达( HFSWR)系统。 超音速船一舰导弹及更加先进的全自动电子对抗和通信系统将逐步引入,到2015年,水面战舰将拥有Aster15/30,Barak 1/11先进型“海麻雀”和垂直发射的滚动弹体导弹(RAM)。2015年后,激光炮、 电热化学炮及更先进的灵巧型超音速导弹将逐渐投入使用。电子设备及武器系统的快速持续性发展需要集装箱式装置,每隔一段时间,当必要时就可以用现代化高技术改进型将其更换。' E0 f& P9 P: Y% y8 i8 E+ ~
下个世纪对付来袭导弹的时间仅几秒钟,因此要求所有的电子对抗及作战系统、规避动作的指令、速度和操纵性实现自动化。 ; P# C5 A% z% O$ d9 n+ S0 [
& J. q, C' a" `" Z/ a
自防御单元将包括装有轻型传感器的被动式导弹和电子弹报警系统,这种传感器在伸缩桅上,可以上升到非常高的高度。这类顶警系统还可以通过不同的陆基、空基/太空基平台,使信息源得以增加。选择武器的电子设备和作战情报中心系统将主要取决于任务剖面、及海战的特殊需求。以前的趋势是使用相同设计或相同战舰参与不同的任务剖面,这种做法业已过时。此外,由于不可能设计一种信号特征不被看见的水面战舰,有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就是提供一种发射出导虚假信号特征的能力,提供的虚假回波及错误标志可迷惑敌方兵力。 Y/ c% h* P# y4 g
打乱敌方识别程序,如能运用得当,就是最有效的隐身设计之一。能发出虚假信号特征的电子系统将是最重要的电子技术开发项目之一。另一方面,这需要开发尖端的敌 我识别系统,以对抗这类电子威胁。: i) f" r2 t: N. F8 a
7 y* e# A$ H% X3 E
: b/ I* |7 j& k- J 总而言之,提供优秀舰艇的唯一方案是设计一种费用少、速度快、耐波性强、操纵性佳的隐身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