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出的ANSYS 17.2提供一系列丰富的新功能,如增强型多物理场耦合、全新天线设计工作流以及面向电机的自动化温度特性,不一而足。 q$ U! d7 j1 U8 [' ^0 V" [1 @0 c
此外,最新版ANSYS产品组合还能帮助工程师整合ANSYS内部所有先进仿真技术,或利用外部工具来应对当今智能互联产品的复杂工程挑战。6 ~% z0 v' g- d, U
3 A: y; ^. P* e3 q9 nANSYS的首席产品官Walid Abu-Hadba指出:“ANSYS 17.2是ANSYS工程仿真技术45年发展历史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我们的最新版仿真产品组合集众多新功能于一体,几乎每个行业的工程师都能从中大获裨益。我们不断推进多物理场技术的发展,以准确预测产品在现实世界中的性能表现,同时继续提高我们平台与标准工程工具之间的开放性及互操作性。”$ @# N& Q. M( L; r4 E+ g
8 N4 R0 `* e3 A0 l
本版亮点包括:
0 F0 g7 h- m9 M+ D. V# g5 Y4 _9 n: n
: |8 e! u* k+ y N快速准确的ANSYS燃烧建模功能现已兼容于GT-Suite 2016
/ c t$ ^& s; y' y传动系统的设计人员将能利用ANSYS 17.2更好地评估产品,并在燃料效率、爆震及排放方面实现精心优化。* |- z1 V+ b5 w {5 G
6 m0 r0 M" G+ ]5 B* W* mANSYS Chemkin-Pro作为燃烧系统复杂化学反应仿真的黄金标准,现在增加了与Gamma Technologies GT-Suite 2016的插件兼容性。通过Chemkin-Pro和GT-SUITE,用户能获得ANSYS模型燃料库中非常详细、经过验证的反应机制。用户能用该库替代标准的GT-SUITE模型,从而对内燃机的燃料效率、爆震及排放进行优化。
, h/ t8 ?" Z# S& E0 j/ U9 U5 U2 S
基于模型的软件研发技术可支持任务关键型以及安全关键型应用# s; q4 V7 u# w/ Z8 q3 K) g0 g
ANSYS基于模型的软件研发技术能够充分满足汽车、铁路、航空航天、能源等行业中任务关键型以及安全关键型应用的要求。ANSYS 17.2可提供完整的工作流,从软件需求、到软件设计及代码生成、再到最后的软件测试及验证无所不包。该工作流在C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可生成符合DO-178C、IEC 61508、EN 50128和ISO 26262等标准要求的Ada认证代码。与IBM DOORS和达索Reqtify需求管理工具的增强型连接,使得ANSYS SCADE解决方案能方便地整合到现有工作流中。
) g7 O# M3 S2 d& _, j
; X% _' B& H8 m* X2 j& w& L: W此外,ANSYS 17.2还提供新型SCADE测试环境功能,能自动检测嵌入式显示屏,并通过National Instruments Veristand和AUTOSAR的系统设计导入功能更好地支持硬件在环(HIL)测试。
& g% Q3 K9 q B6 J e5 P; z# Q" b6 S% p
增强型天线设计与大型3D场仿真工作流5 S0 {# P F; h; H7 [2 `
为了满足无线设备和物联网日益增长的要求,ANSYS 17.2在天线设计与天线布局方面实现了一些增强功能。ANSYS HFSS和ANSYS HFSS SBR+(原Savant)之间的新型简化接口方便工程师将HFSS中创建的天线设计导入HFSS SBR+高级射线跟踪求解器,从而验证天线设计和布局。4 i+ L4 b0 H m9 y: A" A
' Y7 {/ P2 _% u
电机和机电设计的早期热分析
. N% y7 M* E# y$ g得益于ANSYS Maxwell至ANSYS Icepak接口的发展,电机设计人员现在能充分评估冷却策略。Maxwell中的电机综合工具ANSYS RMxprt现在能输出机械的几何结构以及设计中所用材料的温度特性。因此,用户在Icepak中进行热仿真之前无需手动添加温度特性。
& W2 C. @! c9 b' s, @' i
$ G5 p7 U: U3 c1 Y* l- Q4 i8 KANSYS Workbench——加速创新步伐的综合平台
& @1 ~- R$ p" Q D: eANSYS Workbench平台不断整合广泛的ANSYS仿真技术,并紧密集成本版中提供的各项新功能。各个不同领域的仿真专家均能利用ANSYS Workbench平台无缝协作,专家级和非专家级用户也能在概念到详细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一直采用仿真技术。
4 y/ T9 p' R D0 X* w+ G5 O& F7 a0 U/ ?% m
此外,Workbench添加了能提高定制和集成的新特性,从而支持企业级的定制工作流、与其他平台和工具的集成以及安全数据管理等工作。仿真技术能够充分适应客户的不同流程要求和跨功能协作,从而大幅降低研发成本,并加速产品上市进程。1 Q6 B7 g" B6 Y6 y%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