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32|回复: 3

挖掘废塑料背后的商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5 18: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们一提到废塑料就觉得这是垃圾,事实上,废塑料很多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这对我国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废塑料则是在民用、工业等用途中,使用过且最终淘汰或替换下来的塑料的统称。它按再利用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再生塑料、再加工塑料、回收塑料、可重复使用塑料、可回收再利用塑料、不可回收再利用塑料。

1.再生塑料

经工厂模塑、挤塑等预先加工后,用边角料或不合格模制品在二次加工厂再加工制备的热塑性塑料。

注: 许多规范中再生塑料限于清洁塑料使用,它满足对新料规定的要求,而且其产品质量实际相当于由新料制得的产品。

2.再加工塑料

由非原加工者,用废弃的工业塑料制备的热塑性塑料。

注: 再加工塑料可以再配或不再配填料、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

3.回收塑料

由经清洗和粉碎的废弃制品制得的塑料。

注: 广义而言,回收塑料指边角料或废弃制品的任何再利用,包括热解回收有用的原始化学物质。回收塑料可以再配或不再配填料、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

4.可重复使用塑料

成型后制品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且性能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的塑料。

5.可回收再利用塑料

废弃后,允许被回收,并经过一定处理后,可再加工利用的一类塑料。

6.不可回收再利用塑料

废弃后,不允许被回收再加工利用的一类塑料。
塑料垃圾进入海洋之后对环境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荷兰一大学生希望能尽自己的努力清洗海洋中的塑料废弃物,还海洋一个干净美丽的环境。

四年前,17岁的荷兰大学生博彦•斯拉特 (Boyan Slat)计划清理海洋中的塑料废物,当时,人们觉得这只是个美好的想法;而四年后,斯拉特的梦想已经转化为实际行动,他的非营利的海洋清理项目(The Ocean Cleanup)近期将在大太平洋垃圾带展开一次为期30天的科考旅行,旨在确定太平洋垃圾带塑料垃圾数量。

16岁时,博彦•斯拉特曾赴希腊潜水,却惊奇地发现水中的废弃物甚至比鱼还多。自此,Boyan开始了长达两年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不仅意识到了海洋生态的重要性,更意识到了海洋污染潜在的巨大危险。每年都有数百万水生动物因海洋污染而丧命,人类要投入无数金钱清理沙滩上的垃圾,海洋污染还对人类身体健康有着一系列负面的影响。

2012年初,博彦•斯拉特设计了一个装备有巨型漏斗的设备。这一设备凭借洋流运动运转,因此可以节省昂贵的燃料费用,也可避免燃料污染。博彦•斯拉特提出的“The Ocean Cleanup”计划荣获了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的“最佳工具设计奖”。

2013年,海洋清理项目(The Ocean Cleanup)正式成形,百名志愿者致力于将这一设想变为现实,他们的目标是拦截和清理海上白色垃圾。为了使项目更具可行性,博彦•斯拉特暂停学业,随后的一系列实验证明,改进后的项目可在10年之内清理太平洋上一半的垃圾。

大太平洋垃圾带是由垃圾堆起来的,人们把它称为“第八大陆”。研究人员将采用拖网作业、航空测量等技术,采集的样本小到微生物、大到1000公斤重的渔网等。海洋清理项目将动用近30艘船只对塑料垃圾的集中度进行了采样,此举是为2020年垃圾带清理活动作准备。

海洋清理项目的海洋学家朱莉亚•雷瑟尔(Julia Reisser)博士表示:“我研究过全球各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现象,但还没见过像大太平洋垃圾带这样污染严重的地区。每次我们完成拖网作业后,都会发现很多塑料垃圾。在一些垃圾带的‘热点地区’,塑料垃圾的数量要比有机物高出数百倍。”

尽管勘察过程采集的样本仍需要分析,但初步结果显示,大型塑料物体在海洋中的数量要高于预期。博彦•斯拉特表示:“目前垃圾带中的大部分塑料以较大型碎片的方式存在,但紫外线正在令其分解为危险性更高的微型碎片,如果我们不加以清理的话,未来几年这部分塑料垃圾的数量将会猛增。这绝对是一颗定时炸弹。”

据悉,海洋塑料垃圾清理项目下一阶段工作将于2016年开始,届时研究团队将在日本附近测试一条1.5公里长的清洁屏障,而最终目标是在太平洋中部安放一个长度达100公里的屏障。

目前,我国废塑料交易场所已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废塑料回收交易集散地和加工聚集区。废旧塑料加工作为新兴产业,其行业规模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品种和产量不断增多,我国废弃塑料应用的市场价值在1000亿元以上。总体看,国内从事废弃塑料回收及加工的企业越来越多,不过仍以个体企业为主;另外,我国在回收利用技术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我国塑料制品回收体系还不够完善,而每年消耗的塑料包装大得惊人,但回收力度却是隔靴搔痒。因此,为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回收体系有待健全。

到今年6月,我国推行“限塑令”已7年。为减少白色污染,吉林省更是于2015年1月1日将“限塑令”升级为“禁塑令”。但是,各地关于白色污染的报道仍然频繁见诸报端,有些消费者甚至将矛头指向了塑料袋。

实际上,行业专家介绍,相对于其它的包装产品,塑料袋的能耗更少,并且正规的塑料袋产品都是可以降解的。可以说,白色污染并不是塑料袋本身造成的,白色污染跟消费者的生活习惯、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回收体系建设等因素的关系更密切。

除了监管,另一个问题出在塑料袋回收上。由于渠道不畅,致使许多塑料袋成了人人喊打的“街头垃圾”和“污染源”。在我国,塑料回收体系尽管正逐渐完善,但仍有亟待解决的客观问题。比如,城市居民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即使实行限塑,但是塑料袋消费依然不减,随手抛弃废物,乱倒、乱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也随处可见。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单位和消费者没有责任感,既没有履行义务的内在动力,也没有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外部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5 20: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帅,整一些关于电池回收的资料,这是更加利国利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5 21: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7 10: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边的电池回收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都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6-17 13:37 , Processed in 0.05366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