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38|回复: 8

切削参数数据库,哪位社友做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1 20: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如针对某一类零件或某一行业的应用(我主要考虑的是2.5轴的铣削件,局部存在3轴和5轴加工面)通过切削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切削参数对力、热、变形、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得出切削参数在一定目标下的的理论(最优)取值,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思路。7 q! m6 O: O5 Q  v: {
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1.做实验的话,这个实验的次数怎么定才合理?2.实验毕竟和实际加工有区别,那么实验条件怎么考虑?其中必然存在一些简化和假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21: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个人做这个事情无解。。。
# r' V4 L; ?1 k$ J. `4 E  `* d6 V$ m9 I3 o! n! d& i
首先,单纯切削的三要数组合起来就有多少种可能了?第二,不同刀具的参数也不同,如果你用国产刀具就更加。不同批次的刀具寿命很可能相差甚远。第三切削液装夹影响也相当大,第四机床,第五调试人员的水平等等
1 [. u" U# L* o- |" n+ k  }0 H! h
" c- `3 _9 ^" W2 t: K8 V5 s/ m组合起来几乎是无数个
3 }) C3 }! Y, d1 J* _1 g2 \: A: ~( N; E
$ `) L8 ^4 p; [
; s3 j3 ~# n, I. q) z5 b) c0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老鹰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5-11 21: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好弄,期待
( K) Z* N$ j* x) {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21: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yestwp 发表于 2014-5-11 21:34 " \- `! x. V; ~* E; n& c, Z2 v9 Z
基本上个人做这个事情无解。。。
& w6 y2 e# M% c; @. X1 r" p, L  k$ o" \
首先,单纯切削的三要数组合起来就有多少种可能了?第二,不同刀具的参 ...

& c7 J& v7 b! L1 p6 C9 y1 k就是因为太多的因素,所以要找方法,发现规律,不能一直靠经验。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21: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yr13236 发表于 2014-5-11 21:54 * x* `( v; Q) r% r. X  Z, Z
就是因为太多的因素,所以要找方法,发现规律,不能一直靠经验。

% w0 J9 _) Q7 I$ L8 W& I' B你提到的很多随机因素和人为因素肯定是要被假设的,应该不能当主要参数,估计要处理成影响系数。
发表于 2014-5-12 10: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的书还实用,最少讲的是干货,现在的书和钱一样太水了。建一个知识库是应该的。不说太全,至少常用的都囊括进去。
发表于 2014-5-12 10: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起来有点难
发表于 2014-5-12 11: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工厂来说,更讲究实用,切削速度与机床、材质、刀具及工件精度都有关系;工厂现在的做法不是找规律,而是侧重经验数据统计,给CAPP提供参考数据,实际工作不能假设的,有些毛坯材料很贵,万一加工坏了,损失就大了。
发表于 2014-5-12 17: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这个没有太大的意义。8 |7 w  j5 B2 a
你所做的实验,一般刀具厂商在实验室都试切过。所以才有推荐的切削参数。但是该参数只能参考。因为工况不同,材料成分和硬度也不同。设备不同,工装也不同。诸如此类的非理想状态下的因素太多了。而每一种因素都会影响到刀具的寿命。而且你几乎不可能把所有参数组合都试切过。就算你在某种工况下测试出了刀具的最佳参数。那么限定条件越多,该参数也就失去了通常情况下的参考意义。$ a$ E0 S! N! _, R!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20 12:11 , Processed in 0.06994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