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虚拟经济(金融、保险、证券、期货)再怎么风光本质上就是高科技赌博业。只能移动价值,几乎不能创造任何新的价值。无论资金、人才向虚拟经济(金融、保险、证券、期货)倾斜,制造业是根本。但,如果经济波动,受影响最大的一定是机械制造业。然而,作为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小人物,到底怎么做,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别人一句否定就什么都不是了。怎么样才能在这个行业生存下去?生存的好?
/ Z2 \& k" q- V9 j+ B/ z3 ^' v8 I9 u; M- j) k( d
8 Z! [7 a) m" R6 c我所在的公司属于部属中小型高新技术国企转制民办。为了在市场各生存下去,许多机构设置也进行了精简。技术的流程也是一人负责一种设备,全流程包。没人带,也没人帮,甚至彼此都有戒备心理。连三审审图也只是流程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图纸出了问题,会一层层的推卸责任。最终只有自己承担责任。 ; r9 {* k. _9 p' X6 ^
, @1 J& {: D* \8 o# D. r* c# ?* P; H M, C6 K* z8 A
- X5 x; `2 K4 c3 x% A4 X技术部的人员也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抱负满满,拿别人的产品混资历往上爬的;一类是高不成低不就,抱怨着混日子的。但也有人是例外的,不怕吃亏,别人不做的工作他去做,对于自己的设计,不会自恃为技术人员不肯做简单的操作工作。不管旁人怎么看怎么做,小到零件的设计都附有简单的加工工艺。肯下身份到生产一线干的活下身份和工人一起摸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改进工艺。被别人笑傻。但这类人走出去后,无论是在那种企业,都活得如鱼得水。 v4 i/ s% b" m* r" g9 {' ~+ e, b
' r/ r7 _; e/ C8 z
% c W3 Y, d1 J' i2 a7 l也有不少人走出去。有人混的风生水起,有人只是抱怨连连。老板不好,工人不行,怎么都不好。 . F6 j- C5 s; ?8 e
0 h0 Y Y3 F; W( b) g5 ]* Y d
5 Y0 m! x+ S# L5 p
出差到天津,顺路去看一位四十岁才走出去的大姐。大姐学历不高,本科是在工作以后函授读的,转了专业,在一家私企做气动装置,待遇不错,工作也挺开心的。她原来在公司就是所说的最后一种人,从没有放弃学东西。她到这家新公司,最初也是在生产现场做所谓的技术员。材料不合格,工人技术达不到,种种都遇到过。而她采取的办法是,该和采购说明利害的就说明,关键部分坚持自己的意见,有必要就直接和老板说明。她用自身的的经历告诉我,中国的私企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没有一个老板是会和钱过不去的。私企不是不需要技术,而是需要实用的技术。不但需要你的技术,还需要你把你的设计有效实施。只要你能让人看到执行以后的成果,就会得到有效支持。 她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抱怨带不来任何好处,只会自己阻碍自己。 1 k6 r4 q2 T+ W v6 o" k. W
" @ j0 M8 F+ t# z2 S1 I( j
) ^: N4 G8 H# N我极佩服的一位销售老总也曾经有相似的告诫:这个企业再怎么不堪,也是这个行业人曾经的老大。你需要做的是,学习,吸收,发挥。只要真正学到技能。出了这个企业,这个企业曾经的光环,你学习到的一切,会给你带来回报。也会对这个企业失望,有段时间实在是忍受不了。问问自己到底学会了多少,能独立完成多少?反思之下,才发现,原来,自己不懂不会的真的是太多了。 ! Y' b4 L0 V1 _$ e$ Z' I% Y
3 `) t7 o/ B5 O" N9 [4 n, C生活的出路很多,没有路走,是自己把路堵死了。不管现在开始,晚还是不晚,但真的不想再浪费时间在无谓的事情上。而这,也正是我来这个论坛的目的,开阔眼界,去学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 r! r$ N# n! d1 J
% f P0 {- e& `7 l' E. U& | “故有道者,不察所召,而察其召之者,则其至不可禁矣。”我想,这就是我最终的目的吧。
' M+ P5 a; {7 q: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