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低压铸造工艺表达方式的习惯性思维及其它ffice ffice" />
- O8 S% W$ \6 c w1 q
1 L; r* W/ b% ] R7 Y- `# h 低压铸造工艺,其工艺原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低压强与低速度的充型铸造方法。广义地说,划入低压铸造工艺范围的,可以是金属模铸造、重力铸造(翻砂铸造)、真空吸铸、负压铸造、差压铸造。用压缩空气作为充型动力的“低压铸造”,实质也是一种“差压铸造”。 * V' u8 N9 t3 i1 o% S# @! Q! C
) n0 |$ i4 F' V& E- ?$ Q
用压缩空气作为充型动力的“低压铸造”,比前列所有的低压充型工艺,其差别仅在于充型压强更高一些罢了。前者的充型压强0.3—0.5MPa,后者的充型压强可达1.5MPa。而简称为“压铸”的“高压铸造”,其充型压强一般在3MPa—150MPa的范围。 , h. M: E( m$ G7 w2 n2 A
7 ^; e a5 F/ `8 l1 \5 j
1.第一个应消除的“先入为主”认识,是将低压铸造工艺等同于用压缩空气进行充型的工艺。 0 F! |4 P+ ~5 U
1 K( ^; T$ N. A! z- P6 ~
行内不少人,一提到低压铸造,就立即反应是用压缩空气进行充型的工艺,而不能认识到,它只是低压铸造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工艺系统,实践已证明是一种比较落后,控制比较复杂,工人劳动条件恶劣,生产成本比较高的方法。
0 p0 z/ t) P/ L - P' B5 G @) {4 T) M4 Y
要实现低压低速充型,有多种多样的方法。现时成熟、简单、可靠、低成本的方法是机械液压式充型,近年新发展的一种充型方法是电磁泵式。 9 a$ }6 [$ c5 Y
% ?% B! `! I* \9 e. O3 d& N9 J6 r: O 2.澄清的一个认识是,采用了低压铸造工艺,不等于铸件的缩孔缩松就可以消除。 8 f; o6 L* E- W K; S. c
& M. x5 ~& L% r) ]7 E 低压铸造工艺与所有的充型工艺都一样,必须解决铸造工艺必然出现的相变收缩问题,也就是说,其铸造工艺系统中,必须设有补缩的工艺措施,否则,铸件的缩孔缩松缺陷,必然是100%存在的。
# j3 @0 h- A. j& D4 w+ g , `) w1 t1 e3 y2 N1 V
3.传统普通压铸机具有实现低压铸造工艺的功能。 * o' R& U' W- Q9 S* o" Q! ?$ ?
" d5 [& t! f, Y# x8 J. R3 W O 传统的普通压铸机,一直都设有可实现低压充型铸造的功能。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基本上不用压铸机进行低压铸造,国内不少压铸机的生产厂家,都将设备的这种功能去掉,压铸机就真的成为了一种只具有或只用来进行高速高压充型的单一设备了。
p8 ~, f2 B( d( F( }+ \
; _9 ~4 x6 G/ D# H( f, g; } 现在,很多的压铸机生产厂新生产的普通压铸机,都恢复了的这项功能。我们买设备时,不妨留意这一点。
3 _+ J# m) ~! A+ d( Z
' L; O# r5 A. Z, V0 q# H1 d, W4.用普通压铸机生产低压铸造件要注意的事项。 ( Z" L0 s7 d5 P B5 C) f3 q: Q& p
# o+ e. s9 f& d3 |# y 上面提到,不能简单地认为,采用了低压充型的铸造方法,就能生产出合格的没有缩孔缩松缺陷的铸件。想用压铸机的低压充型功能生产合格的低压铸造件,某些零件的模具设计(工艺保证措施)可能与普通压铸一样,但对于厚大件,如果没有补缩措施,就必然出现缩孔缩松现象。
6 c$ |" X5 P4 x ( ~9 S6 z2 {, y, s
要建立的一个观点是,用压铸机进行的低压铸造成形,也只是低压铸造工艺的一种表达形式。对于某一些零件来说,某一表达形式是最适当的,但对于另一些零件来说,就可能存在局限性。
9 e9 n6 |: G8 u , f$ K$ M' {; d. {$ d
所以,工艺人员选择在压铸机上进行低压铸造,不是说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的问题,是否最佳的问题。
" U% N+ I' z+ t & V4 V) f# \* t" n" s7 N
那么,在压铸机上进行低压铸造工艺的局限性又是什么呢?当然是补缩的特殊性。
- a9 s8 }5 P- h. }0 x- A . ?" s6 }/ _( C, _* \
与一般的低压铸造、重力铸造工艺表达形式的不同,在压铸模上进行额外的补缩措施非常困难。由于压铸的凝固时间相对比其它工艺短,满足顺序凝固所采取的措施更难实现。它最有效的补缩手段,就落在了用压射缸的动力进行补缩上。实践证明,这种补缩手段对局部有效果,但对不均匀件,铸件的缩孔缩松缺陷却仍然是存在的。
: O' D" S8 N# Z3 A
5 z; G9 R+ I+ E T' K5.推荐一种“连铸连锻”工艺与装备。
) h: |! H! I/ I
1 B# ^5 o5 h3 J6 \ 连铸连锻工艺,是一种“终极成形”工艺,现时能实现得了这种工艺的装备并不多,实现得好的就更少了。 5 W/ i9 r/ P/ B2 U6 i
+ W, B9 `' M' k% }8 H; f3 n 铸、锻分开的成形工艺,我们见得多,就有色金属来说,铜合金算用得最好。工艺过程是,先用金属模铸造工艺生产基本成形的毛坯,再放在油压机或磨擦压力机上锻一下,很复杂的零件都能生产出来。
7 V; b; \) m% i* C+ _- w/ I! u
( D1 d& |. t7 h: p0 \. l' U9 r 铝镁合金是最适宜采用连铸连锻工艺的,现时的压铸模具材料,也能很好的做连铸连锻模具,模具材料的热处理与普通压铸模的工艺相当。只是模具结构与毛坯结构的工艺性,要与锻模及锻造特点相适应。 ) v! e/ |; o$ b% X/ j0 q
+ C6 i. n- k! _5 b7 w* m( X. ~4 f
这种新设备名叫挤压压铸模锻机,也有叫液态模锻(熔汤锻造)压铸机或压铸模锻机的。设备的外形与普通压铸机十分相似,有立式也有卧式,一般推荐用卧式,只因该机的外围设备如给汤机、取件机、喷淋机都与普通压铸机的设备相一致,有更多的选择,并且锻压吨位已能开发出数千吨的规格。
% [% g7 d/ z- C3 z: K$ o! m0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