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54|回复: 3

矿井救生舱神话——一个在“政策市”下迅速催生的千亿救生产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6 12: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年中,寄托了人们告别“血/煤”希望的矿井避险系统,正由国家安监总局加速推向全国。  被业界人士称为“诺亚方舟”的避险系统,包括移动式救生舱、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三种。国家安监总局已经明确表示,要求20136月底前全国井工矿山都要建立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这意味着,以移动救生舱为代表的紧急避险市场,即将迎来罕见的“政策市”。  智利催化剂  2010727,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23号文件),明确要求2013年前,所有煤矿都要安装避/险设施。强制令刚刚出台时,国内生产救生舱的企业寥寥无几,煤炭企业更是持观望态度——动辄数千万元的费用,让矿山投资者望而生畏。  在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转折来自地球的另一角落——智利。  20108月,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矿/难。抢险进行17天后的822,一张写着“我们33个人都在避难所里,我们还活着”的纸条,从688深处被传递出来。一时间,智利举国欢腾。  所谓“避难所”,正是矿井避险系统中的避难硐室。  20101013,智利33名矿工陆续升井,持续了69天的抢险完美收官,被媒体称为“一个国家的胜利”。  同日,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赵铁锤表示,智利矿/难救援成功有重大借鉴意义,“救生舱的建设工作将是整个矿山企业的重中之重。”  智利矿难救援的成功,明显刺/痛了中国各级矿业主管部门:发生在同年328的山西王家岭透水矿/难,抢/险八昼夜后,被困职工虽有115人获救,但仍有38人遇/难;而31的内蒙古骆驼山透/水矿/难,则于314宣布“井下31名被困人员已无生还可能,停止井上抢险救援工作”。  20101016,河南平禹煤电公司又发生瓦斯事故。在抢险现场,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亦强调,“避险硐室……马上也要上。”  1019,平禹矿难抢险结束,37人遇/难。骆琳再次提出,“要加快强制推行井下救生舱、避险硐室等先进装备,并限期完成”。  这个被业内人士形容为“时间很紧张、工作量非常大”的“时间表”规定:20116月底前,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央企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20136月底前,所有煤与非煤矿山都要完成“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逾期完不成的矿井,将予以关闭。  一时间,学习智利经验,安装救生舱,在基层暴热。  市场乱象  “如果没有智利矿难,这个事情不会动得这么快。”中国煤炭学会一位不愿具名的理事说,尽管这是个好事,“但不经过行业充分论证、充分认可的话,有点盲目。”  按照中国的矿山数目计算,未来两年,矿井避/险系统将催生一个千亿元的大产业,有乐观者甚至估计市场规模达4000亿元。因设定了最后期限,天量订单必须在两年内集中完成,这难免导致鱼目混珠。  庞大的市场,引发群雄逐鹿。中国诸多国有煤炭企业,均已宣布进军这一行业:山西潞安、中煤、河南中平能化、龙煤、新汶矿业麾下的机械制造企业,纷纷宣布进军该行业。  民企的竞争更加残酷:在青岛和山东,短时间就出现了多家进军救生舱的民营企业。  “这个市场很乱。”中国最早开始研发救生舱的北京科技大学金龙哲教授、山西潞安集团和陕西重生公司的合作团队,现在也因利益分道扬镳,分裂成3家公司,在市场上展开恶性竞争。  20114下旬,山东矿机(002526.SZ)又宣布,和金龙哲教授及其两位弟子合作,联合生产救生舱,金龙哲团队技术持股40%  公告显示了该项目的诱人收益:建设期1年,建成并达产后,正常年生产4人型救生舱80 台、16人型救生舱 120 台,售价分别按80万元/台和190万元/台测算,可年增销售2.92亿元,正常年利润总额为5865万元,内部收益率 56.9%(所得税后);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仅3.3 年,总投资收益率 60.5%  “矛盾很突出,(煤矿)都不想安。”煤科总院重庆研究分院工业防爆研究所所长张延松对矿主而言,救生舱的投资很大,“但它里面的一系列技术,都不是很成熟,时间太仓促了。”  例如有/毒有/害气体的处理。张延松实验的结果是:人在避/难硐室或救生舱里呆上三天,就会出现有/毒的一氧化碳,而救生舱要求最低的保护时间是96小时。  另外,国内生产企业普遍对救生舱热情很高,但对投资不大、可容纳百人的避/难硐室却缺乏兴趣。  在张延松等人看来,救生舱容量小,在巷道内安放影响通风,矿/难后容易移位。而避/难硐室很容易解决通风、补水、传递食物等问题,应是矿井避险系统的首选。  救生“乌托邦”?  20104月,以矿山安全著称的美国,曾发生29人遇难的煤矿瓦///炸事故,为美国40年来伤亡最惨/重的矿/难。  美国在2006年也要求所有煤/矿必须在井下设置气密型紧急避/难所。但救援人员发现,死亡的矿工多是瞬间//创,根本来不及前往避/难所。  无独有偶,在智利铜矿里的避/难所大显神威后不久,1119,新西兰派克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29名矿工殒/命坑下,40年的安全神话亦被打破。  两起矿难,令中国的“矿井避险系统”建设狂潮蒙上一丝阴影。煤/矿的群///伤事故,以瓦斯煤///炸为多,“解放后的24起百人以上死亡矿/难,瓦/斯煤/尘爆/炸占20起,其余4起是透水。”  张延松多次参加死亡30人以上的特大矿难事后调查。他认为,瓦斯爆/炸是瞬间发生,救生舱的作用不大,“所有事故中,我只看到有一个人的自救器是打开的,还没有来得及戴到头上”,“更何况救生舱那么远?”  而对于火灾,避//硐室和救生舱也作用堪忧:“煤层一旦着火,人在里面就烤/死了。”  对智利矿难,张延松认为不必过于神话。一个不被更多人重视的信息是:该铜矿是独眼井,而中国不存在这种状况,一旦塌方,可以从另一个方向逃出。  “井下避险是着眼于事后救援。”多位专家均表示,避/难硐室和救生舱比较适合非煤矿山,因为不存在瓦/斯、煤尘//炸和煤层着/火问题。对于中国这样煤矿较多、煤田地质普遍较差的国家,还是要“预防为主”。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孙继平参加了多起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工作。他发现,一般事故早期影响范围较小,但事故的进一步发展与扩大和次生事故发生,会波及整个矿井、救生舱和避/难硐室。强大的爆/炸冲//波会使救生舱倾/倒和变/形。水灾淹井后,较大的水压会灌满救生舱。因此,遇险人员要抓紧时间逃离危险区域,安全到达地面,地面最安全。  换言之,进入救生舱和避/难硐室躲避,只是逃/生通道被堵后,无法安全撤至地面时的无奈选择。  正在席卷中国矿业的矿井避险系统,动辄数以亿计的投资,寄托了业界告别“血/煤”的希望。但在缺乏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大干快上,能否承载这样的希望?一切仍有待观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4: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扫街大侠兴趣面很广啊!
不知大侠有没有参加去年在北京农展馆的煤矿开采技术与装备展?做救生舱的企业确实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4: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噱头了,没有私人煤矿的时候,国家就强制要采用瓦斯检定设备,要打75米探水,后来怎么样了?大家看到了,

这个东西也会一样的,不过就是一部分人发一笔财的机会罢了,

点评

沈阳市防爆器械厂?! ——————————— 有法不依,监管渎职就是这样了  发表于 2012-3-8 20:36
哈哈,这有啥不淡定的,阿拉以前就玩这个的,知道怎么回事,99年我玩精密铸件的时候,到长安俱乐部找另外一个家伙,他们与加拿大合作的玩煤矿监控的公司刚倒闭,正在谈散伙的问题,你查一下中国第一个倒闭的国企  发表于 2012-3-6 14:52
大侠淡定,部分人不发财,怎么能够实现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宏伟目标呢,现在的问题是,在部分人发财的同时,能不能免去另一部分人去死的危险,如果可以,善莫大焉  发表于 2012-3-6 14: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7 14: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目前做这个不下50家,国家连一个正式的标准还没出来;基本属于见光就杀死价的项目,已经严重饱和,过渡重复上的项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6-2 16:18 , Processed in 0.05736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