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44|回复: 0

百年之内中国别想超越美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30 14: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磊 原创 | 2007-8-24 5:59 | 点击:268

关键字: 超越美国  
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 他老人家就以藐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气魄提出在若干年内要超英赶美,又要在若干年后进跟苏联老大哥,率先进入共产主义. 之后的结果,我们都已亲身体验过了,中国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这两年超日赶美的说法又喧嚣而来. 因为我们几乎可以板上钉钉地预言,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越德国,位居世界第三,而紧随美国和日本之后. 然后我们的经济学家又在不断缩短赶超日本的时间表,从2030年已经缩短到2015,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宣称,2010年就有可能位居世界第二了.
此类宣传近期受到国际质疑. 美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教授撰文,寥寥数笔就把这个美丽的神话戳了个体无完肤:
中国的一些专家说,早在22世纪到来之前,他们国家就能赶上美国。别信这个说法。
    首先看统计数字,如果中国总体经济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而以农村地区为基础的经济有70%没有增长,那么中国城市地区的经济就必须每年增长33%。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迅速,但是没有达到33%的速度。  
   经济增长率可以从电力的消耗中推断出来。世界各国电力消耗的增长通常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几乎所有的生产活动都离不开电。由于效率低下,电力消耗的增长率通常超过经济增长率。尽管能源成本上涨已经导致电力利用效率提高,但是经济增长率通常仍低于电力消耗的增长率,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
    如果统计数字可信,那么中国有些省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高于能源利用的增长率。这不大可能,因为统计资料也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正在增加,而不是像有些省份的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资料所说的那样正在减少。
    10年来世界上增长最快的12个经济体中,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只有电力消耗的45%。上世纪70年代早期,日本接连关闭作为电力消耗大户的铝厂。在这一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电力消耗的60%,这是工业化国家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以这些数字为指导,如果我们考虑一下中国的实际电力使用量,做几道数学题,我们就可以作出这样的估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大约在4.5%(一个经济增长迅速的国家的平均数)到6%(日本最高的增长率)之间,而不是10%。
    中国有关经济总体增长率的统计数字至多可以被视为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率的一个约数。
    专家还预言,早在22世纪到来之前,中国将赶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这些预言都不可能成为现实,个中原因也很简单。一个经济不那么发达的大国要想在人均收入方面赶上世界头号国家,那绝对需要100年以上的时间。人们只需研究一下美国历史就会明白这一点。19世纪,美国的增长率远远高于英国,然而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赶上来。或者再考虑一下日本和美国的情况。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开始走向现代化,自那以来已经过去了大约150年,然而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这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只有美国的80%———尽管按名义价值计算已经赶上了。
    美国并没有止步不前。其实,自1990年至2007年,美国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几乎比其他所有大国都快。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字,欧洲的人均收入已从1990年占美国的85%降至2007年的66%。
    假设中国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年增长率为4%,这是一种乐观的假设,因为中国在今后一个世纪肯定会有一些年份情况很糟糕。每个国家都是这样———不要忘了美国曾经发生过大萧条。4%的增长率快于任何大国100年来的增长率。
   现在假定中国能够保持4%的增长率,假定美国的增长率为3%,两国都保持各自的增长率向前发展。在2100年,中国通货膨胀调整后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会超过4万美元,而美国几乎达到65万美元。这是因为中国的起点是人均1000美元,美国的起点是人均4.3万美元。如果2100年中国人口还像现在一样是美国的4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仍然赶不上美国。
    但是,中国人口不大可能一直是美国的4倍。预测一个世纪的人口增长率始终是个错误,但是不管怎样我们还是预测一下: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加之人们喜欢男孩导致男女比例失衡,中国人口在21世纪可能下降。假定中国的人口保持在13亿不变。如果美国移民维持在目前的速度,那么美国的人口将会增加。如果像近年来的情况一样人口每年增加1%,到2100年,美国人口将是目前的两倍以上,两国之间巨大的人口差距将随之缩小。这些预测是否有可能变为现实呢?没人知道。
    显而易见的是,不管是从绝对意义还是从相对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都不大可能很快超过美国。
    也许会出现一个中国世纪,但是那个世纪是22世纪,不是21世纪。
莱斯特·瑟罗是发展经济学权威. 他的观点我是赞同的. 首先他指出不能超越的标准是计算人均GDP,非常敏锐地指到了问题的本质上,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核算GDP总量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此外,他也正确地指出中国的两元经济特征,导致现在公布的数据其实是城市地区的增长数据,农村经济体量大而发展极缓慢,综合计算的增长率一定要比公布的名义增长率低很多.
再者,中国经济具有高能耗特点,也就是靠消耗能源去拉动经济增长,而且能耗效率非常低,这就使地广人多,人均能源少的中国必然有一个能源使用的极限,如果不能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就无法达到理想的增长率,也就无法赶超美国和日本.
作为中国政府,应该正视问题的根本和事实,不要继续陶醉在莫名其妙之中了.
醒醒吧,我的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6-4 23:18 , Processed in 0.05815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