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 @2 p* P7 V8 ?
1982年底厂长安排我(时为:热加工工程师)和质检科长到××省××煤矿处理一起与本厂产品有关的、煤炭部安全司督办的恶性罐笼坠落事故。5 j& }5 V, {% s. F# M
经现场多次勘查、反复讨论,最终三方(××煤矿、所属地方媒炭管理局和本厂)共同认定:本次罐笼坠落事故是由于该矿机电科维修工多次违章违规拆、修,甚至焊补防坠器,造成防坠器唯一的、最关键的零件——弹簧处于完全失效的状态下继续运行。当罐笼提升绳断裂时,防坠器不起任何作用,导致罐笼坠落。上报煤炭部安全司,得到认可。+ i/ a! N6 g$ D- e' w. k
1983年初作者被破格选拔为该厂的生产、技术副厂长。) y1 x9 x! ^, s
) f, H8 g9 ~2 ~! E, G
. J2 @0 u6 s. e) d“FS-1A型防坠器弹簧的设计与使用”8 @6 H4 Z! |/ d$ T) j
作者根据本次坠罐事故收集到的现场第一手资料,在参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厂的生产实践,指出:FS-IA型防坠器(沈阳煤矿设计研究院设计、煤炭部定点本厂生产)因其抓捕可靠、制动平稳被矿井广泛地使用。圆柱螺旋弹簧是FS-IA型防坠器上唯一的、最关键的零件,同样的弹簧在用户使用稳罐条件不同时,寿命也不同。编写了“FS-1A型防坠器弹簧的设计与使用”刊登在《矿山机械》1984年第10期。又被《煤矿设计》1986年4期选用。" H2 N* l) ~. [& C" S4 ]/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