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76|回复: 5

挖掘机的使用技巧纵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9 22: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挖掘机的使用技巧纵览
! @( H. g' @  s( P3 c4 v1 G3 E& c
5 M1 a3 a0 n) n- `( N1 \  1、操作技术
# j+ W1 V) l' f; H6 ]
  首先要确认周围状况。回转作业时,对周围障碍物、地形要做到心中有数,安全操作;作业时,要确认履带的前后方向,避免造成倾翻或撞击;尽量不要把终传动面对挖掘方向,否则容易损伤行走马达或软管;作业时,要保证左右履带与地面完全接触 ,提高整机的动态稳定性。
; H& q2 r6 F6 A( M% s! G  {& f' s
7 W( g$ u  k& O  n  m  2、有效挖掘方法
- z% X) ~# f7 @; D$ V+ e
  当铲斗缸和连杆、斗杆缸和斗杆之间互成90度时,挖掘力最大;铲斗斗齿和地面保持30度角时,挖掘力最佳即切土阻力最小;用斗杆挖掘时,应保证斗杆角度范围在从前面45度角到后面30度之间。同时使用动臂和铲斗,能提高挖掘效率。5 r, O3 D3 C% f% |

. T' Y* \9 ?8 ~) n, j- ]+ W  3、挖掘岩石
7 g& y' b- g, w$ j- i% }
  使用铲斗挖掘岩石会对机器造成较大破坏,应尽避免;必须挖掘时,应根据岩石的裂纹方向来调整机体的位置,使铲斗能够顺利铲入,进行挖掘;把斗齿插入岩石裂缝中,用斗杆和铲斗的挖掘力进行挖掘(应留心斗齿的滑脱);未被碎裂的岩石,应先破碎再使用铲斗挖掘。
) R* ^( r$ b4 I) a' P: r( G
1 h: u1 Q" w$ e8 o; F+ i( |0 Z  I  4、坡面平整作业
6 Y8 J& ?. ~5 d# X+ @  `
  进行平面修整时应将机器平放地面,防止机体摇动,要把握动臂与斗杆的动作协调性,控制两者的速度对于平面修整至关重要。
) q( L+ y, h# _% _) B  ]: Z$ m8 B* y( f  A
  5、装载作业- t* B# E3 F. }- ]- V( ?
  机体应处于水平稳定位置,否则回转卸载难以准确控制,从而延长作业循环时间;机体与卡车要保持适当距离,防止在做180度回转时机体尾部与卡车相碰;尽量进行左回转装上,这样做视野开阔、作业效率高,同时要正确掌握旋转角度,以减少用于回转的时间;卡车位置林比挖掘机低,以缩短动臂提升时间,且视线良好;先装砂土、碎石,再放置大石块,这样可以减少对车箱的撞击。  Q( y+ u' j: |6 x+ g
) m& s6 e  z- j" S  O8 O
  6、松软地带或水中作业
  X# F. e  f7 \% J0 G; r
  在软土地带作业时,应了解土壤松实程度,并注意限制铲斗的挖掘范围,防止滑坡、塌方等事故发生以及车体沉陷较深。
( q- J2 i# {4 T/ d, t6 P* j  T, Y  在水中作业时,应注意车体容许的水深范围(水面应在托链轮中心以下);如果水平面较高,回转支承内部将因水的进入导致润滑不良,发动机风扇叶片受水击打导致折损,电器线路元件由于水的侵入发生短路或断路。* F) n* o' h; I* ]# r) _

3 Y' A) ^9 a4 v- c; E: Y  7、吊装作业
& `3 \, z2 O# I+ @& I  作用液压挖掘机进行吊装操作进,应确认吊装现场周围状况,使用高强度的吊勾和钢丝绳,吊装时要尽量使用专用的吊装装置;作业方式应选择微操作模式,动作要缓慢平衡;吊绳长短适当,过长会使吊物摆动较大而难以精确控制;要正确调整铲斗位置,以防止钢线绳滑脱;施工人员尽量不要靠近吊装物,以防止因操作不当发生危险。
- O& |0 E) B  K4 o) t4 P" B! ?& M
  8、平稳的操作方法
% G) j! a8 }3 u* W) x
  作业时,机器的稳定性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延长机器寿命,而且能确保操作安全(把机器放在较平坦的地面上);驱动链轮在后侧比在前侧的稳定性好,且能够防止终传动遭受外力撞击;履带在地面上的轴距总是大于轮距,所以朝前工作稳定性好,要尽量避免侧向操作;要保持挖掘点靠近机器,以提高稳定性和挖掘机;假如挖掘点远离机器,造成因重心前移,作业就不稳定;侧向挖掘比正向挖掘稳定性差,如果挖掘点远离机体中心,机器会更加不稳定,因此挖掘点与机体中心应保持合适的距离,以使操作平衡、高效。
4 ?& ]2 q9 ~' W' V3 w2 p! @3 n/ x8 O
5 E* Q+ U) B2 R% N( m  9、值得注意的操作
3 x6 @7 j& o; e& ^1 }, ^; g' q( g
  液压缸内部装有缓冲装置,能够在靠近行程末端逐渐释放背压;如果在到达行程末端后受到冲击载荷,活塞将直接碰到缸头或缸底,容易造成事故,因此到行程末端时应尽量留有余隙。
  X: X, F" h% G# j/ ?& X6 y& [# B1 E  利用回转动作进行推土作业将引起铲斗和工作装置的不正常受力,造成扭曲或焊缝开裂,甚至销轴折断,应尽量避免此种操作。( X! a. G1 y) P6 I" |
  利用机体重量进行挖掘会造成回转支承不正常受力状态,同时会对底盘产生较强的振动和冲击,因此应用利液压缸或液压管路产生较大的破坏。
; i: C- D2 [0 e9 s  [" ]  在装卸岩石等较重物料时,应靠近卡车车厢底部卸料,或先装载泥土,然后装载岩石,禁止高空卸载,以减小对卡车的撞击破坏。1 q, F1 H" m! o+ F7 R
  履带陷入泥中较深时,在铲斗下垫一块木板,利用铲斗的底端支起履带,然后在履带下垫上木板,将机器驶出。8 V! n7 e0 S& K1 Z$ k4 i

; ?; t4 m1 U; \1 Z8 w+ {; u  10、正确的行走操作* h! u& r& d1 S
  挖掘机行走时,应尽量收起工作装置并靠近机体中心,以保持稳定性;把终传动放在后面以保护终传动。9 m0 ~( ^, O9 x
  要尽可能地避免驶过树桩和岩石等障碍物,防止履带扭曲;若必须驶过障碍物时,应确保履带中心在障碍物上。
4 U! H! b6 _4 _  U, S- N7 @# D  过土墩时,就始终用工作装置支撑住底盘,以防止车体剧烈晃动甚至翻倾。  _* t' H) T5 w5 I/ I% _$ c: J
  应避免长时间停在陡坡上怠速运转发动机,否则会因油位角度的改变而导致润滑不良。
6 K3 G* l( c2 A. X% ]: o5 E2 R  机器长距离行走,会使支重轮及终传动内部因长时间回转产生高温,机油粘度下降和润滑不良,因此应经常停机冷却降温,延长下部机体的寿命。
3 x5 m' L2 N- l5 ?8 J+ N: {禁止靠行走的驱动力进行挖土作业,否则过大的负荷将会导致终传动、履带等下车部件的早期磨损或破坏。
  t  T9 A" X' j, E' L  上坡行走时,应当驱动轮在后,以增加触地履带的附着力。5 V/ j, {7 }- n: V) q  P5 f9 h; H5 L
  下坡行走时,应当驱动轮在前,使上部履带绷紧,以防止停车时车体在重力作用下向前滑移而引起危险。
# ]1 H0 i( A1 X  在斜坡上行走时,工作装置应置于前方以确保安全,停车后,把铲斗轻轻地插入地面,并在履带下放上挡块。
% x+ M& D: {# @' r' {' T  在陡坡行走转弯时,应将速度放慢,左转时向后转动左履带,右转时向后转动右履带,这亲可以降低在斜坡上转弯时的危险。
, U6 G, o- X9 o3 m
8 F2 O1 u$ {) x; ?  11、正确的破碎作业0 C( G3 G! |1 G' ^1 ?9 x
  首先要把锤头垂直放在待破碎的物体上。开始破碎作业时,抬起前部车体大约5cm ,破碎时,破碎头要一直压在破碎物上,不破碎物已被破碎后应立即停止破碎操作。
% M3 g; r& Y$ Y8 c2 `  破碎时,由于振动会使锤头逐渐改变方向,所以应随时调整铲斗缸,使锤头方向垂直于破碎物体表面。
/ j* ]0 R! Z  a; a( Z# K$ a  当锤头打不进破碎物时,应改变破碎位置;在一下地方持续破碎不要超过一分钟,否则不仅锤头会损坏,而且油温会异常升高;对于坚硬的物体,应从边缘开始逐渐破碎。: @1 k- v  `' |0 ~5 x% N
  严禁边回转边破碎、锤头插入后扭转、水平或向上使用液压锤和将液压锤当凿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1 12: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也许这样的小文章最适合培训!
发表于 2009-5-23 10: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发表于 2009-5-24 15: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    呵呵
发表于 2011-2-25 16: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很有用啊,非常感谢。
发表于 2011-4-20 15: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也许这样的小文章最适合培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23 12:59 , Processed in 0.06997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