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09|回复: 9

【机械原理】谈谈坛友的串联杆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8 19: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aedraMech 于 2025-9-28 20:01 编辑
: W' C. Y# R1 J2 O; A. ?* H* D! I& H5 `# q
临近长假,楼主工作也心不在焉了起来,加上周末只放了一天,心境还没从享乐状态中完全转换过来呢!这可不行,还得坚持三天才能开启我的旅行计划啊!- H, u8 ~3 S! E$ P9 W9 q4 G
不知道大家见没见过,那柴油机上没有火花塞,得靠一个摇把怼到转子上转几圈才能给启动,我感觉我现在这脑子也得找个摇把(具体来说,就是应用问题)搅一下才能转起来,正想着,看到了坛友 @探根究底  的帖子:# K) b9 c/ N- {& F( ?6 ?
【连载系列——替代机械手的小连杆结构如何设计】http://www.cmiw.cn/thread-1084862-1-1.html7 @0 P) d, B0 h8 ^! T2 E8 z

( P; T( ~  }# d) p这种机构挺有意思的,不像机械臂使用多个电机,而是只使用一个电机,“关节”之间靠传动进行约束,可以实现特定的轨迹或特定的末端姿态,手术机器人、灵巧手等设备中就有对这种机构的应用,如果还有其他应用场合也欢迎坛友们补充。坛友原帖洋洋洒洒写了好长,真诚分享自己的探索经历,字里行间透露出刨根问底的态度可谓是人如其名了,令人动容。然而楼主觉得在这种单自由度平面机构的场合下,矩阵的优势实在体现不出来,很有可能把问题复杂化,于是闲暇之余就想拿过来采用另一种方式推导一番,想着推导完成也就完全进入工作状态了,要是能给坛友们提供些许帮助、引发更多讨论,便是额外收获了。4 O* M- J: z. Y1 e- C5 r: f1 S" L0 i
" A0 K  r- M/ h/ ?0 S5 i# o9 H
  |  X' t% v* v, L
' I3 L0 y! y6 H  ?8 \, [) Z

5 `9 m: ^) g' O
3 O" n$ y" Q! Q楼主认为,只要得到了各杆绝对转速,那其他所有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无非就是继续进行微分或积分,因此实际的计算其实也就只有两步相对速度的变换,窃以为这是比较简单清晰的。
/ D( ^  T4 A, u# g5 p当然,修改例子中的传动比和杆长可以获取其他轨迹和姿态,例如原帖中提到的末端保持水平姿态其实使上面例子中的(1-i1+i1*i2)=0,即i2=1/2 即可实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老鹰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9 05: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理透彻,思路开阔,值得设计工作者学习借鉴,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5-9-29 08: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感谢开讲。个人最惊奇的是:其中计算传动的时候,先给系统整体施加一个负向角速度,来保持某个单元为静止,这种方法比直接按相对速度算要直观很多
发表于 2025-9-29 10: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机端-各关节-末端;如果把变速器拉线远操结构与之结合的话感觉会更有意思。

点评

有一些灵巧手就是类似这种结构  发表于 2025-9-29 10:47
 楼主| 发表于 2025-9-29 11: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 d: _6 c3 [6 ^; @, n

. k* e  D" }1 L0 k  t/ R8 W) S- d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点评

为啥子我加齿轮配合老失败,他要接触才让我配合成功 回头我找个视频看看。  发表于 2025-9-29 14:12
就是motion,皮带只是示意的,实际上是给各个轮子加的齿轮配合  发表于 2025-9-29 12:00
请教下 这个是怎么模拟的 solidworks的motion吗还是什么软件 皮带没这个配合。  发表于 2025-9-29 11:49
发表于 2025-9-29 11: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大概看了下 现在有点忙没时间好好学习,后面我必定好好看看理解学习下,之前减速比的配比让我想了很久,因为皮带也在动 老拐不过弯来。,我那个用线性代数计算式为了让人们知道线性代数 矩阵这些也可以用到实际问题,它让思考变的简单,只要会变换,无非多重套娃,你想算绝对角速度可以算 ,想算相对速度也可以算,比如我一开始角度标错了 ,算的就是绝对角速度。就是计算繁琐了点,听说有软件可以只列公式,自动求出结果  我一直没找到。 我后面用理论力学VA=VR+VE的运动学角度算一下,对比下看看是不是更简单还是跟复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15 23:38 , Processed in 0.06271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