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773|回复: 7

数控机床七大梯队,你用的处于哪个梯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14 14: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wq19810302 于 2023-6-14 14:17 编辑
/ m8 X0 \; Q# Q9 i4 T1 S) c' c# b/ X5 @& u" \* a5 v
加工中心是最常见的数控机床,品牌众多,价格差别也相当的大。到底差异在哪里呢?且听评说。孤陋寡闻,请没有被提到的加工中心厂家释怀,此文也纯属个人看法,如有不同意见请尽管拍砖。
$ ~5 y7 J1 V; a( U9 o5 c2 ~/ b

* H7 p1 W: K7 X7 ]0 |* K1 P2 i  n
世界上第一台加工中心是1958年由美国卡尼-特雷克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的。它在数控卧式镗铣床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换刀装置。北京机床研究所1975年试制出中国第一台卧式加工中心JCS-013 ,1978年试制出中国第一台立式加工中心JCS-018。也有说法是JCS-013实际上是北京第二机床厂制造的。当年,中国和世界的技术距离是17年。

6 o: c# ~: ]) i/ |5 o/ k
如今,中国目前的加工中心技术应用基本和世界同步,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和世界一流水平有比较大的差距。为什么同样一台850立式加工中心(X向行程为800mm,Y向行程为500),国外和国产有很大的价格差距,为什么国产品牌之间也有相当的价差?

" A* m( h- `. E
把国内外典型的立式加工中心厂家分为7类,以最常规的厂家标准配置三轴850立式加工中心为例(仅针对主力机型,各厂家配置会有所不同),来谈谈这7类产品的特点。通过排队和对比,做出一个对国内机床所占位置的正确分析。
9 I$ Z7 b, A, b) _6 ^
每支梯队的区分让大伤脑筋,本文所提到的厂家均为经受多年市场考验得以生存的企业,其产品售价基本得到市场认可,产品售价基本能体现他们的产品配置和实际价值。最终决定以大致售价作为依据,这种划分实际上并不很科学,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H" P) K+ G' G, B. e+ }9 q
第1梯队---超一流选手
第1梯队中的瑞士米克朗、瑞士宝美、瑞士斯特拉格、瑞士利吉特、瑞士威力铭、德国哈默、德国奥美特、德国巨浪等品牌,属于加工中心领域的超一流选手,售价大于150万。

, u: Z% ^; |# z" v2 d5 s
无论从外观内在,还是设计水平及创新性,抑或加工能力和加工精度,几乎无可挑剔。精工细作,精益求精,机床加工精度极高,产量很低。因价格实在太贵,使用成本实在太高,用户往往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购。
" O' j6 k" e5 ?# |* I4 k9 ]* C" t# @# R4 a
第1梯队的加工中心品牌形象高高在上,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矣,犹如机床中的超级跑车。曲高和寡,采购和使用成本的高昂直接导致市场应用率非常之低。售价虽高,利润不一定高,品质虽好,经营不一定好,光鲜之后的转身可能是心酸的泪水。瑞士米克朗已经被瑞士阿奇夏米尔集团收购、瑞士宝美被瑞士斯特拉格收购…不由联想起世界顶级超级跑车布加迪威龙,叱咤车坛的背后是4度转手的悲惨。

4 r0 J9 ~( \. C! `9 [* _, [
机床的品质由床身材料优劣、机械加工水平、零部件质量、装配质量以及生产管控等环节来确保,机床装配质量始终靠人工保证,不象汽车、家电等产品可以实现自动化装配。装配技工水平有高有低,机床批量生产又有苛刻的交货时间限制,正因为如此,大批量生产的机床很难保证很高的水平,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销量排名前十名的机床厂商无法进入第1梯队的原因。
7 {, j) \' a& e" c
第2梯队---压阵高手
第2梯队中的德国DMG、德国斯宾纳、德国斯塔玛、日本森精机、日本大偎、日本马扎克、日本牧野、日本丰田工机、美国MAG、美国哈挺、意大利菲迪亚、西班牙达诺巴特等多位选手的大名几乎耳熟能详,是世界一流机械生产企业的主力机床,售价定位80-150万。
: ^9 Z# @! K+ L: K% n7 D0 ~
这些选手均常年位居世界机床销售额榜单的前列。普遍中小批量生产,管控到位,品质很好仅用于生产高利润的产品。价格相对第1梯队来说比较接地气。
- r9 |1 O4 O( B: {' U  c
第2梯队厂家推广力度大、市场占有率高、专门解决高难机械加工问题,鼎鼎大名几乎超过第1梯队。对于有一定规模的机械加工企业,如果没有几台第2梯队选手坐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产品是一流的。有些企业的机床绝大多数是中低端的,也会买个一两台第2梯队机床来充门面,专供接单和客户参观之用。这和奥迪车虽说不是顶级豪华车却可以成为公务车首选的道理是一样的。

+ Q$ ?5 D5 n) I- u: a/ Y
第1、2梯队在产品品质、科技创新方面大幅领先。目前,天然或者人造大理石床身技术、床身恒温技术、直线电机驱动、滚珠丝杆中心冷却、重心驱动、超快速换刀机构、高速电主轴等先进技术,均率先应用在第1、2梯队的产品中。
; c0 K( J6 b% [7 D- Q/ T
第1、2梯队几乎是瑞士人、德国人、日本人的天下,他们的严谨和这三个国家始终如一重视技能培训的传统是他们能制造出优秀机床的根基。10年内,中国企业进入第1、2梯队的机会很渺茫。

4 Q$ g, L: Q+ X+ v+ b0 L
第3梯队---攻坚好手
" T( N3 }# `  m! p2 c. L( j" u3 q
中日合资北一大偎、中日合资小巨人马扎克、美国哈挺、美国哈斯、韩国斗山、韩国现代、韩国三星、台湾永进、台湾东台、台湾台中精机、台湾快捷、台湾高峰等品牌,是国内一线机械生产企业中的主力机床品牌。售价在45-80万之间。

* N9 T+ ?' H5 n7 S" d
生产一流产品的企业虽然也使用第1、2梯队的机床,但由于采购成本太高,实际大批量使用的还是以第3梯队的机床为主。这些机床结实耐用、可靠稳定,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是确保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的好帮手。
6 Y/ [5 r5 |, u0 Q0 ^; f
第3梯队大多是国外及台湾机床企业在国内的合资品牌或者在国内生产,在机床的生态环境中扮演了狼的角色,对推动国内机床业的技术、管理及营销水平,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 a$ M& M' R, @1 `/ l2 r
第4梯队---实战主力

* \9 @/ i6 o3 o4 k
北一、北京机电院、南通科技、新瑞、纽威、日发、海天、大金、台湾丽驰、台湾大侨、台湾大立、台湾友佳、台湾丽伟、台湾艾格玛、台湾绮发等品牌,是一、二线机械生产企业中的主力机床品牌。价格在32-45万左右。

/ o/ w9 Y. G/ A
第4梯队的机床市场保有量不亚于第3梯队,虽说在稳定性和精度保持性方面略逊于第3梯队,因为价格更加平易近人,同样成为了高水平机械加工企业中的主力机型。
4 t7 o9 ]+ B5 i  |
这支梯队的企业由国内优秀企业和一些台湾企业大陆工厂组成,稍稍努把力就有可能对第3梯队造成威胁,特别是几家民营国产机床企业起点高、进步快,很有希望在几年之后跻身于第3梯队。

/ c4 c/ B5 p7 c$ |+ ~5 w
第5梯队---万金油

% \8 e& u8 d  P- B% Q: R# {3 p
沈阳、宝鸡、云南、大连、长征、汉川、宁江、凯达、联强(新浙)、青海一机、鲁南、杭机、宝佳、皖南、捷甬达、永华、迪莱姆、大天、嘉泰、隆盛等品牌的加工中心,在任何一个角落里的机械加工企业里都有可能看到。售价大致25-32万。部分品牌也会推出一些偷工减料的特价机型,不推荐使用。
+ V3 d1 T3 e7 c+ W5 m
这个价位区间的850立加在国内的市场销售数量最大,最能被普通机械用户所接受,屈指数数品牌有一两百家之多,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什么脏活、累活、没人干的活都是这些机床在做,工作环境相应比较恶劣,恒温恒湿环境的优越环境与他们无关。

. R$ V3 W, S3 `+ R6 i2 k0 s6 E
这支梯队至少有一半的厂家采用组装光机的方式生产立加,产品同质化严重,进入门槛比较低。如果工厂规模相当、管理合理,不同品牌品质之间的差异很小。

3 ~( h' }2 R6 _* I( h: I% S' U1 p
选择这支梯队的机床需要用户具备比较强的应用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机床部件和选配件,用对、用好机床可以生产出让人刮目相看的产品。

# t' `$ V9 ]# n4 i0 P$ f/ q
国产机床几大巨头完全有能力造出第3、4梯队的立加,却对自己放松要求,自甘平淡混迹在第5梯队打价格战,拿着国家的巨额补贴去做与中小企业争利的事情,叫人说什么才好呢?几大巨头频繁的并购国外机床企业没有给自身产品和市场带来实质性的提升,却得到了“国外机床品牌摧毁者”的外号,问题出在哪?

. G) C5 o/ s4 n( d4 r( Q# V
第6梯队---经济实惠型
# H7 }& |. ~# F# X) D5 O2 e
海滕、百事特、一鸣、大森、鼎亚、海特、力创、鼎泰、中博等小品牌机普遍选用低端品牌数控系统,大约销售价格18-25万。部分企业为组装光机的生产模式。

1 H6 [8 [: C& U
第6梯队的机床由于企业相对规模较小,品质规范化管理方面差于第5梯队。同时为了降低成本,零部件选购方面也会选用一些廉价品牌,对稳定性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严格的出烤机和出厂检验是降低机床出厂故障率的好方法。
* u# u2 G5 j" n- m9 D. D) t
对于产品精度要求不高、采购预算比较紧张的中小企业来说,第6梯队的加工中心是不错的选择。西门子808D的出现也让这个梯队的立加多了数控系统的选择。
" c6 z: b. I5 D7 m( W5 W1 E
第7梯队---省钱首选
8 h6 i, e+ k; j9 e; g6 u% x
第7梯队为代装游击队组装的加工中心,付出代价小于18万。

6 h3 W. g$ o8 r4 u9 y% C  w
做法是用户自行购买光机、数控系统、丝杆、刀库等部件,然后代装游击队负责到现场组装,品质水平和场地条件、代装游击队的工作情绪直接相关,品管等QC流程是没有的。服务质量不用动脑也能知道。
  p  q$ O( E" Y4 t/ N+ [
这个档次的加工中心一般用的是台湾新代、宝元或者是国产的凯恩帝、广州数控系统,三菱M70和FANUC 0I-MATE MD也很常见。丝杆导轨用的品牌也不差,其他部件则是抱着能省则省的态度去采购。

% {: D+ ]& a' r5 ^! |$ d& H; X
如果你和代装游击队的私交很好,而且该代装技师的水平很高,自己又懂点机械和电气维修,那么恭喜你已经大大降低了机床的采购和使用成本。如果不具备这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两项,那么你付出的使用代价可能会比采购第6甚至第5梯队更高。

# ?2 Y- j1 Y1 S8 h& d# @
囊中羞涩的创业者用此方式购买立加的比例较高,购买时请注意两项,一是要反复调研,深入了解机床光机、零部件的品质以及机床验收方法,二是要调查代装游击队的口碑。
+ d/ \5 Z# f6 U4 ~$ b
总结语
7支梯队的立加厂家组成了一个菱形,菱形上顶点代表第1梯队,从上往下队伍不断壮大,菱形左右两点之间的连线代表第5梯队也就是生产厂家最密集的梯队,再往下队伍开始缩容,菱形最下方的点代表第7梯队。

% }( d; ?' L$ W3 e/ J: `
1-3梯队是清一色的外资企业,第4梯队由国产和台企组成,第5-7梯队是国产的天下。国外不是没有5-7梯队的产品,该区间国产立加的强势让他们无法挤入国内市场,这是中国人应该值得骄傲的。

; |3 ~2 n! c0 x5 O/ ]( V3 \& |# X
国产立加突破到第3梯队不是难事,再往上就难度重重,望在座的诸君努力进取造出世界一流的机床,让能活着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14 14: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尹志春 于 2023-6-14 14:27 编辑 8 ~7 b3 I5 ^* G4 d% E
% |$ W: P( L6 d( k6 p* T" G. Z; p
你要求太高了,我系统用美国MACH3,9.9一套,主轴用山东产1850一个的BT40,刀库自产,电机用闭环步进,丝杆导轨用丽水精度0.001以内,床身用地条钢,850重1.8T,为了加重,多加点水泥进去,价格7W,市场很好,
发表于 2023-6-14 14: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代理的是广东普拉迪
发表于 2023-6-14 15: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个机械加工厂的老板,设备全是加工中心,有几台小日本的二手设备,其性能非常稳定
发表于 2023-6-15 0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尹志春 发表于 2023-6-14 14:26
9 z3 S# a; n* }2 i3 T& K7 U% \9 k你要求太高了,我系统用美国MACH3,9.9一套,主轴用山东产1850一个的BT40,刀库自产,电机用闭环步进,丝杆 ...
+ T( s% w' u, L
啥事地条钢( u$ u! F5 J& C0 M3 v

点评

百度:以废钢铁为原料、经过感应炉等熔化、不能有效地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生产的钢及以其为原料轧制的钢材。  发表于 2023-6-15 09:30
发表于 2023-8-8 11: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面有深度
发表于 2023-8-31 15: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津上机床怎么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14 14:11 , Processed in 0.08793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