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C7 T6 C4 k. @( H: \. d u0 @
“船价上涨就能获利?“”“造船业不是一个赚钱的行业!”
L" z o1 k- n% s6 \
航运业碳排放法规带来日益增长的船舶更新需求,造船业正在迎来新一轮“订单潮”,不过,订单火爆的船市背后,接单的船厂却越来越集中,船价高涨的同时造船巨头依然难以扭亏,是否扩张造船产能也因此成为造船巨头“幸福的烦恼”。 * Y. O5 C$ g4 S
今年前4个月仅21家船厂接单!新船订单集中在一线船厂 + L) K- h; r5 {- D1 {* V# d3 R
丹麦船舶金融公司(Danish Ship Finance)近日发布了最新的全球航运市场回顾报告。报告指出,在过去一年里全球手持订单持续增长,但能够获得新船订单的船厂却越来越少。 ) ?7 C7 `8 S9 k9 r/ J- U
该报告整合克拉克森与丹麦船舶金融公司的统计数据,计算了2000载重吨以上的船舶,将手持订单中有至少一艘2000载重吨以上船舶的船厂定义为活跃船厂。 根据这份报告,目前全球手持订单分布在297家船厂,但其中只有155家在2022年成功接单,而在今年前4个月只有21家船厂接获新单。由于更严格的环保法规引入、新的船用节能技术出现以及向替代燃料的过渡,担心资产风险的船东倾向于选择每个船型领域的头部船厂下单订船。
7 O `# ^, T6 F0 }+ U
丹麦船舶金融公司以LNG船举例称,目前全球仅有16家船厂拥有LNG船手持订单,作为对比现有LNG船船队来自56家不同船厂。这样的趋势也出现在其他船型领域,现有的干散货船队由超过500家船厂建造,而目前散货船手持订单的船厂仅为90家左右。 4 z. k+ I$ F* i9 c+ v b8 b" R1 z9 v
根据手持订单情况,丹麦船舶金融公司在活跃船厂中划分出了一线船厂和二线船厂,其中一线船厂手持订单覆盖率在一年以上,这些船厂在过去18个月里成功接单,现有手持订单中至少有2艘在建船舶,且手持订单不会在未来24个月清空。 & f( p% e( I) I7 b" e' i

1 B9 D' _( _, v6 m( U. g
以此为标准,目前全球一线船厂共计80家,这80家船厂代表了全球63%的造船产能,但却占据86%的手持订单。去年全年,这些一线船厂承接了全球92%以上的新船订单,今年前4个月更承接了98%的新船订单。预计今年一线船厂利用率将从2022年的65%增至83%,到2024年将进一步提高到91%。 - x D' G* o* g4 P
相比之下,其余219艘二线船厂掌握了全球37%的造船产能,但手持订单占比仅14%。二线船厂在2022年承接的新船订单仅相当于其每年造船产能的41%,其手持订单中超过一半都将在今年年内交付。如果无法接获新单,总计有113家二线船厂的手持订单将在今年清零。预计今年二线船厂的利用率将从2022年36%上升到46%,但在2024年将下降到仅25%。
3 m$ r& i7 [$ P* @6 d2 U" D, J
报告指出,中国的二线船厂风险更大,共有60家船厂将在今年交付手持订单中最后一艘在建新船,这些船厂的造船产能总计360万CGT,占中国国内船厂产能的16%、全球造船产能7%。 " m" P3 P" j' ?3 l8 O1 W) r
“造船业不是一个赚钱的行业”?船价高涨造船巨头依然难以扭亏
u, M. L1 H, l! v! r# C, `8 q
另一方面,即使是过去两年大量接单的一线船厂,也很难在当前高涨的船价中取得盈利。 3 _- [, T0 ?) k; Z# ]; M
今年早些时候,船舶经纪公司BRS发布了长达170页的航运市场报告,这份报告涵盖了行业所有主要领域。在谈及造船市场时,BRS直言,“造船业不是一个赚钱的行业”,并指出大宇造船、三星重工等韩国造船巨头近年来经常出现亏损。 : |' P. T9 V x% o! ]3 u
BRS称,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是全球最好的船厂之一,为全球最优质的船厂建造最高质量的船舶。然而,船舶建造并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这些船厂很难与其他行业竞争以留住其工人。
! Z) J$ A5 i2 `$ ^: |5 s
事实上,韩国三大船企直到今年一季度已连续8年出现巨额亏损。特别是近年来,三星重工的亏损金额不断扩大,2020年营业亏损进一步扩大为10541亿韩元(约合9.35亿美元),2021年营业亏损已约10.44亿美元,直到2022年营业亏损才出现下降趋势减少到8544亿韩元(约合6.96亿美元)。而在2021年和2022年,三星重工总计承接了多达129艘新船订单,合同总金额超过216亿美元,连续两年超额完成了年度接单目标。 1 b+ n& V) g1 E9 H1 [" M

, b7 o( S% s7 s$ U4 e
大宇造船的情况也十分类似。据国际船舶网了解,2022年大宇造船出现了13.46亿美元的净亏损,继2021年之后再次成为韩国船企的“亏损王”,今年一季度也未能扭亏。在2021年和2022年两年,大宇造船连续2年超额完成了全年接单目标,且接单金额均超过了100亿美元。
2 y/ O# H; ?) C5 Z: w
BRS表示:“造船业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只要价格上涨,造船企业就能获利。不幸的是,有时建造成本增长更快。造船业的特点是定价不合理,销售价格很少高于建造成本。”
) D7 a r( O" s- \* _# d: f( O) I' p
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目前新造船平均船价已经处于2000年以来高位,2021年船价强劲上涨了22%,但2021年之后平均仅上涨8%,其中LNG船造价涨幅最高。
9 u: x; ~* G; _
BRS称,造船业一直在努力制定各种策略来应对低价格,其中一个主要措施是通过关闭船厂和整合来减少全球造船产能。目前,全球造船厂的数量已经从2007年的约700家下降到2022年约300家。与2005年至2010年每年建造交付2000艘船的产能相比,全球船厂产能目前每年可以建造交付约1200至1300艘船。
- X* Z U, d$ _, ~+ ?
BRS预测,今年的全球新船订单总量将达到8500万载重吨左右,与去年8890万载重吨的数字类似,船价格将保持“坚挺”。其中,今年集装箱船订单将达1000万载重吨,油船2000万载重吨,散货船4000万载重吨,其余1500万载重吨由LNG船等其他类型的船舶构成。 8 i# Q( m3 c; s3 k( e
不过,随着新一轮订单的启动,越来越多的船厂开始重启产能,而一但船市低迷,这些新的产能又将成为船厂的拖累,因此,扩张还是不扩张是摆在船厂面前急需做出的选择。 5 N' j9 f4 x8 M* D- V,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