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77|回复: 0

电控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历史及发展趋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7 10: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wq19810302 于 2023-5-17 10:38 编辑
) W* e; ?  y& `/ v
3 D$ H, _3 @$ F  c
电控技术(电子控制技术)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对机械、设备等进行控制的技术。其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电子管时代(20世纪40年代前):早期的电子控制技术主要采用电子管作为控制元件,如用电子管控制发动机点火和喷油等,但电子管的体积大、寿命短、易损坏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
" H6 R: S; y% i1 R
晶体管时代(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随着晶体管的发明,电子管被晶体管逐步替代。晶体管具有体积小、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可以用于各种控制电路中。
2 r$ |( D, i/ S/ [: m( |2 M, f3 B3 y
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问世,电子控制技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等优点,使得电子控制技术可以被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中。
/ r, H3 ^3 w" E! C1 O; F# X
微处理器时代(20纪80年代到今):随着微处理器的出现,电子控制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微处理器具有计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功能强大等优点,使得电子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控制任务,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等领域。
# A. S6 _' u# [& X. H
互联网时代(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控制技术得到了更多的创新和应用。例如,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远程监控、远程控制等功能,为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 ^  Q( P& U1 G' {3 J* k3 e5 h9 l

- P; y! d8 R2 w0 T4 Q
电控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控技术逐渐应用于农业机械中,以提高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 n6 z; I& e6 f/ [7 H5 z8 k1 e
在上世纪60年代,电子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农业机械的电子控制系统也比较简单。常见的应用包括:电子点火系统、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电动液压控制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引入使得农业机械的性能、经济性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效益。
2 f- e6 S4 r: p, a4 L. s7 m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机械的电子控制系统也得到了不断升级和完善。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电子控制系统的微处理器化、智能化逐渐成为趋势。自动驾驶拖拉机、智能化种植机、农业无人机等新型农业机械的出现,更是推动了电控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这些先进的农业机械,利用电控技术实现自动化控制、智能化作业等功能,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精度,也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

# v) f, G6 Z6 W" k8 k8 k  L/ Q: k5 ~/ N& }
电控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历史虽然不是很长,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它已经成为现代农业机械的核心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T% o0 o* S9 Z9 ]% h

8 }# Q+ f0 u/ O; j2 |7 i2 u
电控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难点主要在于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高可靠性要求、多样化的机械类型和作业任务以及人机交互和安全性等方面。

. R3 X# O1 q$ M# `
复杂的工作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复杂多变,气候、土壤、作物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对农业机械的电控系统造成影响。因此,电控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需要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适应性。
+ B' ]( y- u: O7 i
高可靠性要求:农业机械通常需要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例如高温、低温、潮湿、尘土等环境,而这些环境会对电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造成影响。因此,电控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需要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8 J* O/ [/ w5 g4 W" H
多样化的机械类型和作业任务:农业机械种类繁多,涉及到种植、收割、灌溉、施肥等多种作业任务,这就要求电控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机械和作业任务的需求。
# J. u4 o& C' F7 j+ i3 @
人机交互和安全性:农业机械通常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和控制,因此,电控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机交互性能和安全性能,确保用户能够准确、方便、安全地控制和操作农业机械。
# y- B& ]$ R2 b* W% L
针对这些难点,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电控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 g1 N0 t' |% Q2 \8 [8 o
电控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技术核心包括传感技术、控制算法、电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可靠性设计技术等方面。

0 R* z) l) P; n; ^' |
传感技术:传感器是电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农业机械的工作状态和环境参数,如速度、位置、温度、湿度、气压等,为电控系统提供必要的输入数据。
3 ?8 g# O- ~( i1 Z
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是电控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控制算法可以对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对农业机械的自动控制和智能化运行。其中,涉及到的技术包括控制理论、信号处理、计算机应用等多个领域。

/ j; w1 H7 F5 b$ J; w3 W* b5 Y7 u
电机控制技术:电机控制技术是实现农业机械自动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对电机的控制可以实现农业机械的驱动和运动控制。电机控制技术主要包括PWM控制、矢量控制、FOC控制等。

& T: H% Y2 k9 M+ q
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电控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通过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农业机械与中心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互,如CAN总线、以太网、无线通信等。
$ i7 {6 {7 a) u
可靠性设计技术:电控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需要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可靠性设计技术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技术。包括冗余设计、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等方面。

& y: I+ `/ p+ f; }0 @# M% |
这些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将为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1 b4 U. o5 C: N) O' Z; T; j8 D9 g- A6 l  ]. d" w7 ~. j

# K8 L% J$ F- |6 |" S* W# X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使用电控技术已经逐步普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 j7 R: a3 `2 b7 ^1 c) |6 L
一方面,我国农业机械使用电控技术的普及率较低。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农业机械中使用电控技术的占比仍不足50%,而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市场比较分散,中小型农机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普及和应用电控技术的成本较高等因素所致。

$ E5 r" D- F9 g* ?4 D" H2 V# R
另一方面,我国农业机械电控技术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尽管我国农机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在电控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电控系统整体集成、传感器技术、算法控制、电机控制和通信技术等方面,还需要加强研发和应用。
2 B3 x7 s7 `/ H0 U7 T0 ?
不过,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电控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品质,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机企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因此,我国农业机械使用电控技术的应用水平将会不断提高。

& F  f3 i# e* B+ c9 H: G1 Z; U" @5 ~0 t0 z! @- u
未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科技进步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电控技术应用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 q; t/ d% C7 ~: j
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等的应用,农业机械将实现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够更加精准地执行农业生产任务,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 x& x! m  M  a2 V
多种技术的融合。未来,电控技术将与机械、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融合,形成更加完善的农业机械电控系统。
8 t1 o- T7 K9 L0 u* R
绿色化和环保化。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农业机械电控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采用更加环保的动力系统,更加智能的农业化肥和农药的喷洒技术等。

. h% G9 K( n/ U) i& m8 E3 N
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未来农业机械电控技术将在多个应用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土壤检测、气象监测、作物管理等。
% ], X& W) ?+ n
产业化和标准化。未来,随着农业机械电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逐步形成相应的产业链和标准化体系,促进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

) o$ d# g3 r+ p4 ?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3 15:22 , Processed in 0.06184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