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国石油通过官方公众号对外发布消息,用现有天然气管道长距离输送氢气的技术获得了突破。这为我国今后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远距离氢能运输提供技术支撑。 , c* x) v0 m, ? a/ Q7 N
* X4 F: T- [( s4 R5 c' k; x
据悉,中国石油以宁夏银川宁东天然气掺氢管道作为示范平台,将氢气以一定体积比例掺入天然气之中,利用现有的天然气管道进行输送。目前,这条天然气管道中的氢气比例已逐步达到24%。也就是说,每输送100立方米掺氢天然气,其中就包括了24立方米的氢气。经过了100天的测试运行,这条397公里长的天然气管线,整体运行安全稳定。 - G- n p6 W) O, h
当然,在了解这一重大突破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氢气的运输方式和成本。根据氢气状态不同,氢气运输可以分为气态氢气运输、液态氢气运输和固态氢气运输。 1 J$ c9 w- N& P- c7 c$ ^* w1 L
气态氢气通常采用长管拖车和管道运输;液态氢气通常用槽车运输;固态氢气运输可直接运输储氢金属。 5 `* ^" @8 [' k( \2 r
不难看出,使用管道运输气态氢气是其中降本空间最大的运输方式,但氢分子会溶于钢中产生氢脆,超出钢的强度极限,因此,现有的天然气管道不能直接用于运输氢气,但如果在天然气掺入氢气,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 8 M0 p4 q v1 C" {- K2 V, c
据中国石油管道局设计副院长李国辉表示,预计管道输氢量占比达20%时,约1000亿标立方米,可解决资源错配问题和调峰需求,同时,输氢成本约为气罐拖车的十分之一,一公斤氢气每100公里费用,可以降低至每公斤0.5元以下。
+ q& x. Z8 F$ S7 d* k, C/ t$ P
据了解,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油气管道的总里程达到18.5万公里。以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计算,当掺氢比达到20%时,可运输1000多万吨氢气,约合5600多亿度绿电,氢气成本也会大幅度下降。
% L; X+ ]1 e* ~! L# N& E
而在制氢环节,来自光伏、锂电等不同领域的企业,也在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降低绿氢成本,增加绿氢竞争力,助推全球氢能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