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网友对于中国机床的一段分析,分享给各位社友——
# J" D0 ^8 J: L! V3 n) A" \; C( K' P0 @% f. U/ l- [
中国机床“大而不强”的窘境,已经成为压在中国制造心口上的巨石!高端机床设备常年被日德垄断,日本机床年入562亿,但国内自给率却不足10%。0 U' j; Z; x9 M3 X9 a- t
, Y( F3 s6 s7 g
机床被称作是“工业母机”,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不论是不起眼的螺丝钉,还是备受瞩目的航空母舰,都依靠机床进行加工,高端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制造能力的标准之一。( r5 K+ U. k, a( ^% c% Z$ a3 j" t
# u& y- d) C2 d
而中国是全球机床第一大国,2020年,中国机床产值高达16.95亿欧元,位居全球第一。数据虽然亮眼,但我国存在的问题颇多:机床产业虽大,却大多集中中低端领域,高端机床十分依赖进口。2018年,中国高端机床的国产化为6%,2020年仍不足10%,发展进程缓慢,仅有的10%的国产还存在可靠性差,耐用度不足的问题。
3 S! c8 s+ b* G4 `+ K
8 L: T# a2 H" k' q( V2 e4 ]* H* g# w事实上,我国的机床供应主要依赖日本与德国,2020年,日本机床一年的订单量为562亿元,其中中国占了33%,而德国也占据四分之一的中国出口业务。把控着高端机床核心技术的日本与德国不用花费太多的劳动力,就可以轻松赚取巨额利润,这怎么不能让人羡慕!看来,这就是掌握高端技术的魅力。9 t9 X% @, h+ \0 f& w# D
/ ]+ N j: g. `6 u7 C) ~$ s
那中国有没有可能实现突破呢?5 u0 W2 `7 a6 G3 F
/ e# M) w0 ~/ G& f
中国的机床技术虽起步较晚,但并不代表不会有所发展,2022年8月,我国生产的高端数控机床已经安装了“国产大脑”,从数控系统,到电主轴、传感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都实现了自主化。/ v$ t3 m$ M9 x
9 x7 B& M d% @( E
如今的中国更加关注自主研发,多次提及要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中国智造”,除了在机床领域实现突破,我国在芯片,大健康等领域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14nm制程工艺已实现量产,国产90nm光刻机、国产CPU、5G芯片均取得了巨大突破。
5 [3 U+ E1 d. ^! }9 O! h h: W+ c9 V" ^) u m
一向被美日卡脖子的生物技术,也在全球老龄化的背景下,成一匹黑跑出,以 “派维络Pro”为代表的线粒体补剂经多项实验研究后证实可以激活身体能量工厂线粒体,补充细胞能量,延缓哺乳动物老化,目前,“派维络Pro”类线粒体补剂已经由京东进入我国,虽一瓶吃掉普通人一个月工资,但仍旧在京东掀起热潮,其中97%的消费力由富豪及高净值人群贡献。
" b$ n4 I6 Z* l6 k ]& x1 x/ C, k* D! c3 ^
中国有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想要真正发展,不受他人欺负,就要学会自主研发,发展我们自己的产品。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的基石,中国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被卡脖子的情况,希望未来我们能攻克下机床高端技术,真正强大起来。+ ?. `8 P ~& S5 n
q( d1 r1 D# Q0 b9 c4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