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32|回复: 0

农机选购一定要谨慎,小心这些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13 10: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机升国四,迫在眉睫的事。也因此,到底买国三产品还是国四产品,竟然也成了行业关注的大事。按理说,国四不是应该比国三更有优势吗?这么大政策推动的事,为什么用户不愿意买单?

, |: ^: `$ b% V3 m9 u4 j
笔者以为,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不单是价格提升,也不仅是维修难度提升,更不只因产品质量和技术不过关。库存,以及看到库存能挣到一些好处,也是众多原因中的一个。

8 K3 I  a0 @! l/ x1 ?9 \( y
先看升级国四态度
农机排放升级,在技术上的提升并没有更多地体现在使用环境上,比如效率和技术的提升。但排放升级的确推动了农业机械的技术升级,只不过效果没有那么明显。

4 E0 L) C$ _0 ]& Z  U$ Z
升级国四,有两类企业。第一种是不得不升级,第二种是乐于、希望早点升级。发动机企业如此,主机厂更是如此。
5 {# D0 @& w3 x6 `4 N  Q
而且,第一种要比第二种多得多。

8 ?5 H3 _8 Q8 a- z0 ?
很多地方可以佐证。你要说国四不好,骂得越凶,行业转发越多;相反,你要说国四好,不但没人鸟你,还希望骂你两句。
2 V1 O/ E* V: C1 C. q; t1 n
也不能说这种现象不好,只是不同的现象是由不同的态度所造成,而不同的态度导致不同的库存理念,这个理念影响着国三机的状态,一不小心就会掉坑里。
8 b# {) f$ V7 g3 l" {4 k5 ~
态度关联库存理念
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一个现象,到2022年6月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农机企业不再提供国三产品订单。实际上,更早宣布国三订单截止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 J" g" M, d! M3 `
而到现在还再说抓住国三尾巴的企业,会有更多。不单是现在,就是再过一个多月,仍然会有不少。甚至于,在国四法规执行后,还会有企业呼吁用户抓住国三的尾巴。到购置补贴不能录入系统后,还会有国三的尾巴,毕竟还有二手机啊!
. E5 l2 R( B7 ?, |
对待国三和国四的态度,会让企业对库存产生一些差异。

2 a1 c8 y/ w; {" W
除了宁可不要剩下几个月的国三市场,也要坚决切换国四的企业,这为数不多的“表率”外,还有两类。注意,这个表率加了引号,什么意思各位看官自己理解。
2 {& B5 L  o* H7 q+ a' O2 O1 d
另外两类,一种是前期确实有一些库存,另一种是还要生产一些库存。

6 o  p8 ^4 M& v0 W4 G
不同理念的坑
国三的尾巴,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你能不能抓住好尾巴,就要看各位本事了。
% i- c. i8 V& {. T: }
到了这个时候,肯定抓不住最好的那个尾巴了,因为最好的那些个尾巴在2022年1月份陆续没有了,到6月份几乎绝迹了。
% P9 ]/ ^) u) B% ~  C1 E
最好的没有了,那稍微好点的有没有呢?当然有,但要避开一些坑。

& F) r4 }+ O! e
比如,有些企业2021年以前的产品,就不能叫优质了;甚至有的企业2022年及以前的产品,都不能叫优质。也就是说,第一个坑就是看这个国三是不是正常的国三,是特别老的、混淆视听的,还是正常库存或者新生产的,这个需要各位自己把握。
8 P! a2 S& x5 `+ y* ^
另外,还需要注意补贴。
7 A4 v( r, G! B! u: D3 k
尽管录入系统给了足够的时间,但资金是有限的。各位需要权衡利弊得失。特别是有的产品升级国四后提升了性价比,或许也是不错的选择。
( H' _4 C7 t& u: t
结语

1 q) R" p/ L* {$ @
国三产品在使用上,确实更加粗放耐造。但是,国三也有不少坑。文说了,老国三未必好,粗制滥造的国三肯定不好,拿不到补贴可能也不好。

; I3 g6 V9 O6 B- n; }2 ]& V+ m
还有,当国三和国四并行销售的时候,你猜售后服务会优先照顾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20 21:50 , Processed in 0.05739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