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耿帅在微博上发了一张手握铁斧的照片:“为什么我老想着做武器? ” 4年后,他用上百个螺母组装出了一个加特林大炮,螺母拼成炮体,钢管当作炮筒,还设计出了一个简易的发射装置。只要把橡皮筋套在炮筒上,转动把手,橡皮筋就会弹射出去。
$ C1 s- t7 p, R* L) C6 @3 t
耿帅成了人见人爱的“手工耿”。 0 g. O/ b$ S& J" y

8 r) i' E4 t/ d1 w
目前,手工耿在快手上有超过360万粉丝,微博粉丝超过170万,B站上视频的累计播放数达到1.5亿。他上过央视,接受过路透社和《华盛顿邮报》的采访,成了全网最炙手可热的“网红”。
0 o1 H! Q& ?/ d! U9 k2 j5 B# g
即便如此,在“手工耿”的微博账号里,还留着他早年的心路历程。那时,他正辗转于北京和河北之间打工,甚至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微博上有他不满于现实的挣扎,也有对未来的迷茫。每个人都能在这些微博中看到25岁的自己,但不是所有感同身受的人,都能成为“手工耿”。 
- t$ N3 O( j T. \5 |
看到了他的过去之后,“手工耿”又变回了最真实的耿帅。 ]2 \; i* ?3 N" d# @$ `
“没用”的手工耿2013年3月,还不知道自己将会变成“手工耿”的耿帅,正在微博上说着丧气话:“心里好难过,感觉自己很没用,实际上我也很没用。” 五年后,一位用户给这条微博留言:“你很有用,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谢谢你。”
7 u( g# s& |$ \
“没用”一直是手工耿的标签。《华盛顿邮报》将他比作“无用爱迪生”,粉丝戏称他做的东西是“无用良品”。 8 G6 b* u. t9 e2 |9 n
2019年初至今,手工耿在快手展示了他制作的40件发明。年初是用鼓风机、钢板和铁丝做成的硬核“小猪佩奇”,年中是集木工、焊工、电工为一体的“破釜沉舟跑步机”,年末则是线路复杂、工序完整的“全自动护肤器”。 ' F# J+ t9 s+ v1 `2 m) F
他的制作越来越“大”,和以前的小摆件相比,也显得更加“没用”。 8 O3 F! A& d5 ^; F7 o6 Y; Q0 p6 h

破釜沉舟跑步机 : X1 S9 ^7 m8 S
在设计“破釜沉舟跑步机”时,手工耿把跑步带安装在了一个铁质的笼子里。使用者事先设定一个跑步时间,设备运行之后,笼子会自动上锁。使用者必须跑完规定时长,笼子才会打开。手工耿称其采用了“全封闭跑步方法”,可以“完美解决我们跑步的时候自制力不足的问题”。 # A8 K! s/ r/ W5 `3 |$ c
倒立洗头机,胸口碎大石护甲,放在肩膀上的椅子……手工耿的作品,大多都是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东西。 + {3 _, `+ H" G/ f& ?
发明虽然“没用”,但“手工耿”三个字却越来越有分量。 # m! S) O% E$ S+ w& Z; X6 _
2019年4月,手工耿成为腾讯新手游的首席道具官,亲自为游戏打造专属的龙头道具;5月,快手举办了一场跨界擂台,邀请SOHO联合创始人潘石屹,用“木工”手艺对战手工耿的“机械”技艺;10月,宝沃汽车邀请手工耿和代言人雷佳音,在淘宝、抖音等多平台开启了“雷佳音PK超级脑瓜崩”的直播卖车活动……
% J4 @# r" J# V1 u' @) e

手工耿和潘石屹
% d( v' c" ]/ T' M9 d% x) u
六年前,耿帅还调侃自己总被别人喊“师傅”——“师傅,这暖气什么时候能装好?”他自嘲道:“他们是公司老总、IT精英、矿厂老板。身价过亿,坐拥千万住宅,手下成百上千,但是和我接触不过短短时间,都会被我的逆天神技而折服、甘愿拜我为师! ” 如今,“手工耿”也和这些大人物走上同一个舞台,享受同等的待遇。再也没有人喊他“师傅”,有些行业大佬甚至是他的粉丝,连李诞也戴上了他设计的能放大眼睛的眼镜。 2 b% ]5 N7 S( W
尽管已经想出了上百件发明,耿帅从来不觉得创新是一件难事,他的脑子里总是有很多新鲜主意。但是,“商业变现”四个字是个难题。无数的采访,活动,商业推广,广告代言找上了门,充斥了他曾经用于和粉丝交流的微信号,一度让他手足无措。
5 I5 Q- h6 w8 z1 N% `9 X
以前,耿帅还有精力在微信上和粉丝交流,处理寻求合作的媒体和企业,现在实在力不从心,直播频率也降低了。他开始习惯于给各种活动站台,在微博上给赞助商做露出,还学会了“恰饭”这个词。有人说他变“高冷”了。
3 ?( J5 W8 Z$ m) R' F6 H
但在他的手工视频里,“手工耿”还是那个老实巴交的耿帅。
9 r+ [$ r S* u' z$ A
他依旧穿着标志性的背带裤,留着长发和胡渣,在凌乱的工作室里做木工,在简陋的院子里拍视频,一如两年之前刚开始走上这条路的样子。 3 u, O: M) E' B; H7 b& C1 P% @& G
“故事开始的地方”
2 H7 w2 P9 s- n2 V2017年6月5日,耿帅在快手上发了第一个视频,拍的是他用管钳、螺母和弯曲的钢筋制作的一只蚂蚱,管钳是身子,螺母是眼睛,钢筋是前后腿,活灵活现。 # [: A+ ^- ~9 E2 ?

管钳蚂蚱
4 k1 [' h. }2 w* I2 {3 Y
这个视频三天获得了超过70万的播放量,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数字。他在之后回忆:“当时特别高兴,很激动,凌晨几点也不睡觉,老是刷新这个视频,看视频底下有没有评论点赞。” 8 Z& L, b+ U6 D, y
对“手工耿”来说,这是故事开始的地方。 " I% X+ k `# _0 N6 S' C& h
耿帅出生于1988年,是土生土长的河北人,家在保定市到高碑店之间的一个小县城。耿帅所在的村子,只有1500户人家,总人口刚过4000,村民们以农业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
. e! R. \ ?' q1 o& s$ O! ~5 b
在成为“手工耿”之前,耿帅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工”,地下是他经常待的地方,修管道是他最常做的工作,日出之前进地下室,日落之后才上地面,他形容自己白得像一个吸血鬼。
' P B4 D6 v# v* J" }+ Z, t
2013年8月,他在微博上问自己:“马上就要到而立之年了,还能改变人生吗?”巧的是,耿帅的人生转折点,就发生在他30岁的那一年。 ; a' }, }0 g m7 C
2017年,29岁的耿帅辞去了工作,准备自己尝试设计和制造一些东西。这个想法,和他小时候当画家的理想,长大后做武器的愿望,都有很大的关系。他的第一个作品就是那个管钳蚂蚱,之后又陆续用螺母、钢板之类的小零件,做出了几个小摆件。
, A' h3 u$ ?3 p- q
当时,快手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5亿,日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正在向“日活亿级俱乐部”大举进发。呼啸在下沉市场的快手风,也吹到了耿帅所在的小村子里。 8 ], E1 j- Q2 }
管钳蚂蚱视频火了之后,耿帅给自己取名为“手工耿”,开始有规律地在快手上发视频,内容是他发明的小物件和制作过程。 / U6 ?0 q% R( ~0 R- X( p

脑瓜崩辅助器
8 e" f* {; _* P% p2 ?
几个月之间,他的粉丝数从几千一路涨到几十万,最后直指百万。光是螺母加特林一个视频,就给他带来了超过10万的粉丝。
4 R! H v2 i5 Q7 g
有了粉丝基础后,手工耿在网上开了一个小店,卖一些简单的手工,比如菜刀梳子,金刚拨浪鼓,不锈钢风车等。在父亲和弟弟的帮助下,他在家里搭起了一个小流水线,勉强能应付每个月的数十个订单。
q& F! F4 T' _# E
到了2018年9月,“手工耿”的名头从快手流传到微博上。9月18日,他制作的“脑瓜崩辅助器”上了微博热搜榜,“手工耿”的微博账号从2万猛涨到30万。
9 Y% U7 e8 g9 A- x4 \! p' S
同月,手工耿发明了一个“地震应急吃面神器”。他在视频里一本正经地解说:“我最讨厌吃泡面的时候发生地震……所以我做了一个地震应急吃面神器,它独特的外观和设计,可以让碗在强烈的震动中保持平衡,从而让汤汁不洒出来。”最后演示的时候,连他自己都忍不出笑了出来。 ! ], g6 l7 R4 `; U0 C& w5 c

地震应急吃面神器
' Y; _2 c. \ Q6 g& P# e3 t& M
人们纷纷注意到这个“脑洞极大”的手艺人,戏称他是“发明界的泥石流”。手工耿穿着蓝色工装背带裤,凌乱长发、胡子拉碴的形象,也开始深入人心。 如果说之前的“手工耿”只是快手上的网红,此刻的“手工耿”才真正出了圈。
6 ^2 `9 k3 n9 ^3 V2 C( D% z; i
手工耿在2018年的一次演讲上提到:“火了之后给我生活带来了变化,收入方面提高了很多。以前一个焊工也就是五六千,六七千左右,现在我的收入除一些贩卖手工,还有网络直播方面,比以前高了很多了。” . F; _# Y# @* ?3 }2 j }" ~( ~* Y3 \
村里的人不理解这种经济,他们只看到“手工耿”的名字频频出现在网络和电视上,一辆又一辆来自北京和上海的媒体车开进他的家门,甚至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出现在这个相对封闭的村子里。
8 d `4 E, [1 m# j9 J2 G
“他们以为我参加一次活动,接受一次采访,就能拿好几万。”说到这里,手工耿显得有点无奈。 * j7 s& ~ R# |" r8 |
不过,生活条件确实有了可观的变化。到了2019年初,手工耿的收入能达到以前的四倍左右,足够养活全家人。他不需要再看老板的眼色,可以用自己的手艺做想做的东西。 刚过而立之年的耿帅,终于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 Y6 D h2 E" O- k& G2 E3 D
让“无用”成为“大用”
& u4 a4 W( @+ l0 g开始直播的手工耿仿佛换了一个人。平日里一句话要支吾半天的他,变得和所有快手主播一样,满脸堆笑,声音洪亮,招呼着直播间的“老铁”不要忘记给他“扣波666”。
6 D" R% G6 f9 W) O- Q: H
“你喜欢直播吗?”
! ]& N" Y& [0 F0 T. W# Q* d
“怎么说呢,我喜欢在直播里分享我的发明,或者是分享我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如果什么也没做,没什么可讲的,这直播就很尴尬。”
; }" k0 \' R* t3 Y
耿帅不擅长言辞,说话有些大舌头,回答问题之前要沉思许久,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就会用“怎么说呢”来掩饰尴尬。
- M4 N: ?) f2 q& w
但他从小就擅长动手,精通各种手工技艺,喜欢设计和创新。“手工”两个字,似乎就刻在耿帅的基因里。 
机械瞬移冰船的制作过程 3 a/ o4 a7 o2 L$ }( I* |
耿帅的父亲是一位焊工,他从小就会帮父亲做一些简单的零活。或许是受到了工厂氛围的影响,耿帅一直喜欢手艺活儿,小学时就能把家里挂钟拆解了又组装上。
. l$ y+ L- a, d0 `$ l# t# ?
耿帅是个聪明人,他也承认自己在初中的学习成绩“还可以”,但他并不喜欢读书。少年时期总有一种“逆反心理”,耿帅也不例外:“那时候心比较大,感觉早点进入社会比较好。在学校一年就学习十来本书,怎么说呢,感觉那是比较浪费时间的一种做法。” 初中毕业之后,耿帅选择了辍学,开始了漫长的打工生涯。他记不清自己一共做过多少工作,每份工作做了多久。
* F( F) f/ Z2 j. l5 |* x! H( t
16岁开始,耿帅先在工地里打杂了小半年,接着工厂的车间里工作了大半年;开了一年的泵车,又做了两年的包装袋;在高铁项目里灌模具,也在居民区里修暖气;当过服务员,卖过手机,给消防队接过管道……整整十四年,耿帅在北京和河北之间颠沛流离。
& u ~6 E! H% o3 q I* e
有了小孩之后,耿帅就回到了家乡,陪在家人身边,有一搭没一搭地给各位老板打工,做着焊钢结构、搭建屋顶的工作。 - k, r1 \9 h1 X
他并不满足于这样的生活,这也是他频繁换工作、换地方的原因。“有时候感觉那工作不适合我,想找更好的工作,去挣钱更多的地方。”
! Y: X' J% f2 n- j
他也不喜欢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怎么说呢,在北京的时候,工作还可以,但是(生活成本太高),赚的钱不足以养活自己。” ; q, @; T; a7 [. w( }7 M( D
2013年,耿帅25岁,他不止一次问自己:“什么时候混成这样了?”。和所有经历着“人生四分之一危机”的年轻人一样,他把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写在微博里。
) M: a1 U a/ \ W% L

: J; _- n6 G }- a& V
在外漂泊的时候,耿帅经常在微博里“哭穷”,感冒一个多星期也扛着没有看医生;他也经常展示出脆弱的一面,在北京打工时,他的床头有个抽风机,抽风时噪音很大,但他很少把他关上,他说:“我害怕安静”;他做过噩梦,“刺痛内心深处的噩梦,醒来有种想自杀的感觉”。 * c0 L- |' R4 A
开始发视频之前,他的最后一条微博说的是把手机忘在饭店,过了一个多小时回去找,服务员把手机完好无损地还给了他。他感叹道:“世上还是好人有好报的。 ” . }" i! _& b4 w* }8 z) t4 o
2013年12月以后,耿帅再也没有在微博上分享心境,但即使是成名以后,他也没有删掉当初的“黑历史”。
2 @2 X# i( v& ?: |) }; {2 n
现在,这些微博成为粉丝的朝圣地。他们看到了耿帅曾经的苦日子,也见识过“手工耿”如今的辉煌;他们真心地替他感到高兴:“你终于熬出头了”,也明白了为什么只有耿帅能成为“手工耿”。 
图源:新京报
& T+ c! A6 v [0 ^9 ~* C/ i& e
爆火一年之后,手工耿依然穿着背带裤,耍着电焊枪,设计了“没用”的发明。但在手工耿每一个视频下面,都有上千条评论和上万个点赞,观众一边嬉笑着他的发明“没用”,一边被他的创意和动手能力所震撼。 ( \& g9 n4 v$ E( J& ~- T/ {( a0 P
他们“威胁”手工耿说:“敢发明有用的东西,就取关你”,这或许是对“没用”最大的赞美。
( P' e- ]2 N7 {+ @ f
即使手工耿发明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都没有用,但时代对一切新内容的宽容,却能让这份“无用”成为“大用”。 时代选择了耿帅,“手工耿”回应了这个时代。
: a) b4 z0 e! { }# o
刺猬公社 御寒
* a- |5 \7 `, @+ U" g( H) a. M0 Z5 X* z#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