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至今年逾70岁,曹德旺仍然保持旺盛的精力,每天6点起床,一天工作十数小时,假日不休。曹德旺接受《中外管理》专访时,他更大的乐趣是谈佛道。对视佛教为灵魂的曹德旺而言,与做企业的大道相比,术已不那么重要。他更看重智慧,智慧就是法,是规律,也是理解万物的基础。
2 x; v3 v6 b0 j/ b W# g; ^. A. Y在曹德旺硕大的办公室里,最醒目的位置摆放着一本巨大的《金刚经》。另一本同样大小的《金刚经》,放在他几年前花7000万元购置的豪宅门厅中央,每天进出得见。
. I/ q. X( P" A" M, r过去一年的媒体喧嚣并未扰乱这位汽车玻璃大王的步伐。参佛,修行,捐赠,布施,全球建厂,每一步都走得有条不紊。偶尔,曹德旺也会回应舆论关于“跑路”、“海外投资”话题,但每每说真话换来的是再一轮的误解,他也只是一笑置之,称“给他们一个开心的理由,有何不可呢?”即便最近再因对媒体直言看空房市,建议大家“尽快卖掉多余的房子”而被热炒,他也从未想过做如马云般站在风口浪尖上的网红企业家,一如其自谦:“我没什么本事,就是死心塌地做制造业”。
8 F p* q3 E$ y! m4 Q' U. a很少有一位中国企业家比曹德旺拥有更加虔诚的信仰价值观并彻底践行。经商四十载,他全部的兴趣集中在两件事上,出则带领福耀进击厮杀,入则放下执念修心参佛。作为中国制造领域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他在传授行商经验时,也只给出了跟日本稻盛和夫完全一致的四个字:“敬天爱人”。
0 v( z9 G, y8 `+ O) f# @9 g0 z不止于虔诚信佛,还在于他们都非常精通数字。今天身家超过125亿的曹德旺,捐出去的钱也基本相当于这个数,而他只把这些财富比喻为身上多余的赘肉和修行自律的根本。 " U/ N1 T# D) ?! ^# K* @
一路带领福耀从一个乡镇小厂成为最全球化的中国制造企业,如今曹德旺犹如得到“佛报”。而财富对他而言,更大的意义是养活着上下游十多万人,并让企业延续下去。 . N( Y. d8 R+ F3 Y
至今年逾70岁,曹德旺仍然保持旺盛的精力,每天6点起床,一天工作十数小时,假日不休。曹德旺接受《中外管理》专访时,他更大的乐趣是谈佛道。对视佛教为灵魂的曹德旺而言,与做企业的大道相比,术已不那么重要。他更看重智慧,智慧就是法,是规律,也是理解万物的基础。 # t3 E0 }( s' P
怀揣定力,践行企业家的责任
- ~6 m5 `& l$ v& H# I3 n《中外管理》:您从少时就笃信佛教。我们知道日本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也是虔诚的佛教徒,信佛究竟对于做企业有怎样的帮助?
6 j0 A0 H9 B1 i: ]5 ]! |曹德旺:帮助很大。因为佛教的精神核心就是要求企业家研究“我”与社会管理的问题。企业家怎样才能够得到社会尊重?就是你先尊重社会。因此自律、自强、自尊、自爱的精神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你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做到自尊、自爱、自律、自强。
: g7 i- h1 [% h《中外管理》:我们都知道盈利是企业家的一个责任,但是能够做到获得尊重、对社会有贡献这种境界是很难的。身为优秀的企业家,你怎么理解企业家的责任?
$ E3 \1 U2 a- _8 D2 c% z& L$ y曹德旺:盈利是第二位的。对于企业家的责任,我还是那几句话:首先你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的首要责任是国家因为有你而强大,社会因为有你而进步,人民因为有你而富足。现在我们经常讲到丰田汽车的丰田章男先生,如果没有当初老丰田、老一代企业家把汽车技术、产业做到这样,后代能得到什么?但是丰田为整个社会,为人类带来多大的方便、贡献?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真正应该尊敬的是这些曾经为社会做过贡献的企业家。
7 y6 I/ ^/ J( L5 h( ?《中外管理》:对于福耀而言,又将什么视为自己的责任? A+ `( r! `; I- x( V
曹德旺:因为汽车需要玻璃。中国是大国,必须有一个企业有这个担当,我来帮你做,福耀就是怀揣这样的责任,给汽车企业做玻璃。
$ S' p: ~& P* k& L# \: ?4 W- S《中外管理》:福耀30多年前就进入制造业,亲历了制造业的演变发展,您觉得我们在哪些方面应该向国外的制造业企业取长补短?
( e. r6 C4 _4 L$ `# n曹德旺:我们最缺的是一种精神。中国人应该放下心来,定下心来。日本人的典型特征是工匠精神,做事情很认真,德国人也很敬业,美国现在也开始讲恢复制造业大国地位。我们更应该放下心来,虚心地向世界发达国家学习他们高度敬业负责的精神,我认为需要做这个事情。
7 x, H# B! e. E/ U( A7 K7 P6 u1 v做慈善对我是减肥削赘肉 - I* u" r+ R" |8 }
《中外管理》:媒体评价您是持戒行商,其实做企业也是一种修行,您怎么理解这个修行过程?
& c) W7 `0 ?+ ]- }$ T9 |3 B曹德旺:修行的目的是什么?是把自己做人的标准练出来,修行体现在做人。那怎么修呢?把刀扎到肚子里,这边太肥了割掉一点点,那边有多余的赘肉也要割掉一点点。我捐了很多钱,加起来有110多亿,已经花掉30多亿,我有气魄做这件事。 - @. q* i9 ]2 G0 Q- ?2 ^" M: G' q
钱对你们来说是钱,对我来说我是在减肥,是在消除赘肉。 - K6 B5 I2 r# g* D. t
《中外管理》:做慈善对您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9 |$ Q8 d3 ]+ W9 a
曹德旺:慈善的目的就是学会做人,把自己修得自尊、自重、自爱、自律。中国的三教,道教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研究的是人与治人,佛家研究的就是我与社会,倡导灭掉我,这与儒家的克己复礼有些相通。因此你看佛从哪儿来?都是笑眯眯的,肚子大大的,因为心宽体胖。
% a L& J* l: C! p" d r+ M智慧是没有规矩的,它就是法
4 T4 n7 r0 `4 |2 h3 V H7 B0 S《中外管理》:作为虔诚的佛教徒,您如何在佛家思维和商业思维中找到平衡?
9 O3 O$ \4 M! P- U6 H曹德旺:它们有相通之处。企业家的事业是风险事业,要规避风险的时候,就像你开车一样,看到300米以外有一个大岩石在滚,你要判断它是往哪个方向滚,考虑是否要过去。你如果只看着眼前,开到跟前了发现它过来,那你完了。未雨绸缪就是这样来的,要通过现象来判断走向,佛家也提倡这个东西。
! b5 {9 |# _4 Q4 u# E4 n/ _所以我们在修行过程中,要学会通过现象来判断问题。比如儒家《易经》提倡的象数化,这个现象有多少数量,实际上就是现代MBA课程的管理统计学。我们弄清楚了,用现象判断问题的走向,了解事情这样发生,带来的结果是什么?会起到怎样的连锁反应?如果未雨绸缪,走在它前面,你就不会死。
- W2 N7 x4 \0 {1 g+ j《中外管理》:能够敏锐判断未来,这种做企业的智慧如何修得?
& z5 s, M- W, W8 K, L曹德旺:智慧跟知识不一样,知识可以从书本上学,而智慧是没有规矩的,它就是法。佛家倡导“法无本尊,观法无我”,观法无我,第一层解释:我是一切危害社会的根源,坏的事情都是我心在作怪,有我才发生这个事情,如果天下没有我就不会发生这个事情;第二,法无本尊,任何办法没有起源的地方,法是因缘而生,因为发生了这个事情,才想办法,用法律、用办法来解决。缘尽法灭,这个事情解决了,法就没有用了,没有基础了。法,一切都是为了治理针对某项东西而来的。 + U7 M$ E4 E0 }6 k+ X, i
这同样可以用在做企业上。任何思想都有它的时效性。时代变了,形势变了,人的思想也在变,你再故步自封、守株待兔肯定不可行。
8 t' D' n! D* J全球化是所有企业的终极目标
) e8 h/ P4 l5 u5 [# T) U) |& B《中外管理》:福耀全球化、走出去也是“主动出击”吗?
; R- c! L ?: `. L. d5 t曹德旺:全球化是所有企业的终极目标。企业不断壮大以后,必须国际化,才体现出它的终极目标,只有它的价值实现了,才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事业。所以,有些人说的:一走出去就说“某某人跑了”,是非常狭隘的。 : y5 s, ~6 y# a
《中外管理》:就像当年中国盛唐时的丝绸之路,只有自信、开放才能走出去? . ^) L5 A7 a% g8 C o
曹德旺:自信是一种素质,是一种修养。企业家培养自信,一要学会敬天,二要学会爱人。你能够做到这些肯定会有自信。第三你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再加上一个非常高的境界——追求报国为民的理念。 + E5 I, S8 ~4 K- W7 I6 i$ k1 |
《中外管理》:2017年,媒体大幅渲染福耀在美国遭遇的文化冲突和劳资矛盾,面对各种争议,您保持淡定的勇气来自哪里?
. B' T$ Z) {% W& P; v- N, l曹德旺:来自自信,因为我没有做对国家对人民不利的事情,我就会很淡定。
9 b% ] p* R9 }4 t* b* H《中外管理》:现在回过头来看,您觉得福耀的海外战略算成功吗?
3 p9 W U0 S) q+ ~曹德旺:现在还不能够算,但是我感到自豪,因为我的产品长期得到美国用户的认知和认同,我有能够生产出他们认同的产品的技术,我有底气去美国投资。
]1 u& Q% {% M7 F《中外管理》:西方人信仰基督教,您在美国建厂,一开始会有不适感吗?
1 y7 Z$ ^/ t( G* ?! u# K$ `曹德旺:没有。真正开明的人知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他的短处肯定有他的长处,如果都是短处怎么生存下来呢?你应该虚心地去研究他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什么东西可以用,什么东西不可以用。这就是开放,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接受世界的万物。 : ~$ ~+ q! C% a# @/ q" @0 ?- _
走出去,你要发自内心尊重他 5 a( i& |% T% d( G
《中外管理》:您是真正以一种开放的胸怀走出去,到美国,到德国、俄罗斯,去迎接不同的文化,这些地方给您带来的收获又是什么? 1 `& G5 D2 |: m& Y) i7 z
曹德旺:我有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管什么东西我都觉得好吃,因此很适应。这就是包容的好处。因为你起心动念,你的心接受了它,当然你的行为也就接受了。
, Z! u8 [6 z3 Y* ?- u! `本地化,你要发自内心去尊重他。而不应该让自己跟人家对立。
1 k& |8 }1 q' F8 U《中外管理》:在俄亥俄州的工厂,福耀也雇佣了很多美国工人,对您来讲管理美国工人和中国工人有什么不一样? 1 X2 o3 S6 |2 s- m) [6 B) S
曹德旺:文化上不一样,第一,你跟他们讲话的时候要注意的就是,承诺的必须兑现,而你也不要轻易承诺;第二,讲话就是讲话,不要有推推搡搡、握手、勾肩搭背等行为接触,这样他认为你不稳重,不够尊重他。 / D7 u2 K* J+ ~3 G/ S/ A
《中外管理》:媒体对于福耀的报道,反映出美国工人和中国工人文化理念有很大差异,比如美国工人很难接受加班,看起来也没有中国工人勤奋。这会影响当地工厂的生产效率吗? * \* O. A" ~: ~4 M7 G/ s0 x
曹德旺:我认为看你怎么处理。美国工人有美国工人的优点,中国工人有中国工人的优点。中国工人做事情不够认真,没有美国工人较劲。你把工作交给美国人做的时候,这个动作教会了,他只懂得这样做,很负责,很较真儿,这是我们跟他们比不了的。中国工人做不完的,可以加班做,但美国人不会给你干。但是真正培训他会了以后,美国人做事情快,他不会想办法偷懒。中国工人有的时候自作聪明。还是那句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他的长处,肯定有他的短处。
; e/ a' ?) C* E4 ?《中外管理》:您在全球办厂用了大量多元化的跨国人才,您对跨文化人才的使用有什么经验?
1 [8 X9 O% a4 d0 z% B曹德旺:人力资源,实际上这些在我们中国的古老文化中有很多可以学。《大学》里就开始讲“以人为本”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读书来干什么?是让他懂道理。懂了道理又怎么样?会懂得“至善亲民”,它用的是“民”,不单单是某个人,泛指天下所有人,“以人为本”就是从那一篇开始,包含了所有与人相处之道。中国文化里,白居易《琵琶行》里有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我用人的政策。你要以结因缘维护跟他的关系,你要关注他的发展,关心他的利益和他的前途,这就是我的用人之道。
# |8 T1 o! p4 k, }2 z( W. r' F上天给你的财富自有定数
* Z J2 K: t2 p* @《中外管理》:据说您几年前花7000万给自己盖了座豪宅,住进去了却在纠结“佛祖是在菩提树下修行的”,现在还纠结这个问题吗? - \" @& O9 S' }2 ~
曹德旺:现在不纠结了。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自律。如果不限制自己,你把上天给你的财富指标用完了,你也就完了。我认为冥冥之中有人在给我们定调,你这辈子吃多少斤猪肉,吃多少斤大米是有定数的。 % g0 Y1 J- a& ~* m9 K
《中外管理》:现在财富对您来讲意味着什么呢? 3 {9 c( e6 Y0 E7 Q: r0 J" N
曹德旺:财富不是你一个人的,财富只是满足你精神上的需要而已。我现在精神上也不需要它来安慰我。我更高的兴趣是做成每一件事情,而且做出真正社会认同的需要的产品。
& j8 i" [3 S* ~% R. h( z《中外管理》:您说福耀要做百年企业,您觉得现在30岁的福耀可以传承下去的是什么?
1 i! Q( T5 f" T$ ~1 k; p曹德旺:真正的实业企业,最终的传承是制度、文化。你不要讲财富传承,财富会引起争夺的混乱,陷入财富的争夺混乱里,企业就倒塌了。 7 R% U" K9 W! O7 `: |% S7 p" q
《中外管理》:您最希望把什么东西传承下去?
* w" U4 d; }6 t9 \* l) d曹德旺:福耀要由谁来继承?我认为应该传贤不传后。他真正有能力,有这个胸怀境界担当起报国为民的责任。所以要真正传给有担当能力的人。 0 v# _3 |5 I( `" I4 V, a- S7 j, N& _
华夏基石e洞察
( p b) J6 l/ l* |, M2 z* f: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