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815|回复: 15

从薪资分布看机电工程师的职业陷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2 19: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零件邦 于 2019-7-12 20:26 编辑

这篇文章是我们零件邦的一位工程师写的,感觉分析的颇有道理,分享给大家!      

原标题《看完工程师的薪资分布,满心悲凉!》

近期,因工作需要,从四家猎头机构拿到了关于机械工程师和电气工程师的薪资分布状况的数据。原始数据较为复杂,经过小编整理,归纳如下,为了避免广告嫌疑,用ABCD代替猎头机构的名字。

        


初步分析发现机构A的数据与机构BCD存在较大差异,考虑可能是机构A的统计方法异常,直接忽略。对机构BCD进行了简单平均。取均值后的饼图如下:


起初,这个饼图并没有让小编觉得意外。因为事实上从这个饼图上也的确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内容。人员工资在各个工资段内分布有多有少这很正常。但后来小编转念一想,何不做个漏斗图看看?

漏斗图很快出现,机械工程师出身的小编看此图很久,感同身受之余,越看越觉得心生悲凉!

从上图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三个信息:

① 工程师的薪资分布基本上符合金字塔原则。大部分人的薪资都比较低,薪资越高处,人数越少,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可悲之处在于,九成以上工程师的薪资水平都低于15K。工程师的英文名字叫Engineer,从字面上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词叫做驱动者或者说激励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工程师是绝大部分企业的驱动者,是一切工业生产活动的动力源。工程师们的付出与之得到的回报实在不匹配。


②图中6k-8k和10k-15k这两个区间的群体很大,你可能会觉得说这是好事情。其实不然。小编看来这两档正是反映了很多工程师的职业发展痛处。首先我们来看6k-8k档。一般工作三年以上的工程师,只要能力和勤奋都很容易达到这一档的薪资水平,然而,10k却是一个天花板。如果不跳槽,不换工作,大部分工程师很难突破10K的瓶颈。所以这一档卡住了大部分工程师。


③其次,我们再看10k-15k档。薪资超过10k的工程师,一般努力工作三到五年,按每年加薪8%,比较容易接近15k,然而15k是更加难以突破的瓶颈,原因很多,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因素是很多企业把15k设置为技术岗和管理岗之间的薪资线。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工程师无法从技术岗转型到管理岗,就很难突破15k的瓶颈。

在小编眼中,6k-8k和10k-15k这两档更像是两个瓶颈,两个陷阱。它困住了大部分工程师的人生,也困住了我们对技术的想象空间。


经济社会,人要生存。在梦想和现实之间,现实往往是骨感的。我们看到很多优秀的工程师,为了所谓的职业发展被迫转型做管理。其实是向现实的妥协罢了。



对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呢?欢迎加入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技术除非做到行业顶尖,否则,难以有较高突破,想突破,转管理或者是销售才是王道,高工资只有管理者才有
发表于 2019-7-12 22: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6k-8k和10k-15k这两档更像是两个瓶颈,两个陷阱。它困住了大部分工程师的人生,也困住了我们对技术的想象空间。”非常符合现实情况。

点评

国内工程师的工资和国内做的产品水平挂钩,美国工程师的工资和美国的高端产品水平挂钩。  发表于 2019-7-13 08:35
发表于 2019-7-13 08: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哀个屁,悲哀有前提的,是这个工程师什么都会,什么都懂,却挣的不多,才谈的上悲哀。
然而事实上多数的中国机械工程师,既不懂高等数学,又不懂材料学和热处理,英语又菜的很,所以多数工程师薪水是太正常不过的事,甚至说是人才市场的正常反应,体现了优胜劣汰。
8.jpg
9.jpg
10.jpg
11.jpg
14.jpg
发表于 2019-7-13 08: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说的简单点吗,还搞这么多百分比,看都都看不懂,而且看的头晕!
发表于 2019-7-13 08: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悲哀的事莫过于企业对于技术人员的不尊重,也不重视,所以难出头,所以很多搞自动化这一块的技术人都自己做小老板了
发表于 2019-7-13 09: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一般和电气是分开的,电气又分强电,弱电,自动化的,现实工作中很少有专门机电工程师这个行当,其实搞电气的比较容易上到1万月薪,机械则不然了,不明白楼主这样混合统计的意义。

点评

然而机械工程师才是一个项目的主导,项目的负责比重更大  发表于 2019-7-13 16:40
发表于 2019-7-13 16: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呢?城市跟城市之间差的很多吧
发表于 2019-7-13 17: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虎不下山 发表于 2019-7-13 08:03
悲哀个屁,悲哀有前提的,是这个工程师什么都会,什么都懂,却挣的不多,才谈的上悲哀。
然而事实上多数的 ...

学习了。
发表于 2019-7-13 17: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钱都被外国的伺服电机 传感器 ,感应器,气缸,驱动器 ,机械手,赚走了,很多一部分原因是一部分领导还有些浅薄的工程师,盲目相信外国货,很多国产货质量完全可以替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13 13:31 , Processed in 0.06631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