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总有干不完的活儿??
每天加班到八点多,下班回到家里九点多,周六周天也不休息。。。所以我不禁会想:为毛这么累?为毛有干不完的活儿?为什么会有干不完的活儿,是不是因为有人比你干得少?!如果大家都那么忙,就不会只是总有干不完的活儿了。
我总结了四种类型——
1、谁提议谁多干
凡是有责任、有担当的领导,都会非常重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凡是有责任、有担当的职场人,都会积极主动地向单位领导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比如,当你提出一项很有创意的建议,单位领导当然要肯定、要表扬。然后,往往是话锋一转,“难得某某对这事儿思考这么深,这项建议就由小明负责落实吧”——这是组织的信任。
这种情况,应该说也有合理性,也是一种组织信任。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感觉哭笑不得呢?原因就是,这种信任和肯定,同时也打破了原有的责任分工。
2、谁能干谁多干
能者多劳,这是一条最基本的职场规律。你能干,当然要多干一点。
不管是安排任务的领导,还是能干的下属,在这个问题上认识都是一致的。这个职场规律没毛病,但是问题是能干的多干,相应的就是不能干的少干、甚至不干。
3、谁心软谁多干
职场上好人还是多数的,有事情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一直都是职场上的主流。但是,主流之外也有些支流。总会有些职场情商比较高的小伙伴,会把你这种心软用到极致。
比如,小明在单位办公室负责写综合材料,另一科室某项工作需要总结,眼看快下班了,那个科长来找小明:“明哥,晚上请你喝酒,求你点事儿。”
于是,软慢硬泡,一大堆好话,当然还有好酒好菜。然后再说:“我们实在是写不好这个总结,你是单位第一大笔杆子,你就帮老哥一把,算是老哥求你了,以后想喝什么酒、想抽什么烟,老哥包了,保证不花公款不违规。"
把话说这份上,小明不心软也心软了:不就是加个班吗,宁可加班也不能伤感情。于是,你一心软,就多干活,越心软,就越多干活。某天,小明如果因为某种原因拒绝一次,马上就会有人说,小明这个人变了。。。
4、谁老实谁多干
都说老实人不吃亏,这是从大规律上说的。职场上的老实人实实在在,不坑人不害人,不招事不惹事,每天就在自己的工位上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事。
有时候,甚至当领导的都叫不上他们的名字来。
多干点活儿,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往往出在年底,要评优,要推荐干部,要提拔重用了,老实人不好意思找领导“一跑二要三折腾”,也不善于“东拉西扯跑选票”,有时候因为有干不完的活,连民主推荐会的会场都迟到甚至参加不了。
结果,大家都会认为这样的同志没什么个人想法,踏踏实实继续干吧。于是,你就这样继续老老实实地多干活。
以上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
就当做工作之余的一番牢骚话了。。。扯完犊子,明天继续加班。。。 这四点总结的没毛病:lol 好说话的,心软的,有责任感的当然有干不完的活了。哪个单位都一样。 没毛病 谁发现问题,谁解决问题。 都是这样 四条总结的到位,企业的惰性.....
谁提议、谁落地、谁执行:Q 多么痛的领悟 大实话 还有怕后续的事,干好了是你的本分,干不好就是你的责任。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