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_uuiImUUn 发表于 2019-3-14 20:59:09

外行求助专家:变径结构是否有最优化设计方案?中文书没有查到

变径时大家往往使用R角化解应力集中。我的问题是,R角肯定不最优化的设计。哪位知道在承受弯矩时,在距离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变径在受到重复弯矩的条件下,疲劳性能最佳。

中文书中没有什么线索,在Peterson's 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s 查到一些线索。但是不知道哪个优化方案最好。是否有经过计算优化,获得广泛承认的最佳设计?

外文书上的引用文献多是几十年前的德文文献,既找不到文献,也不懂德文。实在解决不了。请大家指导。(我不是学工科的,是医生,在设计一个医疗器械。谢谢大家。)

LiNing_jrjub 发表于 2019-3-15 08:00:27

不会机械设计的工程师不是个好医生

中山杨 发表于 2019-3-15 10:27:33

楼主看下是不是这个意思?

凌乱乄 发表于 2019-3-15 10:35:11

医生都来抢饭碗了吗?握手术刀不好吗

远祥 发表于 2019-3-15 21:00:39

要不用加强筋来解决这个问题?

unkill 发表于 2019-3-16 17:02:29

不清楚问题的具体情况,能发些示意图?

wx_uuiImUUn 发表于 2019-3-23 08:40:38

中山杨 发表于 2019-3-15 10:27
楼主看下是不是这个意思?

是一个变径的棒状结构,棒的两端受到重复弯矩。如何增加变径部位的疲劳性能。
这两天请人有限元分析,弯矩下R角和椭圆角应力最大部位都在变径结束处。而根据优化曲线得出的最大应力在变径的中部。但是优化曲线的最大应力超过了R角和椭圆角。虽然应力集中部位转到了粗的地方,可是最大应力却加大了。这种设计到底会对疲劳性能产生什么影响呢?

wx_uuiImUUn 发表于 2019-3-23 08:45:03

远祥 发表于 2019-3-15 21:00
要不用加强筋来解决这个问题?

棒状结构(大径9mm,小径5.5mm),变径部分长6mm,距离有限,用加强筋不好加工吧。

wx_uuiImUUn 发表于 2019-3-23 08:47:44

unkill 发表于 2019-3-16 17:02
不清楚问题的具体情况,能发些示意图?

已经更新信息。请指导。谢谢

unkill 发表于 2019-3-23 11:56:05

本帖最后由 unkill 于 2019-3-23 11:58 编辑

wx_uuiImUUn 发表于 2019-3-23 08:47
已经更新信息。请指导。谢谢
如果你对于上下位移要求不高,你可以试试在应用力集中处挖圆弧槽,减少棒结构的弹性模量.
可以参考测量力或位移仪器的铝块设计.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外行求助专家:变径结构是否有最优化设计方案?中文书没有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