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93|回复: 5

北京 vs 乡镇,科技公司的失职与责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5 15: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nsigne 于 2017-7-25 15:13 编辑 * y+ i# p6 ~( m. t% _; ?' ]! Q

. q5 {- E+ d7 j9 k美国还有23.3%的城里人没宽带!' ~3 O& o% s' H9 j8 _( Y

  P7 F( ~8 O* x& |9 U) X1 C
4 b" b3 j& Y4 f. b2 G

1 F" }+ I' x3 Q8 p( `

' x7 U0 i7 Y) L4 N% ]6 D
5 m$ N- e( t. N4 u* K& n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兔赛跑”(ID:sv_race),作者 Y.K & 大澄
- Z( X- G+ b  K- C/ [
《北京,有2000万人在xxxx》昨天刷爆了票圈。
$ I9 }' [; N! o. R
文章聊的是在北京生活的2000万人,广义上讲,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

) j; B* L; G4 _3 c6 H5 V$ q
站在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这些人是无比幸运的:

4 b7 }) V# H5 t: Q- j: ~
当他们想要去京东、腾讯、百度的时候,至少他们可以来到五环外的北京递交一份求职信。

7 E) ^& A/ L6 l
当他们想要体验VR、AR技术的时候,至少他们可以挤地铁前往国贸、三里屯、中关村的体验馆。
# S. c& X+ E3 q1 T9 C( t! J; g
当他们想要了解人工智能的时候,至少这座城市里的清华大学内设了国家级人工智能实验室,最领先的技术和研究人员都在那里聚集。

1 Z; Z4 {; K, \& f7 u
站在科技、创投的角度,生活在这里的人所接触到的机会和信息,是其他地域不可比拟的。他们走在科技发展的最前端,是最新技术、生活方式的体验者。
" }6 I% `! V) p" m; R1 \
而千千万万小城市的人,别说跟上科技发展了,他们根本就没有加入我们的 “第四次工业革命”。

2 |  x$ \9 Z$ k
; `" G: M5 X+ o7 u
世界是平的,没错。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让全世界的产品、文化、精神融为一体,当下的社会真正成为 “地球村”。
" K+ y4 d( H+ o9 p4 r# G0 |
世界是平的,bullshit!科技的发展,并没有使先进的技术、产品扁平化,给人们带来愈发平等的机会。

- g9 r( x' }& {5 \. w
科技公司有责任。

- w6 F2 {4 I) f" x5 c
它们一直都在犯一个通用严重的错误:对中小城市缺乏兴趣,缺少对这些地区的资本投入,以至于这些城市被抛弃在科技变革的后面,失去了与未来对话的机会。
2 i, Q9 g7 O3 g! k' f
以美国为例,科技巨头云集硅谷。硅谷所在的湾区依然集中着美国近50%(46.5%)的VC和初创公司。众多的人才聚集在相同的地方,使得这个地方的发展全美最快,甚至世界最快。
* ?6 A1 M8 a# z) ]0 u6 f& }
手握明日之星的IT公司,同样青睐大城市,Amazon在西雅图试行生鲜配送(AmazonFresh Pickup),Uber在旧金山、匹兹堡、坦佩测试自动驾驶汽车。因无雄厚资金支持,不少初创公司逃离硅谷,定址创业成本低廉的城市,如奥斯汀、奥马哈,发展初见规模。
0 C  U! b1 y. C
中小城市,因无法吸引大规模资本入驻,在科技变革的浪潮中渐渐掉队,失去了与未来对话的机会。尽管有一些智慧城市的举措正在一些较小的城市里被推行,但大部分还是集中在大城市,拥有市场便利优势的大城市始终是科技公司的“吸铁石”。

" x; U+ ]+ |' ^0 |0 D; ~* Y
就目前而言,大城市仍是科技公司创造未来世界的理想试验室地,其对中小城市的冷淡加剧了中小城市的边缘化。

6 }' }$ |6 X# l
( a7 W) S5 X  c8 ^
我们应该开始反思这个问题了:也许,在较小的城市测试新技术和产品的意义可能更大,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 Y7 a4 a$ @# w6 }& r, `! E! X
新的科技政策在全国推行之前通常需要进行小规模的测试,中小城市市场规模不大,反而使其成为科技政策的优良“孵化器”。
& |( k2 \" L# L& ]1 N$ P
在10万人口的小城市或者小城镇去实现和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比在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更有效率更节省成本;小城市低廉的住房成本以及税收的优惠,使科技公司的运营成本大大减少;同时,小城市的居民,如同硅谷的少数族裔和女性,他们的观点能够引发技术公司不同视角的思考,从而帮助改善现存的科技规划和产品。
8 Y2 l5 j( B3 ?# [3 K: ~, c
大概,很多人都认为,因为文化、教育、人口和财政预算以及基础设施的差距,将大城市广泛应用的技术创新照搬至小城市是不切实际的。

3 B2 y" Z! a& ?% I; A

2 M3 l7 i& H2 C! B
但事实上,必须开始这么做了!

0 K5 F) U* Y+ K
科技政策的领军人物,Susan Crawford认为,数据导向的政策应该被用于改善所有的城市。对于城市来说,不论大小,科技都是必要的。

+ Y: Z7 N, @9 k3 M, ?5 r7 Z
长期以来,小城市都被认为具有价格、规模和专业技术等方面的障碍,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扩散,这些障碍已经被各个击破了。从Amazon的AWS到Google Adwords, 这些不受地域限制、价格亲民的科技产品让一切成为可能,小城市的科技发展是充满可能性的。

& i& ]9 A0 f& ]0 @
路易斯安娜州 Shreveport 的居民正在努力实现全市的宽带接入,并且试图成立一家专注于为非裔以及拉丁裔商人提供市场营销服务的科技公司。小城市自身已经意识到这种失衡了,他们迫切地需要科技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 F; L4 ^# V0 Z( j
你很难想象,对于大城市来说一笔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技术投资,如果放在小城市,就能彻底改变居民的生活质量。要知道,美国还有23.3%的城市居民没有宽带服务;而在田纳西的Chattanooga安装了宽带后,其失业率从7.8%下降到4.1%,居民平均工资收入也攀升至美国中部城市的第三高。
4 B; `$ V+ U) f9 B

  p8 R! V- B, N  c7 [1 _: E5 y+ {+ E
在吸引科技投资或者吸引科技公司上,小城市很难和大城市竞争。它们甚至不具备竞争的资格。这些小城市没有也雇不起顶尖成熟的说客,而芝加哥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则养着一个军团的说客,可以从联邦政府或者州政府那里轻松申请来百万美元的投资。另一个残酷的事实是,美国的78%风险投资都集中在加州、纽约和马萨诸塞州,小城市很难分得一杯羹。

0 L( p4 w7 X0 }5 K# s% n5 r( C1 \
美国的确有一些针对小城市的民间款项,比如骑士基金会的社区基金项目或Bloomberg 的 What Works Cities,这些民间基金只是杯水车薪。预算的限制迫使大部分小城市都只能活在当下,而不能进行科技投资,长远地规划未来。

8 O0 l; @* q% r% {
正如少数族裔在技术领域应该享有平等的机会一样,美国那些被忽略已久的小城市其实和纽约旧金山这样的城市一样,同样需要技术和发展。
科技,应该开始关注这些被遗忘的城市了。

3 P4 X$ F; C5 c1 i& }
不过硅谷的“士绅化”(Gentrification)也许开始让那些身家6位数,7位数的工程师们开始思考人生,反思和关注“钱”和物质以外的生活了。
+ R6 z9 \  E! }4 y; A$ {
他们中一部分正在逃离硅谷,到奥斯丁、德克萨斯等新兴的科技中心寻找机遇。根据Indeed.com上的数据湾区地区35%的科技工作者都开始寻找其他地区的工作,虽然小城市也许还没有位列于他们的考虑范围,但至少,他们开始认同这些”硅谷“这个中心以外的机会了。

  o0 P1 O# C: k. J
- q0 p. v4 J2 C2 {' Y, M/ b
更令人感到安慰的是,这些人如果离开,科技公司也会跟着去的。毕竟人才在哪里,公司就跟到哪里。
/ g" U9 v* p( P, j9 m1 O2 q" f2 H/ ~- Y
) W5 [+ S' l/ f

) Z" E8 n7 v: r- R, X0 W% x6 M4 V7 K( w$ A- T  D& B) E
( {) a1 H5 t- M0 x9 Q
0 W1 _% l/ W& i! n/ G8 n

7 D: w4 e  L- f& C
+ c- e6 w& o# t6 U% Z- Q

- d% T6 D" B2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5 17: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四线拥有着广阔的市场的。
发表于 2017-7-25 19: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往大城市的机会,每个人的梦想不同,因人而异
发表于 2017-7-26 08: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透国内的行政体制,去外国比啥
发表于 2017-7-26 10: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城市的吸引力在哪个国度都是一样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5 09:06 , Processed in 0.07472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