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工艺对比传统机械结构设计的优势与冲击
本帖最后由 xiaobing86203 于 2017-3-13 13:44 编辑之前跟随公司外出培训工业4.0,里面讲了很多先进的理论,其中一条对于做机械设计的我来说记忆尤深;工业3.0时,机械在其中的作用为70%,智能制造30%;到4.0时,机械在其中的作用降为30%,智能制造升为70%。当时我就在想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做机械设计的是不是越来越没地位了。
直到这两天,担忧的事情发生了,一个中国研发的气动软体机器人夹具备受关注,社友先看一下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zMzUzMzcxMg==.html 我们传统的机械手都是如下图形式:
http://www.cmiw.cn/data/attachment/album/201703/13/132923hlpn0p3snjsy0npj.jpg
这种框架结构式只适用于平板料或有规则形状的产品,对于立体结构的或异常件通常设计起来会比较复杂,柔性程度不高。并且刚性夹持装置与抓持对象之间一般是刚性接触,难以实现对易碎物品的抓取。
因此目前国内有科研组目已将智能自动化引入了传统机械爪手难以适用的抓持目标不统一的领域。抓取易损、易碎的不同物体。
比如:抓取仙人掌、抓取螃蟹、抓取柠檬、抓取洗发水包装;
http://www.cmiw.cn/data/attachment/album/201703/13/132923p00difmem3i340f2.jpghttp://www.cmiw.cn/data/attachment/album/201703/13/132923c9wt004d724xtewj.jpg
http://www.cmiw.cn/data/attachment/album/201703/13/132924xwe7w4oq8rhyfq2s.jpg
http://www.cmiw.cn/data/attachment/album/201703/13/132924uoequmddjkurkmep.jpg
什么肉类、葡萄、草莓都可以胜任;这些都是常规结构的机械手说比较难胜任的。
最重要的是,这种气动机械夹具完全可以用在自动化生产线上,重复定位精度达0.1mm,可实现对物品准确无误的抓放。
http://www.cmiw.cn/data/attachment/album/201703/13/132925qsqsltqla4qaac88.jpg
原理这种机械手的原理是:夹爪采用通用连接法兰的设计,可实现不同类型爪手简单、高效地更换,通过SRT控制器可实现气管即插即用。抓持部件设计一体成型,因此机构简单,比普通铝型材骨架加吸盘安装拆卸会更方便,且极大降低故障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将更多的应用贯穿于产品的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制造活动全过程;这对于做传统结构设计来是是一种冲击与竞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努力学习与积累,开拓发展思维,跟随新技术新工艺一起进步;总之,面对这些新技术新工艺的强大竞争力,做机械设计的我也不能落后啊。
对了,这个气接在这里是控制夹爪动作的,还是吸真空的,公司视频看不了
xue428032 发表于 2017-3-13 14:06
对了,这个气接在这里是控制夹爪动作的,还是吸真空的,公司视频看不了
那是控制夹爪的,章鱼的爪子,末端应该与吸力
国外有公司专业做这种机械手,可以参考一下啊 颠覆! 韩寒11 发表于 2017-3-13 14:52
国外有公司专业做这种机械手,可以参考一下啊
那有可能是我国根据那种新研制的
未来第一站 发表于 2017-3-13 15:00
颠覆!
:lol:handshake创新的思想就是巅峰
确实挺震撼的,一旦技术成熟,应用会非常广。 熊anh 发表于 2017-3-13 15:37
确实挺震撼的,一旦技术成熟,应用会非常广。
确实是这样,柔性较强
其实这跟机械手没啥关系,关键是夹具的材料要好,结构恰当,不理解楼主有忧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