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sc
发表于 2016-4-23 16:34:46
diamondsp 发表于 2016-4-22 08: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综合各位的建议,我现在改为如下图示结构,请不吝建言。
建议将密封部分变成两截,压缩时成双鼓型,形成两道密封线
鳗鱼鸡汤饭
发表于 2016-4-25 15:16:55
能考虑抽真空的方式进行密封测试么?
bsw1121
发表于 2016-4-26 16:01:20
说的对你的力不能直接作用于下面的那个法兰。
我做过缸体缸盖的试漏,分成两部完成,先将前端密封机构送入孔道,然后在是涨紧密封
也是用的O型圈。
机械师albert
发表于 2016-4-26 17:12:27
为什么喜欢O-ring?用V-不是更好嘛? V口朝压力高的那一边。
diamondsp
发表于 2016-4-27 10:20:39
fwsc 发表于 2016-4-23 16:34
建议将密封部分变成两截,压缩时成双鼓型,形成两道密封线
感觉有道理,只是是否需要更大的压力?我现在用的是聚氯材料,硬度大概70,壁厚4.5mm,内孔18,63mm的气缸不知道是否够力。
diamondsp
发表于 2016-4-27 10:36:35
bsw1121 发表于 2016-4-26 16:01
说的对你的力不能直接作用于下面的那个法兰。
我做过缸体缸盖的试漏,分成两部完成,先将前端密封机构送入 ...
那么,你是怎么涨紧的呢?我说的是机械结构。
diamondsp
发表于 2016-4-27 10:41:50
本帖最后由 diamondsp 于 2016-4-27 10:43 编辑
diamondsp 发表于 2016-4-27 10:20
感觉有道理,只是是否需要更大的压力?我现在用的是聚氯材料,硬度大概70,壁厚4.5mm,内孔18,63mm的气 ...
就密封材料,请前辈提醒一二,不胜感激。以及两个密封圈之间是否要用金属垫圈隔离?
diamondsp
发表于 2016-4-27 10:47:15
鳗鱼鸡汤饭 发表于 2016-4-25 15:16
能考虑抽真空的方式进行密封测试么?
抽真空?可能不适合我的工况,而且,时间是否也会加长?不知如何配置相应的管路及仪表
风格尚11
发表于 2016-4-27 10:47:19
本帖最后由 风格尚11 于 2016-4-27 11:10 编辑
机械机构可考虑反拉,将检测头深入孔口,到达一定位置,内杆反拉,将密封圈压紧变形。
1、壶体不受下压力
2、橡胶圈变形时会紧紧贴在孔口,受力较好。
侯爵庄园
发表于 2016-4-27 10:55:21
我有用过这样的密封的标准件的,美国FASTTEST牌子的,他们的密封圈是特制的,给你看看我测绘的截图:
图中最上面的灰色的圆环状的就是密封圈,下面是一个简易气缸,气缸上行挤压密封圈被涨开就可以密封内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