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nblue
发表于 2015-10-24 21:28:29
我觉得应该把负载加载到横梁的一段,这样对远处固定端的弯矩更大,更能模拟极限负载情况。
franka叔叔
发表于 2015-10-24 22:40:33
寂静天花板 发表于 2015-10-24 19: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 你这是点载荷还是线载荷,或者是面载荷。如果概念不表,则必然结果不对。
实际的情况中它可能就是下面吊着或是连接着一重物
franka叔叔
发表于 2015-10-24 22:43:49
thenblue 发表于 2015-10-24 21: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应该把负载加载到横梁的一段,这样对远处固定端的弯矩更大,更能模拟极限负载情况。
是不是就是说从中间剖成两段成一个T字形的姿态来模拟,先分析它最中间的极限负载更好?
franka叔叔
发表于 2015-10-24 22:46:48
jxsjgcsjy 发表于 2015-10-24 21: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接近的话,增大梁的抗弯截面系数
在实际的装配图中,复杂一些的情况,我就不知道自己加的约束和加载的力的姿态是否正确了:'(
jxsjgcsjy
发表于 2015-10-25 01:40:47
franka叔叔 发表于 2015-10-24 22: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实际的装配图中,复杂一些的情况,我就不知道自己加的约束和加载的力的姿态是否正确了
那这就是不软件问题的范畴了,软件只负责快速得到结果,还需要你自己加深力学方面的知识才是。
aysuio
发表于 2015-10-25 09:37:32
本帖最后由 aysuio 于 2015-10-25 09:41 编辑
solidworks simulation 相对来说,像玩具。其网格自动划分比较 "辣鸡”
正如前面大侠所说,这种工况你手算很快。自个儿心里也是更有谱。
然后先说句废话:工况是什么样,你就怎么加约束,怎么加力。还是得回头去再看看材料力学啦。
你的假设:人在横梁上,对比人和横梁的比例,梁特别大,都可以加集中力,然而在FEA不推荐加集中力,容易造成应力假集中,从而结果严重失真。 那就加面力咯,面力你尽量接近实际就好了。就如前面的大侠说的,真是“人”在上面,你就按人作用面积呗。
还有一点,应力和外力不是一个东西,看你写的,我就有点儿混沌- -!
按你的意思,当然是第二种情况更符合工况了,人要躺在横梁上才有第一情况的那么大的作用面积吧。
franka叔叔
发表于 2015-10-25 16:49:56
aysuio 发表于 2015-10-25 09: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solidworks simulation 相对来说,像玩具。其网格自动划分比较 "辣鸡”
正如前面大侠所说,这种工况你手 ...
现在也是刚学这个应力分析的知识,也知道sw的simulation不太准,但是简单啊,现在也只有靠它来给设计提供点可靠性了
实际碰到需要强度分析的结构的时候,总得拿来用用,多假设几种情况,取最大受力值吧,尽量提高些机构的强度,这样才敢下图纸啊!
有时间了再去好好复习下力学,多谢指导:handshake
franka叔叔
发表于 2015-10-25 16:52:41
jxsjgcsjy 发表于 2015-10-25 01: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这就是不软件问题的范畴了,软件只负责快速得到结果,还需要你自己加深力学方面的知识才是。
是要好好加深力学知识,另外软件应用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技巧之类的,就得大神的指导了
多谢您的建议:handshake
中轴线!
发表于 2015-10-27 08:39:28
不知道楼主是为了学simulation还是为了做项目,第一种是均布载荷,第二种是集中载荷,不管哪一种,材料力学课本上面都有详细的例题。
franka叔叔
发表于 2015-10-27 21:21:21
中轴线! 发表于 2015-10-27 08: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知道楼主是为了学simulation还是为了做项目,第一种是均布载荷,第二种是集中载荷,不管哪一种,材料力学 ...
是因为项目需要,学习有限元分析,现在就想先掌握软件实际怎么用,至于理论知识还得以后有时间加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