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特
发表于 2015-2-21 19:46:18
老美主动为军人付帐单
6月下旬,当我在San Diego旅行时,看见一件小事使我很难忘:即当我在餐馆就餐时,我看到老美主动为军人付帐单。当时我以为他们之间是认识的,所以也就没有注意。但之后,我还是碰到了好几次这样的场景,付帐单的对象不仅包括军人,还有警察
从San Diego回洛杉矶后,一次去教堂,我无意间和一年长的弟兄X提起这事后。X笑着说:老美为军人、警察付账单的理由很简单:军人为了美国的利益而在海外流血牺牲,警察为维护社会治安而吃苦受累??????
听完X的回答,我感慨颇深。在美国人权平等的政治架构下,军队是对外侵略或者防御的军队,军队不可以对国内民众炫耀武力、恐吓民众。但军队可以在境外炫耀武力,对敌人威慑恐吓
对比美国老百姓对军人的尊敬,中国老百姓对军队的看法,你懂的。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初期,军队力量强大,信仰高度一致,士兵不怕死,初期的军队是抵御外国的侵略或者去侵略外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朝代的后期时,此时军队力量虚大,信仰极度崩溃,士兵全怕死,后期军队的任务是为了稳定特权,镇压民众而疲于奔命
军队国家化的道路依然漫长
拉斯特
发表于 2015-2-21 19:48:40
规则的美国 VS 原则(潜规则)的中国
规则是在特定范围内的每个行为人必须了解的、认可的行为准则,是每个行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规则是行为人必须遵守的约定,不能轻易地改变。而那些可以做,却不能明说、不能表述但又必须得遵守的行为约定不叫规则,是潜规则
1215年英国诞生了《大宪章》,它由1个序言和63个条款构成。主要内容是贵族和教会的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规定全体自由民享有自由权;国王征税必须同贵族会议商量并听取民众的意见;非经同级贵族依法审判,任何自由民不受拘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公权、放逐、伤害搜查和逮捕等;不得强迫骑士和其他拥有土地者服额外的兵役;由25名贵族组成一个委员会,监督大宪章的执行;国王如有违反,可对其采取剥夺土地没收财产等手段予以制裁,其中一条申明,如果国王违反规定,封建主有以武力进行反抗的权利
正是英国的《大宪章》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人们第1次用法律的形式限制了王权;即《王权有限,法律至上》。由于《大宪章》体现了人人必须平等遵守的规则,后来诞生了人类历史第1部规则
英国人从规则中得到了收益,所以英国人喜欢制定规则,从政治、经济、体育比赛,他们无不喜欢制定严谨的规则。英国人的规则不仅是体现在对规则严密的遵守,而是体现在对违反规则的处罚上,他们不断地完善规则的规范。后来,英国曾经的殖民地美国,澳洲也深受其规则的影响,养成了按规则做事的习惯
在美国,由于规则(例如法律条款)清晰,人们可以清晰地明白其内容,至此就有了共同遵守的清晰约定,所有的社会公民都能达到明白规范自己的行为,社会就自然会形成一种有序和谐的良好状态(2013年当美国政府关门时,美国社会没有乱,人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对比美国清晰的规则,如今的中国社会到处都是潜规则,演艺界、工程界等等各行各业都存在潜规则。你是潜规则的受益者,同样也是潜规则的受害者。昨日风光无限,今日锒铛入狱;去年穷困潦倒,今年富可敌国
在中国,各行各业的潜规则不但多,而且复杂。在各个领域中,各种政策、部门条例、暂行办法、法律法规多如其毛,让人不觉头疼。对于一个法律,每个领域的最高管理者对于该领域具有最终的解释权
对于潜规则社会来说,只要有了原则,那么经纬分明的规则就无法形成。因为原就是开始、圆心的意思,则就是直线的意思,原与则要组成完整的结构,最终只能形成一个圆。在圆里一切的线全是多余的,为了圆的稳定,那么里面的线就必须弯曲成孤线折围绕圆心合成一个圆圈,也就是说只需要一个点、一条弯曲的则就可以了。这个点就是原,这条弯曲的则就是最大的外圆线。在原则的世界,直线是不被接受的,除非是条包含在内圆的有限直线。如果某条直线突破了圆的外则线,那么这条直线必然要被原则立即切断,这样才能保证原则外圆的和谐
历史上,当中国古人提出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时候,中国的原则社会就开始形成了,因为天子犯法不能与庶民同罪,这是跟英国的“王权有限,法律至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规则约定。由于中国儒家的《三纲五常》的基本原则的确立,中国社会形成了围绕天子这个原则为核心的行为约定。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形成了父权核心的规则,也形成了小的原则,导致整个社会形成大小不同核心为原则的社会状态
原则是大原则包含小原则,小原则又彼此分离,每个原则包含不同的利益,所以原则社会形成以人为最小单位的利益圆圈。每个人有具体的利益原则,家庭、团体有具体的利益原则。为保护各自的原则,在原则社会外表看似利益统一,内部看却是各自利益分散的个体,即一盘利益散沙的社会。每个原则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一定要留有空间的尺度,否则只有一个点,就无法形成圆。原则把利益最大化做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在原则稳定的基础上追求外则的最大化。因为每个个体都追求自己外圆利益的最大化,导致大圆内部一直处于混乱变化的状态
潜规则就是原则圆球里的规则,由于它被外则的外圆覆盖着,外界很难看清里面的内容,所以称之为潜规则。潜规则比规则的复杂是因为外界只能看见外表的则,并且则也在不断变化,原作为核心被包含在圆形的中心位置,外界更难看清它的位置,而且原则为了维持稳定在不断变化,所以即使原则内部的人也无法准确把握原的位置和则的外界变化。由于潜规则是模糊的,所以大多数人看不清潜规则的变化规律,造成不能按潜规则做事而违反了原则,由此而受到原则的惩罚
中国这个原则社会最终形成利益大小不等的圆型组织形态,小圆圈的利益要绝对服从大圆圈的利益,大圆圈的利益要服从更大的圆圈利益。每个圆圈的核心就是这个核心的原,核心周围划定的圈就是则,圈内的每个人的行为规范必须围绕着原在转动,不能突破则的界限,否则就违反了原则。同时整个小圆圈的运动必须围绕大的核心在转动,同时也不能突破大圆圈的则界限
由于圆形组织结构的缺陷就是不稳定,原则以稳定为利益的最高追求,只要小圆造成大圆核心不稳定的行为发生,那么整个小圆就是破坏了大圆核心的稳定原则,小核心必然要受到大原则的处罚,处罚的原则以维持大原则的稳定为标准
原则比较规则的明晰显得复杂而紊乱,规则却相对是稳定的状态显得经纬分明。由于原则没有具体细则约定,所有的运动必须围绕核心在转动即可,则的界限没有明确的界定,核心的原为了稳定需要不断地变化重心位置,则为了保护核心的利益不断地变大或者变小
当你掌握了原则重心的位置,也就掌握了原,当你掌握了原则利益最大化的位置,其实也就掌握了则。所以说:在中国社会,当你把握了重心的基本点,又把握了利益的范围尺度,你对原则就能准确把握了;你如果能准确把握住原则,不危害核心的稳定,不突破利益的界限,那么一切利益的追求行为就是合理的,你不能用对错、好坏的规则来衡量它,因为原则里没有对错、好坏、丑恶的概念。那些自己认为说了真话,做了好事的人,往往却因为忽视了原则的存在,而不知不觉中被定上莫须有的罪过。那些作恶多端的人,往往因为自己就是核心而可以瞬息地改变原来的原则,而不必接受处罚。或者,因为处罚他将影响整个原则的稳定而只能放弃处罚
稳定是原则的基础,利益是原则的制定标准。一切原则内的行为约定就是潜规则,在唯物的世界,一切物欲的追求就是潜规则的约定。人们在原则内一定要按物欲的约定来做事,只要不违反了原则,一切的潜规则就是合理的。不过,只要你一当影响了核心的稳定,一当突破了利益的限定,那么,即使你再小的违规行为也要被定为天大的罪。所以要玩潜规则,就要时刻把握住滚动的重心位置,时刻把握住瞬息变化的利益界限,否则任何一点的疏忽,就前功尽弃
拉斯特
发表于 2015-2-21 19:49:51
简谈美中教育
沉淀美国的历史,会发现美国的历史是一部人权演变发展的历史。从人权演变的轨迹会发现其变化的规律在于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在美国社会的经济活动中,在教育模式中,一切的相关的法律演变也是基于发挥个人的能力这个价值取向而制定的。美国政治架构会打击、拆散那些权力垄断企业、资源垄断企业。当高科技企业利用科技垄断市场的时候,美国的政治架构也会向其开刀。在美国人看来,企业的盈利是次要的,阻碍了个人去创新价值,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则是天大的事。
在美国,教育因人施教,通过教育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是其教育的目的。因而美国小孩的教育处于一种放养过程中,培养小孩自身的能力与兴趣。同时教育中也没有唯一的答案,总之让小孩自由地成长。
在中国,对于统治者来说,由于实施了愚民教育,江山社稷稳固了,他们施行的教育是成功的;而对于个人来说,由于接受了愚民教育,很多人的人生从此就悲剧了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古代出过许多思想家,教育学家。后来中国由于被蒙古与满清这两个异族统治,导致教育出现了大的倒退(在此就省略)
近代中国社会的北洋政府是个软弱的政府,但北洋政府却对中国的教育文化投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国的大学教育、平民教育、新文化运动正是北洋政府的宽容而生根的,产生了许多近代中国的文化巨人,也教育出大批爱国的“五四”青年;另一个对中国教育贡献最大的政府就是美国政府,他们用大清帝国的赔款,用于中国留美学生的教育投资,正是这些培养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民族脊梁,他们在工程、技术、科学、工业、教育、艺术等各个领域,为中华民族近代的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49年以后的教育演变
从统治者的角度考虑,他们需要工具(一种没有思想的人才),所以在教育的设置上颇费心机,又红又专是当初设计的最高培养目标。这些人才教育出来后,果然造出了万吨水压机、长江大桥、原子弹、人造卫星,但他们不会造反。文革期间如何让教育出的学生造反呢?领袖们当然知道《无知而无畏》的道理,那就是要他们放下学习闹革命,通过学生的闹革命,将政权重新夺了回来
从这两个阶段看,国家的教育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民族却多灾多难了。从个人教育来看,又红又专的人在文革中受到了磨难。但在之后的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中,只要他们能活下来的,基本又有了发挥作用的地方
个人教育最失败的恰恰是响应号召闹革命最积极的学生,他们中的多数是当今中国社会社会地位最低、生活条件最悲惨的阶层。他们个人教育投资的彻底失败,决定了他们必然的失败人生。那些在闹革命中偷懒革命去学习,将精力投资教育的学生,基本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成功阶层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的建设需要人才。这种社会的稀缺资源让大学生成为天之轿子的代名词,国家按计划招生培养了大批的计划人才,满足了计划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计划的招生、计划的分配,让大学生没有就业的压力。可是,由于当局教育的疏忽与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居然培养出“五四”青年,以至让自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1989)。所以当事态平息后,统治者重新调整了教育,正是重新的调整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从现在开始走向了社会,他们终于像无头的苍蝇迷失了方向
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开始出现了,这是由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所决定的,前十年培养的学生基本已经满足了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新增的毕业学生无法安排,为了将就业的压力往后拖延,当局扩招研究生、博士。其实在非知识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培养出来专业不对口的研究生、博士,社会是不需要的;从市场经济实用的角度看,他们不如一个农民工。因为中国两头在外的加工经济需要的是大批的低文化素质的女工、手脚架经济的基本建设需要的是大批的农民建筑工
矛盾的后移并没有解决就业的问题,却将个人投资教育的成本拉高,教育产业化后将每个中国家庭的教育投资大到了历史空间绝后的规模。所以说当初扩大招生并不是为培养人才而采取的措施,而是无法解决就业的问题,让矛盾爆发的时间后移,把问题交给后面的当权者,这就是权术的高明之处。可是这种矛盾的延缓却加大了个人教育的成本。当学生毕业以后,他们发现他们被社会抛弃了,十万、几十万的教育投入后,可怜的工资多数却只有几千圆的回报。那些没有在教育上投入的农民工虽然也是几千圆的工资收入。可是这些学生发现自己的房子是那样的遥远,他们心中不比的悲哀
现在的中国学生普遍抱怨工资偏低,要知道中国的国家政策里,除外资企业的工资没有限制外,对私营、民营、内资企业的工资是有政策规定的,就是只允许千圆的工资计入企业的成本。如果哪个企业愿意多付工资的话,则要为多支付的工资交纳额外的企业所得税。这就决定了多数学生必须面对的低工资现状。但是对于学生而言,高额的教育支出却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却被告之不要好高婺远,他们迷茫了。要知道由于教育与现实的脱节,他们又不了解社会。学校里好的老师都出去赚钱、搞科学研究骗钱的项目去了,能上课的,十有八九是混不到钱的傻老师。由这些水平不高的老师教育又耽误了学生的学业,恶性循环中让教育出来的学生不被社会认可,使多数学生的教育投资失败
leftwall
发表于 2015-2-21 19:59:11
"名族"?我书读得少,你可不要骗我
设计者AF
发表于 2015-2-21 20:38:42
黄海是我
发表于 2015-2-22 07:55:48
本帖最后由 黄海是我 于 2015-2-22 07:58 编辑
设计者AF 发表于 2015-2-21 20: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部分帖子不认同,某些帖子政治性,倾向性强,而且无法判别其可信度。建议楼主不要转发此类帖子!
写美国的我不知道。写中国的差不多都是事实。层主说不认同,列证据反驳啊。莫须有,有什么意思。
政治倾向怎么了,国人就是政治活动太少。
黄海是我
发表于 2015-2-22 08:02:49
言论自由,百家争鸣。有意见的可以列证据反驳。不要讲无力的废话。
我看文章中写天朝的还是比较真实的。写英美的欢迎喝过洋水的大侠点评。
zsdwx
发表于 2015-2-22 09:02:43
感觉到满满的负能量啊,不过说的是让人觉醒的真话。
拉斯特
发表于 2015-2-22 09:12:42
其实8爷早就说过了,我现在摘录出来,希望大家看了,有点自己的想法,心里明白最好。
“国是”这玩意最好小心一点,“浅尝”为佳。
设计者AF
发表于 2015-2-22 09: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