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子61961 发表于 2015-2-11 21:14:24

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13)——提问之后的思考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5-2-11 23:01 编辑

Introduction
2013年3月6日。中午,在公司食堂吃过午饭之后,我和K同学还有日本人T桑在楼下小花园那里聊天。中间T桑说了一个日语单词“itazura”,K同学不明白,便问我是这个日语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这个词的意思是“恶作剧”。之后我的感想是,我记得三天前在聊天时我曾经给他解释过这个词的意思,只不过当时他没有去记录,后来他也就忘记了,于是今天再遇到这个词的时候,他又问了我一遍同样的问题。关于这件事,我的思绪由此展开,又想了一大堆东西出来。

Chapter 1
比如说,一个个体将“一些东西”“教授”给另一个个体,在这一行为之后,有如下两种发展方向可以被考虑到。



从上图来看,在“教授者”M将一个事情告诉“接受者”K之后,K有两种选择,A“做记录”,或者B“不做记录”。

在A的情况下,当时做过记录,日后即使忘记了,翻翻记事本,就会知道那个知识点。
在B的情况下,当时不做记录,日后可能就会忘记,那么,“教授者”在当时所花费的时间和心思就都变成了虚无,就相当于是折叠了一个漂亮的纸飞机然后把它揉成纸团扔进废纸篓,或者说是在电脑里打字了一篇文稿却在死机时没有保存,或者说是用数码相机照的照片日后发现因为SD卡坏掉而使数据丢失,或者是花时间填好的申请表格却被溅上了咖啡,也就是说被浪费了。

然后,如果“教授者”M知道了这种情况已经有过发生,那么下一次再被“接受者”K提问的时候,“教授者”M可能就需要远虑一下了,考虑一下自己的时间和心思会不会变成虚无,然后判断一下要“教授”到多少程度。

这样来看,“是否记录”影响到了两件事情:
1.以后“接受者”是否能够拥有这个知识。   
2.以后“接受者”是否可以继续得到教授以收获其他知识点。
因此“是否去记录”,就是一个关键点,是一个微小判断点,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细节”。

在这个时候,要去看“接受者”本身的思维方式,
看他在平实的进程中,思想上是否会有个小的突破点,去意识到“要去做一点事情”。
被教授之后,是平常地如流水般地度过,还是去“自发地”去做记录,
一个小小的意识,会影响这个收获的“有无”,和继续收获的“有无”。
许多个“有无”积累在一起,就是我们人生的未来。

Chapter 2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思维展开,就是在“接受者”的人生进程里,“被教到某些知识”不是只有唯一一次,某天被教到的东西如果忘记了,过了一段时间又需要这个东西的时候,也有可能从别的地方再学到。最终他还是会掌握这些知识的。关于这个问题,有这样的考虑方式。



他本来在A时间点就应该知道的东西,结果因为不注意记录,导致他在A时间点没有记住,之后通过自己学习或者别的途径得到这个这个知识点,最终在G的时间点将其记住了,这样他掌握这个知识点的时间就是晚的。那么他本来应该在CDEF时间点都可以做的事情,结果却被推到了GH时间点才可以去做,这样就晚了一些。由此会产生的是:一个Plus1之后,以此为基础,还会有下一个内容的Plus2,如果一个晚了,那么下一个也会变晚,整体来看,到了某个时间点,就没能达到应有的高度。



上面的图表里还提到了,所谓的PLUS,可以被考虑到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个是自己悟出来,一个是从书中或网上得到,一个就是从周围的人那里得到。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就需要增加自己的“工作中涉及知识点及技术技巧”,第一条路受能力所限,第二条路往往会比较泛泛,相比之下,从第三条路中得到的内容会更多更贴切一些。而前面所提到的,就是指在和周围的人进行communication时,所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三条路都要走,每条路都要去斟酌,去改进,去提高。

中国传统的励志语言里面常常强调“勤”,曾经在苏州参观某书法家故居时,看到过墙上有两幅字画:勤能补拙,天道酬勤。但是“勤”这个字往往会被理解为“一个人去勤劳地做事”,而事实上,还有另一个方面是要“去做好”与周围人的“communication”,这也是一条有针对性地吸收知识丰富自己的道路。

Chapter 3
以前曾经写过一点文字叫做《俺与业务员的闲聊》,里面写到给一个业务员讲了一些道理,她有了一些收获。之后我的感受是,这件事对于她来说可以这样来考虑:

一种情况是她听到我陈述的内容之后有所收获,那么她在2013年里成长,成为熟练的业务员,获得订单的概率就会大一些,一年之内有可能会接到5份订单。
一种情况是她没遇到我,只是在展会里平常地转了一圈,继续按照她经常的方式去做事,假以时日,将来她也会成为熟练的业务员,只不过其时间要稍微晚一些,到了2014年成为独当一面的选手,那么在2013年之内有可能她接到3份订单。



然后单独来看2013年这个一年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她的收获是3份或是5份订单,那么差值的2份订单,按4%提成来算要有个100块钱左右,就可以被认为是我讲的内容对她来说价值100块钱,呵呵。(当然这里只是为了谈论理论而举出的假设的想法,如果非要花功夫去追究这一件事情的实际结果就有点失去意义了。)

在这里谈钱有点怪怪的感觉,其实想说的是,在某个时间点开始,在接下来的一个时间段里,可以认为将会有两条平行的路线。一种路线是按照“一直以来的方式”来走,另一种路线是按照“一种新的方式”来走。我们有必要去听到一些新的理论,然后尝试一下新的方式,来对比观察其结果。这是一种平行对比的思考方式,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Chapter 4
当然了,补充一点,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还有一种可能性也写出来。


不必记录也能记住的东西,一般就不必费事了。
在比较忙的时候,不具备记录条件的时候,当然不必强求。但事后记录一下好一些。
但是在能够记录的时候,还是在“当时”记录好一些。

在《俺与业务员的闲聊》一文里面也曾提到过,记录对方的话有两个作用,
一个是记录下来以后可以看到这些内容,
另一个是“记录”这一行为可以让“教授者”感觉到他的事情被“重视”,以后可以继续对“接受者”进行教授。

估计有朋友会说,有时候,你当面把人家的话记下来,对方会感觉厌烦的。
当然了,大多数道理都不是万事皆准的,如果非要用特殊情况来进行牵强的否定,有点因噎废食的感觉,对于特殊情况进行特殊对待就好了。

这里想到一个小故事,也写一下。去年秋天又在北京参加展会了,其间和我们公司的一名新人一起参展,晚上和同事们一起喝酒的时候,那边日本人聊得很欢,我看这位新人对他们的谈话不感兴趣,于是就借了话头转到技术上的话题,给他讲点技术上的几个日语单词,比如full work,one skip等等,他也是充满兴趣地听了。之后我也不想白讲,就对他说,这些东西你最好找个东西记一下。然后这位新人对我说了一句话,他说今天出来的时候本子放在旅馆里了没有带在身上。然后我等他下半句,就没有下半句了。我也是想打发时间,就开始对他说,事情是这个样子的,第一,这些东西你不记一下,回去睡一觉肯定会忘,我就白讲了;第二,我想告诉你的是,有些事情如果有去做的必要,手边条件不足也要去寻找别的途径,也就是说必须要去记录的时候,没有纸笔也要想办法。办法一,用手机来记,但我强烈不推荐。办法二,在周围找笔和可以记录的东西。我正好手里有个好的教具,我就对他说,说昨晚我和那个日本人销售员去咖啡厅聊天了,谈话过程中日本人说了一个形容词,那种日语说法我没听过,也觉得挺有意义的,于是就想赶紧记录下来。但是当时我没带记录本,于是我当时想到了两个选择,一个是在购物小票反面记录,但是当时是对方付的钱,所以小票不在我这里,于是我当时采取了另一个方法,端咖啡的时候会同时拿到一根吸管,吸管是在纸套里面的,取出吸管后那个纸套还在手边上,于是我就在那个窄窄的小纸套上把那个日语说法记录下来了。讲到这里,我把钱包拿出来,把那个窄窄的小条纸套拿出来,把上面的日语给这个新人看。对他说,只要想去记,是可以办到的,没有笔你可以去借呀。这哥们脑洞大开,马上招手喊服务员要借笔,我说兄弟咱这次就别费劲了,我衬衫口袋里插着笔呢,你向我借不就完了,下次没有熟人带笔的时候你再喊服务员吧。然后把笔借给他,他在擦手湿巾的包装袋上开始记录了。

Chapter 5
前面讲的内容,是说,在“提问”以及“得到回答”的时候,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事实上,如果把communication细分一下,
可以理解为“陈述”,“提问”,“回答”这三个主要方面。
“提问”这个东西,是communication里的需要注意的一环,
在三者之中重要性和技巧要占到一半以上,可以展开许多东西,是需要花心思斟酌的地方。
比如说,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去交谈,多半的情况下,目的是想要得到对方掌握的信息。
但是不会是“对方像竹筒倒豆子一样直接说出来”,
而是需要通过“提问”来把对方的信息“钩”出来。
所以“提问”时的技巧与需要注意的事情,值得我们进行考虑。

又想到另一个相关的故事。
有一次我与公司课长聊天,谈到对公司新人的教育,其中谈到了对提问的看法。
我说某天有个新人Q桑问我“tandem press”的意思。
我先是对其进行解释,然后告诉Q桑,这种问题最好是“提问之前先查找相关资料”。
我对Q桑说,比如我向前辈提问之前,都会小心翼翼地考虑一下。
有些严厉的前辈在听到问题后会反问,“这个数据你有没有查过?”,如果我没查就会被训斥。
如果是没法查询的东西,那没办法。
如果是可以查询的,比如单词或者数据,那就一定要调查之后再去发问比较好一些。
然后我问课长,我这样教育对不对。

课长说,他倒是不太在意这一点,
但是他会在意“同样的问题你不要重复提问”。解释过的东西再来问,有让人生气的感觉。
这点倒是和前面几段写的内容有相通的地方。

关于“提问”这件事,如果再说一点的话,就是“礼貌”很重要。
遇到“别人教给自己的时刻”,就要“意识”到并且“告诫”自己,
这个时候要注意一下。被教之前要“谦恭”,被教之后要“感谢”。

对于“提问与回答”,有着两种的对待方式。
一种方式是平平常常地过去,
一种方式是,提问之前加一点“客气”,得到回答之后加一点“感谢”。
那么“下一次”也会更容易实现一些,更容易获得继续的帮助。
把平平常常的东西加一点小的细节,几句轻轻的话就能带来一些好的效果。
一种是通常的做法,一种是新的做法,我们可以去尝试一下它的效果。
任何理论不是能够适应所有的环境,但是对于改善的追求,是我们应该持续去做的。


Summary
在网上找到了一张图片,和本文的内容相近,借来一用,感谢图片的作者。

在图片里,有几个小人,走着不同的路,走到不同的高度。
有一个小人走在红色箭头上,走得较高;其他小人,走在水平的灰色箭头上。
对于这个图片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灰色箭头上的小人,不一定要代表工作中的同事,
如果思维方式一味去想着自己要超过同事,那么会有可能在做事时狭隘对信息保守,至少我个人不推崇这样。

在这里想要推荐的理解方式是:
灰色箭头上的小人,代表的是自己“用自己一直以来的思维方式”走的人生道路;
红色箭头上的小人,表示的是自己“用一些新的思维方式”走的人生道路。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除了“一直以来的方式”以外,我们可以考虑“新的方式”来让自己获得更快的提高。
当然“新的道路”并不会“一定”代表着提高,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不可能一概而论,
但是我们有必要开阔眼界去“看到”还有“其他的思维方式”,然后去考虑去尝试,
借鉴别人的思维方式,来丰富自己的人生道路,实现工作状态的提升。

因为是利用工作的余暇是间来打字,
所以可能会有表达不够连贯的地方,请见谅。
作图很辛苦,都是在word里画的。
如果读者有心得,欢迎回帖。
如有异议,请轻拍。
感谢老鹰版主的鼓励与支持。
最后,
感谢各位的阅读。
今天是小年,
还有一周时间就到除夕了。
谨祝各位朋友新年快乐。

以上。
By 子子

扫街 发表于 2015-2-11 21:45:13

沙发,小年看楼主;P

海山 发表于 2015-2-11 21:50:42

大侠适合做培训啊

zhuxuwei8 发表于 2015-2-11 21:54:33

我只是过来加分的 ,楼主写这么多,还配了图片,幸苦了。。。

话说写东西这方面我真还得好好加强下才行。。。

linjiangtingyu 发表于 2015-2-11 22:13:58

谢谢子子大侠的精彩分享,受益匪浅。

零件工程师 发表于 2015-2-11 22:24:48

感谢前辈的帖子!:)

awolfbee 发表于 2015-2-11 22:57:22

前几天有人问我技术问题,当时我说得非常详细。第二天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是同样问题,我同样再次重复了下。过了四天还是几天,居然又问了一次。我大为光火,直接了当的说这个问题我都说了三遍了,然后直接拉黑。



scxhm 发表于 2015-2-11 23:14:18

看完了:lol,感谢楼主这么长的文章:lol

zerowing 发表于 2015-2-11 23:56:52

小鼻子和南榜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做笔记。即便是简单的问题,他们也喜欢一点点都记在本子上。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翻开本子就解决了。

繁星ian 发表于 2015-2-12 00:04:16

很受益。辛苦了,谢谢!
现在工作中接触的产品很多,如果没有记录根本记不住,会一团糟。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时不时出现漏考虑的问题,因此自责不已,也挺有压力,正在设法避免。初步的想法是,将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平时容易犯的错误一一列举出来,做事前先看一看要考虑哪些因素再去做。不知道子子大侠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另外,与自己做着相同工作的浙大毕业的同事,在彼此交流中我能感觉得到他考虑问题比我要超前,而且学习新东西的速度比我快,事情办得比我周到,其实我在同一批本科应届生中算是比较优秀的了,但是和这位同事共事把我身上的一些缺点很明显的映衬出来了,让我很大压力,甚至有时候我都有些怀疑自己的能力,很希望能够听到子子大侠的建议。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13)——提问之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