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扯淡,扯采矿与选矿,有兴趣的就来扯,哈哈
一个国家的矿业,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国家的根本,你看米国,自己的矿自己就能采,不需要他人帮忙,你看小鼻子,虽然没有啥矿,但你翻一下世界各国的矿山公司的‘股本’,都基本充斥着小鼻子的公司,诸如三井,诸如伊藤忠等,他老人家世代,为什么喊尼克松过来扯淡,就是实在是熬不下去了,一个是需要粮食,一个是需要大型矿山设备,你不能想象,老尼没来的时候,国内最大电铲是4立的,还非常少,故障率奇高,每年开不了几个小时,而矿车也就十多吨的,上30吨的,就几乎没有什么寿命了,国内玩过电轮,装配好,去矿坑一次,装了几吨料,赶紧回来,就再也不用了,
71年,引进米国电铲,一下就买16.8 立方的,与国内就不是一个概念了,
我常讲扯淡,什么叫扯淡,扯淡就是没事儿的时候,大家都开口,有事了,就全体都闭嘴了,等过完这段,又开口了,哈哈
以前遇到过一个公司,过来谈事情,老板也是带一帮顾问过来,国内顾问也特逗,他见到的,都认为是SB,眼睛斜着看你,问,今天咱们从哪里开扯啊?哈哈,
每次俺听他们上来就敢扯这些,就不太感冒,俺说,陪你从铁矿石还在鲸背山没开采出来那个时候,说到你那个实验地坑1米厚的砼里面配的筋,到那上面用50毫米厚板焊接的盖子讲起,讲那个压力筒子爆破以后能把墙炸成什么德行开始说起,哈哈,
你说扯淡有较真儿的吗,国内还真有较真的,老板把手伸到后面,随从马上递支票本过来,开支票,还就是跟你要认真扯淡了,哈哈,俺到此时,吩咐收了支票,出发票,安排午饭,大家开扯,你能扯到哪里,奉陪,
这种情况,经常扯一周以后,扯完了,临走,大顾问说,你一定还有好多东西没告诉我们,哈,
俺说,是的,你没问出来,我也不知道该告诉你什么了,你没有问题了,就算扯完了,我不能从水里再扯到天上去啊,
说回采矿,以前俺玩煤矿,那个历史比较长,不扯了,以后玩黑色与有色矿的采、选,玩小窑也少,主要是看不得那个残酷场面,人活一辈子没有了尊严,还不如去给人家修太平洋铁路,你总不能活160年以后活回去了,更不能痛骂太平洋铁路那个时代的残酷,骂完了,自己去玩比那个时代还残酷的东西,所以俺不玩那东西,但你甭以为俺不懂‘小窑’,要侃,放一起侃,哈哈,
矿业,真的是国家根本,玩不好,国家就没戏,一个玩矿的老板跟俺讲,我这里一个能用的家伙都没有?
俺说,真的,你那里一个顶用的都没有,为什么没有,那要问你自己了,哈哈,
扯淡一下矿业的问题,什么问题都可以,包括前期规划,勘探,设备,大车,大铲,大型选矿设备,有些东西利润非常大的,当然,前提是你要会玩,哈哈
占座? 买了本采矿的书,泛泛的说下。自己不精通也不怕人家笑话。采矿分为地壳内和地表矿产资源的开采。基础用用到岩石破碎、松散物料的转移、流体的输送、及用到矿山岩石力学、需要运用数学、物理、力学、化学、地质学等理论。采矿又分为机械化采矿和特殊化采矿。机械化又分为普通机械化和综合机械化。
这些都输概念性的泛泛说下。把书读懂读通才能玩好。 语句不通顺,
“说到你那个实验地坑1米厚的砼里面配的筋,到那上面用50毫米厚板焊接的盖子讲起,讲那个压力筒子爆破以后能把墙炸成什么德行开始说起”,这句震撼啊。
998大侠,有个问题想问一下您,
这几天要去一家德企面试,产品是用在建筑(比如幕墙安装、太阳能板安装)、汽车上小直径螺钉、膨胀螺钉,观察了是长径比较大。
想问一下这个和“大”螺栓注意要点的区别,要点,需要看点什么资料。 扯淡扯淡,这淡眼瞅着渐渐的深了,
:lol 我大学的教授就是做矿山系统设计的,给大矿场配设备,比如露天矿场,凿岩钻机、装载机、矿车数量匹配好。我们矿山机械全国就2个班,据我所知,大家基本没有玩本行矿山机械的。中国其实可以学日本,参股国外的矿山,买矿石自己炼,没有必要破坏国内环保采矿。 离矿比较远,可以扯扯油气。
先闲扯点设计吧。现在能让你玩直井的机会很少了。多数都是玩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丛式井。
你要设计一个水平井,一系列的问题就来了。首先,目标位置在哪儿。油公司找地质勘探,告诉你在地球上那个位置多大一个区域里作为你的目标点。然后你就要分析自己有没有那个精度打进去。比如人家给你个100X100的区域,你的精度是50X50。那就敢接了做。但是人家给你个30X30的,你就立马歇了。老老实实把人家好好送走,自己躲一边哭去。哈哈。这个精度,各公司,各国差距是很大的。
确定了目标,你就得开始找井位区域。山坡上你打不了,地方不够,井架子都起不来。你就得找平地大的地方。而且还得找好路线,车进不去你也是白搭。确定好位置,算好面积,分布,井架位置,要不要设置轨道,准备几个井位。都玩完了,才是设计轨迹。
然后,你就要看甲方给你的地质数据。怎么分布的,水层有几个,那些是引用水层,哪些是咸水层,哪里是硬地层,哪里是软地层,厚度都是多少,面积有多大,哪里有矿区。你设计的时候就要针对处理。直井段注意穿水层的地方要根据要求该设计表套防护的设计表套,该直穿的直穿,该绕开的绕开。直井段打到多深开始造斜。造斜点软了不行,你转不过弯来,硬了你工具受不了,会挠弯,一样转不过去。转弯半径大了,磨阻大,你钻起来不仅慢,而且容易卡住。半径小了,钻杆钻具受不了,很快就疲劳了。哈哈。玩这些,到最后都不是玩技术,都是玩成本。
造斜转弯,多数时候都不是真的转成水平。多少都留个角度,为了方便切入目标。也有根据需要二次转弯向下形成工艺井的。比如俺们玩煤层气,就玩一个二次回弯,作为积水工艺井。打完工艺井,提钻下锚,开始玩定点切入打斜水平井。斜度要正好,保证远端高,近端低,把解析水都引到工艺井里抽空。然后就是分段定点切入,一口气打一堆的分支。哈哈。
先扯这些。 俺说,真的,你那里一个顶用的都没有,为什么没有,那要问你自己了,哈哈
说得太好了,多是玩拿来主义,想快速弯道超车.
俺们这,因为玩制造攀子的家伙没了,一些吊梁的结构多只能改.俺对销售说,俺能设计出来,你找得到人做么?... 这银子赚的,扯扯就来了,大神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