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的坐标点数据是无因此的,在60度的区间,0.5度一等分,取一点做计算。
excel中的无因次S、V、A、J、 ...
还能再优化一下吗?Am稍大于4,综合性能也不错
本帖最后由 hoot6335 于 2014-11-29 00:20 编辑
大侠,数学上是优化出来了。一个是A=4.12,另一个是A=4.2。
不过,个人看法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要求是双停留,所以俺的优化精度已经取到了0.01。
比较怀疑,这样的话,加工精度是否跟的上?
若再A再小的话,就趋近等加等减了,这样的曲线有冲击。图片中可以看出,梯形上升的那段已经快垂直了。
数据都在附件中。
加工必然涉及到精度的问题,如果加工数据在理论上就存在误差,那只会进一步降低加工精度;加工数据处理时习惯上高于机床自身加工精度一个数量级,至少在同一级;现在很多数控系统是支持3位小数,你给的是2位,如果是高端的机床直接调用去加工曲面,表面质量会有明显的区别;
如果其他值已经有点恶化程度了,那你还是把A加大点,看看其它的值对照修正梯形的是否正常,否则不好用。
凸轮设计与加工 发表于 2014-11-29 14: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加工必然涉及到精度的问题,如果加工数据在理论上就存在误差,那只会进一步降低加工精度;加工数据处 ...
我说的“所以俺的优化精度已经取到了0.01”,“加工精度是否跟的上”,说的是,我优化程序的步长以0.01的精度来搜索。
在这样的精度搜索下,找到了A=4.12和4.2的曲线。这时,我就发现,其A曲线已经快接近“等加等减了”。
虽然我给的理论计算的数据与“等加等减”的理论数据是不一样的,但加工的精度跟不上的话(虽然也是用理论数据加工),
有可能最后加工出的曲线就是“等加等减”,因为这两者在是在0,01的精度下才有差别。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