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组织与超静定结构
静力学中研究的衍架,不存在多余的约束,所以每个单元的受力通过静力分析画受力图就可以得出,所以这种衍架结构称为静定结构 (statically determinate structure). 在静定结构基础上,再多加一些单元,则整个结构就有冗余的约束,每个单元受力无法通过静力学分析得到,这种结构是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structure,直接翻译“静不定结构”不好听,所以前辈高人翻成超静定结构,就是材料力学的研究范围了。超静定结构的特点:
1. 因为约束冗余,在某些单元失效的情况下,仍可以保证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
2. 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结构内部可能存在应力;
3. 每个单元的受力与其自身刚度相关,刚度越大,承受的载荷可能越大。
俺意识到衍架与公司的组织结构有有趣的相似之处。小公司里面,一个萝卜一个坑,谁干得多,谁能力强,一目了然。就好象通过简单的受力分析图就可以得到单元受力一样。而大公司使用的肯定是超静定结构,使得组织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不依靠单一个体的发挥。
对应上面超静定结构的特点,大组织结构的特点:
1. 部分员工的主动/被动离职不会动摇组织的整体表现;
2. 组织内部会有各种内耗;
3. 组织内部能者多劳,不能干的可以很容易混日子。
针对能者多劳这个问题,俺进行了一个简单验算。假设这样一个结构:六根梁组成一个正方形,并两个对角边,各个节点之间铰链连接。只有两个对角边的中点没有连接,可以自由移动。在对角的两个节点上沿对角边方向受外力F(与正方形的边呈45度角)。
在各个单元截面积一致的情况下,受力方向上的对角边单元承受0.68F,另一对角边单元承受0.32F。
如果将与受力方向相对的对角边单元减小一半,则其只受0.24F;若再减小一半,则只受0.16F。
这个推论是合理的,因为当该对角边的截面足够小时,它就像一个绳子,完全不受力了,这是符合常识的。
综上,就不难理解,在大组织里面,忙得忙死,闲得闲死这一现象了 ^_^
有意思 万物归一,
机构与人文相类似。^_^ 万物归一。顶 哈哈哈,有点意思。
超静定结构就是平时内斗,有外部侵略,一致对外,跟我们大汉民主很不一样。 新颖的思路。学习 思路是很新颖,但是全从这个思路出发做判断,恐怕就容易走邪路。
机械结构是死的,可人是活的;结构是可以收你支配,但是人是有自主思想。。。。
所以引申意义就到此为止吧 画个图好一些! 玩这类‘超静定结构’,或叫静不定也可以,其实要从桥梁结构学习入手比较好,或者学习高层建筑结构也可以,我因为玩这些大结构,谈几个体会,
1,数学肯定要学习,这个没错,但有些结构又不完全是数学可以解的,就要所谓的‘经验’,经验其实说回来,还是一直‘数学结合了实践的概念’,
2,有些结构,其实不容易精确解内部的变形与应力,这就要所谓的‘拆分解’,
3,当你把一个结构‘切成段,或切成片’以后,有些问题就可以解,解后再连接起来,连接的原料就是‘弹性力学’,
4,举例说,我计算大型多支点的大轴,就是分成段,每段设一个‘断面转角’,再合成起来,精度就足够了,早年,纯手算,精度都是足够的,
5,工程计算,精度是第一位的,只有精度够了,就够了,
6,国内现在已经没有人手算了,完全计算机化了,讨论这些东西,估计响应者很少了, 好牛啊,佩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