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uzhongwei 发表于 2014-8-23 16:05:01

都把自己培訓成一個那么厲害的打工仔幹嘛?

shootbomb1 发表于 2014-8-24 09:52:54

说点实在的,以加工设备举例,讨论下在国内螺丝钉的出路
个人努力是前提不用多说,这里讨论的是出路和方向

甲方外企
即设备使用方,主要是生产制造型企业,规模较大,名声较响,架构层次分明,产品针对性强,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工厂

这是典型的螺丝钉生产企业,一切都流程化,从上到下都是螺丝钉,谁被替代掉都不奇怪,市场行情不好就会出现“打猴子”①和“一锅端”现象

这种外企里,无论你是什么岗位,都只能沿着整个企业运营管理方向做流程往上爬,也就是努力当官,这种环境下,只有你的权力足够大,你才有资格去玩技术

不是说技术无用,而是说在你强大到能改变现状以前,你必须尊重/遵守流程,因为老板可能不如你懂技术,但流程代表了老板的态度

就像水浒传里的宋江,完全不能打,但是承认且尊重各个山头的大哥,然后一步步压服了各个山头大哥,最后自己做了大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林冲

①“打猴子”
如果把企业看成一棵大树,员工就是树上的猴子,猴子越能往上爬,能吃到的果子就越多越大,但是树干只有那么大,所以猴子也只能依序往上爬。
下面的猴子往上看,一般会看到屁股;上面的猴子往下看,一般会看到笑脸
如果风暴来临,树干支撑不住这么多猴子,上面的猴子就要拿树枝打下面的猴子,下面的猴子抓不住树干被打飞,树的负担就会小点。这样,上面和上上面的猴子不断打下面的猴子,最后熬过风暴,猴子们又继续往上爬,如果熬不过,猴子们一起完蛋

苏州-机械 发表于 2014-8-24 10:35:20

shootbomb1 发表于 2014-8-24 09: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点实在的,以加工设备举例,讨论下在国内螺丝钉的出路
个人努力是前提不用多说,这里讨论的是出路和方向 ...

说的非常有道理,得想想出路才行

清来 发表于 2014-8-24 14:11:42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点,但都要保持一个敏感度和忧患意识在脑子!

andyany 发表于 2014-8-24 19:51:33

工作多年,应该努力成为行业名人,否则就会不妙。

晖GL 发表于 2014-8-25 08:57:38

随时都可以撇下矜持 说搬砖就搬砖的生活方式

启中 发表于 2014-8-25 10:00:45

现代企业结构里面,难免成为螺丝钉,关键是自己换到其他公司,也能装的上。或者自己升级成为马达。

shootbomb1 发表于 2014-8-25 12:09:27

本帖最后由 shootbomb1 于 2014-8-25 12:14 编辑

如果是乙方外企,或者非生产工厂企业,对出路的讨论,同样以加工设备厂家为例

这类外企多为在国内设立的办事机构和小型车间,主要向国内市场和客户提供销售(项目管理),售后维护,仓储,贸易,培训,等服务,当然也有少量的研发和应用,但不是主流

这类外企本质上也是螺丝钉企业,和生产型的外企比:
优势是:更灵活,更注重结果,个人能力能更明显体现,接触面更广,可以什么都了解一点,也可以在某些很窄的领域更专业
劣势是:结果决定一切,导致没法推责任,多少得背锅,相当不稳定,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得多,失业以后,没有"做流程"的退路

对于这类外企,出路选择看起来更多,但难度更大,风险更高,失业后更难找到合适的下家,更容易被逼着创业
如果要创业,上面那些职能方向都有可能,由于没有著名品牌的"流程"和"品牌"光环,所以只能靠个人能力和人脉的积累,没别的"招牌"

对于这些,我考虑过以下3点原则:

1.社区里的66姐,工具人,零式都是在外面见过世面的人,在技术上远远碾压我这种打酱油的土包子.
如果按998大侠的模式,技术好的拳头大作为唯一标准,我不用交手就直接被KO了
但为了现实生活,为了吃饭生存和养家糊口,打不过别人也得想办法

那么,作为一个酱油土包子,我要怎么和66姐,工具人,零式这类有技术,见过世面,又懂中国国情的洋流竞争?
除了劣势,自己能否可以发掘出哪怕一丁点的优势?因为没有任何优势,就只有死路一条

我觉得这是和我一样,在国内"等待被失业"的外企人员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2.怎么和洋人建立/维护合作关系,尤其在失业以后

   对我来说,我更倾向于给洋人打工,和洋人合作,即使民企待遇略高也是这样,因为我适应这样的工作模式

   所以即使失业了,我还是会努力找机会去做买办,虽然这样不稳定,虽然这样没脸面,还要跟20岁的人竞争,但是靠洋人吃饭,我觉得更踏实

3.怎么积累国内的人脉圈
这点就不用多说了

dhihi 发表于 2014-8-26 00:43:43

shootbomb1 发表于 2014-8-25 12: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是乙方外企,或者非生产工厂企业,对出路的讨论,同样以加工设备厂家为例

这类外企多为在国内设立的办事 ...

前辈,为什么在这种“真外企”工作的人会没有"做流程"的退路呢?理论上说,这种人才的见识,为人处世,对行业的理解和把握应该是远超过普通的流程事务工程师的。

gearbox 发表于 2014-8-26 07:29:57

我们现在也在走这条路,努力将每个人变成工作流程中的螺丝钉。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假如你只是大企业流程里的一颗小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