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6998 发表于 2014-8-8 15:32:43

35岁,对国内工程师绝对是一道很大的坎,

俺经常劝那些20多岁的家伙要拼命努力,也并且招致许多家伙笑话,他们觉得这没什么,这有什么啊,想努力什么时候都可以的,到他40,50了,再努力都不迟,是这样吗?绝对不是的,就像看中国的女人,你过30岁再看看,不用人家说什么,她自己就非常清楚,

说这个体力问题,在中国绝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国是短周期经济的国家,变化非常快,你想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就必须跟上现在的发展趋势,比如俺就是明显的例子,玩煤矿,玩铁矿,玩钢铁的整个流程,玩各种大型设备,你没有资格对人家说不,你说‘不’这个字了,你就从高速行驶的列车上被人家推下去了,也可能此生就再也没有停在你面前的车了,

俺常跟人家说‘岁月无痕’,有一次翻出95年那年的照片,在世界各地的都有,95年初春从温哥华入关,辗转多地,在魁北克还穿那种很厚的米国风衣,4月,从尼亚加拉口岸进的米国,底特律还在下大雪,到LA的时候几乎已经穿短袖了,6月中俺在攀枝花,后到云南,7月底从芝加哥再入米国,那是非常繁忙的年代,那个时代,经常是‘全年无休’的,

我们那个时代,很少见到35岁以上做总体的,就是体力已经跟不上了,你肯玩,就要带一大帮人干活儿,做总体设计,协调个设备之间的关系,给人家计算齿轮,计算大轴,协调热处理,写项目报告,出现论证会,解答专家的各种问题,到后来的调试等等,你只要一卡住,全线都停,你一发烧,大家都歇,你就必须要全年无休,也不发烧感冒,天天都到,假如到你40岁,这几乎就不可能的,正因为你走过这一切,你才能以后玩齿轮到‘琅琅上口’的程度,才可能见过各种东西,

有时我们也聊现在干的活儿,俺都认为,假如不是那个时代的积累,现在人家就是拿东西过来给我玩,也不敢,绝对不敢,因为既没有经历,也没有见过,现在从头弄一个东西,无论是体力还是心理都无法承受这些的,

   现在干活儿也如此,那些30多岁的家伙,只要连续一周玩‘早八晚八’的时间,到周四就会有人‘歇菜了’,根本就不可能挺到周五,每次都是如此,

   我有时也感觉就是如此,人家拿一本图册,展开,你要认得这是139系列的,那是149系列的,哪个是170系列的,哪个是卡特系列的,假如你哪个都不认得,现在去学,肯定就呜呼了,

   俺20多岁的时候,人家谈一个东西没听懂,回去翻资料,要看一夜,现在哪有那个体力?就是心里想,也做不到了,就是看一夜了,第二天也没法再开会了,

   再有就是到一个年纪,你也没法承受那种‘试车压力’,许多家伙,尤其玩设备的,他们一辈子也没有这个体会,不懂这个压力有多大,也不懂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被‘累死’,但假如你20岁,最大被吓晕,而不可能被吓死,哈哈,我不到30岁的时候,看到许多前辈硬挺着要经历这个时候,其结果你是知道的,

   当然了,你不想承受这些,就什么年纪都无所谓的事情,我见到过不少的专家学者,教授,他们都整天乐呵呵的,因为玩东西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大家过的不是一种生活,

   为什么现在找人,尤其有压力,有挑战的岗位都要35岁以下的,就是这个道理,35岁以上的,假如你以前就能面对这个挑战,当然无所谓的了,假如你从35岁以后面对挑战,我就常劝他们,还是算了吧,别糟蹋自己了,等来生吧,

迷茫的维修 发表于 2014-8-8 15:38:03

本帖最后由 迷茫的维修 于 2014-8-8 15:45 编辑

想起了那个航母的总师,就是累死的
从来没有那么累过
人,还没有累过
时光就没了
到想累的时候,确实真的是无能为力了

Pascal 发表于 2014-8-8 15:39:35

大侠一针见血----"因为我国是短周期经济的国家,变化非常快"。

icedtan 发表于 2014-8-8 15:40:45

早起的鸟儿有食吃,一切尽量赶早。

lyz815 发表于 2014-8-8 15:47:16

8爷说的很符合现实,也深有体会。工作那么多年了,35岁以上的技术工程师我就没有见过多少。很多走不上管理岗位的,我也不知道他们去那里了。像徐工这样的国有企业沉积那么多年的,我打听过也没有多少。你说说都去那里了呢?
到35岁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一重科技 发表于 2014-8-8 15:50:46

感觉不只是工程师,感觉对男人都是一个坎

waiwai0809 发表于 2014-8-8 15:55:08

时光易失,

hoot6335 发表于 2014-8-8 15:57:26

身有同感!俺就经常考虑,是不是要转型?每年看到公司新招的毕业生那种奋斗劲头,就有种深深的紧迫感。技术是可以学的,经验也能慢慢积累,等新手熬成了老鸟,那俺们的竞争力在哪?上有老,下有小。前有职业天花板,后有穷追不舍的新人。

寂静天花板 发表于 2014-8-8 16:03:23

是吗,可问题没有那么多的总体大项目,中国的小企业都死光了吗,也许北京的大项目工程公司要找的35岁以下的,因为根本不愁找,那么多985,211,可如果离开北京,其它地方的企业就不可能用什么35岁作限制,因为那样企业就是找死,年轻的都转行了,根本找不到,只有招岁数大的,才有更大的机会找到人,66的老工程师本公司还有呢,虽然瘦弱。如果是那种设备点检巡检管理维护的,确有35岁以下的,因为给的工资就2000-3000,十二小时工作,这种条件,非年轻人能撑的住,但要是找设计工程师,我知道的,45-50才是个坎。

迷茫的维修 发表于 2014-8-8 16:10:34

25岁,已经是一个坎了,还在犹豫徘徊,没有定力,推脱,麻痹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35岁,对国内工程师绝对是一道很大的坎,